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实用3篇
好文供参考!1/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实用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实用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生活中,我们除了需要亲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好文供参考!2/8颂友情的名言,体会友情的珍贵。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鼓励读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3、就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读文,自学生字2、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把自己感受深的词句圈画出来,并作些批注。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3、初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大致汇报。4、提出研读目标:你认为课题该怎么读?结合课文重点词句来说明理由,体会文本内涵。四、再读课文,读后交流,各自怎样读课题。结合:强调“她”“我”“朋友”这三个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阮恒对朋友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体会情况的危急1、指名读,圈画出情况危急的词句,体会。好文供参考!3/8a、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b、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c、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d、输血迫在眉睫。e、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孩子们处境危险,值得同情,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质做好铺垫。二、研读课文,从阮恒的动作、神态去体会阮恒的内心,领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内涵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阮恒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a、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c、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d、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e、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好文供参考!4/8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引导学生从阮恒的言行和神态中去体会这儿孤儿是如何抱着“她是我的朋友”,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内心对献血的巨大恐惧,为那个失血过多的小姑娘献血,感悟阮恒为朋友无私奉献的品质。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2、思考这段可否省去?体会,“听说”,可见阮恒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大家传诵,从侧面感受到阮恒的品质感染了大家。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四、总结。五、作业。感受同学之爱,写出自己特别难忘的事。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2一。填空,补上缺少的标点符号,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完成练习。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忽然又()然后又()好文供参考!5/8回答:“一阵沉默”、“颤抖”说明了什么?小男孩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2.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句话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了一下,全身()并迅速用另一只手()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并再一次试图用手()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痛了他他又()头接着,他那不时的()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他眼睛紧()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①用“”标出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词句。②按顺序抄写写阮恒“哭”的词语,并解释意思。③回答:阮恒为什么越哭越厉害?为什么又竭力制止哭泣?二。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三。写自己第一次做某一件事的经过和感受。《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3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探究研读专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最后通过各个侧面问题的汇总交流和重点品味,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献血时内心活动的变化,好文供参考!6/8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学习探究性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一、略读——提出研读问题1贝瓷枨榫常导入新课。由红十字会宣传义务献血的课件或教师义务献血的事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2备据“阅读提示”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略课文情境。3苯涣髀远燎榭鲇敫惺埽提出研读问题。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再引导学生从题目处、提示处、关键处、疑问处、省略处等地方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归纳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研读问题:①小男孩献血时是怎么想的?②小男孩在献血过程中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③医生对小男孩说了些什么,小男孩就立刻停止了哭泣?④小男孩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⑤小男孩说“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⑥为什么用“她是我的朋友”做题目?⑦献血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留待课后拓展性阅读解决)?4狈肿椤Q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或两个问题,同一问题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先组成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研读专题。二、探究——进入研读阶段好文供参考!7/81碧致垩卸练椒āP∽樘致鬯选问题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读,提出研究方法。教师参与讨论,并相机给予指导,如“小男孩在献血过程中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这一专题可以采用:①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②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③朗读品味进行体会。2焙献餮卸量挝摹8餍∽樽孕泻献餮卸了确定的问题。教师巡回了解研读情况和感悟程度,并给予适时适度的启发与指导。三、交流——反馈研读情况1弊急阜⒀蕴岣佟8餍∽榇尤个方面准备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内容:①本组确定的研读问题是什么?②本组是怎样研读的(过程)?③研读后有什么收获?2苯涣餮卸燎榭觥S筛餍∽榕纱表发言,交流第一、二、三个问题,再交流第四、五、六个问题,分两个层次从一般性理解到深层次体会。要求其他组认真倾听,边听边准备提出疑问或补充发言。3敝室晌誓选P∽榇表发言后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对研读不足的地方进行相机引导。如,“小男孩说‘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沉默’时会想些什么?‘举起手来’时会想些什么?又‘放下手去’时你会想些什么?再‘举起手来’时会想些什么?……”这样,通过将心比心,体好文供参考!8/8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变化。又如,“为什么用‘她是我的朋友’做题目?”可以这样引导:①你能不能给这篇文章另拟个题目?②比一比这些题目中哪个题目用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思想感情方面去体会这个题目在文中的作用。四、融合——升华研读成果1币导学生根据板书(神态与动作的重点词),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2敝傅疾⒘废按着感悟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3笨魏笱由欤孩傩醇妇渌透朋友的赠言;
本文标题:《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实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8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