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言: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著书和讲学的风气越来越盛;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2、作者介绍: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3、作品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参考资料,少熬夜!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国用公输盘制造的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了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朗读(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2)小声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疑难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解惑。(4)全班共同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5)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略)2、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指名学生复述课文故事。3、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4、教师适当指导朗读。略5、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力求读准。(叙述者、墨子、公输盘、楚惠王)请大家再大声地将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6、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1)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宣传他的“非攻”思想。(2)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3)公输班何许人也?楚国攻打宋国的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明确:注释②此场战争是“不义之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4)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5)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墨子为什么如此不辞劳苦?(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思想)参考资料,少熬夜!解释“兼爱”、“非攻”(6)文中哪句话揭示了事件的结果?(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7)请以“这篇课文叙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________”概括课文的内容。如:这篇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机智、勇敢和善辩。集体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思路,体会对话的语气、语意。三、布置作业反复阅读课文,思考墨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并仔细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一)学习课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课文叙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话,你想怎样劝阻?(如果你遇到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无缘无故地欺负一个弱小者时,你想怎样处理?)(1)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2)师生讨论,明确: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二)分析第一回合(1)墨子为何先劝公输盘?(2)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不说”)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③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驳斥了他的所谓的“义”。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宋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参考资料,少熬夜!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过程与方法过文章的学习,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发挥联想,“以小见大”,借物喻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教学难点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对比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呈现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请同学们自行阅读并试着说出内容,老师结合背景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感怀”的概念,并解释“感怀”意为“感慨自身,怀念故人”。则中国文人常常采取一种含蓄的手法,借景借物感怀。2。知人论世:巴金(二)整体感知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并回答全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线索进行写作的?(引题——————包弟进家———————七年相处———————送别包弟—————————怀念包弟)前几部分叙述为主,最后一部分抒情为主。(三)深入研读1。设置问题,请同学带着问题详细阅读相关章节,并回答1在叙述的部分中,作者怀念的人是如何出现在文章中的?能体现出如何的情感?(两次特别提起,多半是“我们”,都属平实的细节叙述,说明作者无论是与包弟,还是与爱人,都是朝夕相处,关系和睦)2在抒情的部分里,作者是如何感怀?(近:自我忏悔;远:借景怀人)参考资料,少熬夜!2。范读:“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一段引导学生找出写景的词“衰草”“篱笆”“无缝的砖墙”“葡萄架给虫蛀了扫掉,连葡萄藤都给挖走”“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等等,对比“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爱人在的景色,才是生动的,令人快乐的)(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在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苏词更加含蓄,可解读为感慨自身,也可解读为怀念故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巴文情感浓烈,有深刻的忏悔,也有深沉的怀念。(五)小结作业请同学们对比阅读《小狗包弟》和《项脊轩志》,谈谈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下节课分享。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项脊轩志》属于初中已学课文,用这1篇来导入似乎更符合“温故知新”导入的理念,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为拓展来进行对比阅读比较合适。在以后的设计中,我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与接受度,使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与逻辑性。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例文,知道写参观或游记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三要写出自己的感想。2、学习例文的写法,自定题目,写1篇参观记或游记。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习作准备在本次习作之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阅读要求:1、把你觉得作家描写最传神、最细致的部分反复朗读,并摘抄。2、选择其中的两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提纲式的记录。二、赏析部分作品1、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与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参考资料,少熬夜!有哪些收获呀?2、请同学们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1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1)在小组里交流。(2)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3、师生共同阅读习作例文。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的肚子里。(2)、读了文章,你感觉到了“绝”么?为什么?(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三、指导练笔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1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2、指导学生写提纲。提纲要求:(1)列出写作的顺序。(2)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3)一些精彩语言。3、交流习作提纲。4、学生练习写作第二课时学生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相机点评。高中语文教案【第四篇】教学重难点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教学准备课件或小黑板。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二、自主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出示课件2。)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三、合作学习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四、反馈交流(出示课件3。)1.给加点字注音。(见《新课标作业设计》“积累运用”部分。)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8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