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牛郎织女教案【优秀4篇】
好文供参考!1/15牛郎织女教案【优秀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牛郎织女教案【优秀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了。播放《喜鹊搭桥》的对话。好文供参考!2/152。课前回顾:本文体裁是什么?(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二、探究故事:(从民间故事的特点入手)(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简单复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孤苦伶仃结识织女生活美满不幸降临鹊桥相会)(二)鲜明的人物性格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2。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想对——说——。(三)丰富的想象力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现实的想象的内容。(四)表达的情感师生共同总结。三、结束:好文供参考!3/1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并呼吁学生仰望星空,许下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作业布置:把《牛郎织女》讲给家人听,并阅读一则其它民间故事,来校讲给同学听。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二、了解作者资料。好文供参考!4/15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2.学生汇报。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好文供参考!5/15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一)小组内交流。(二)全班汇报。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好文供参考!6/15(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好文供参考!7/15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板书设计:27__牛郎织女(一)勤劳创造勇敢追求《牛郎织女》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以小组为单位复述故事。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好文供参考!8/15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好文供参考!9/15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三、召开故事会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板书设计:27*牛郎之女(二)牛郎勇敢坚强勤劳诚实织女好文供参考!10/15《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重点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好文供参考!11/15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王母——织女的外祖母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牛郎、织女----亲密爱人板书:牵手——分离——相会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1、牵手(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交流: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课件出示6)(赞叹、钦佩、祝福)(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生交流、汇报:好文供参考!12/15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课件出示7)2、分离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课件出示8)生总结,交流: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课件出示7)(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3、相会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好文供参考!13/15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四、质疑,深化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课件出示11)(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板书:想象基于现实。)(课件出示11)五、小结:好文供参考!14/15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六、拓展延伸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板书设计牛郎织女(二)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想象基于现实。教学反思1、在这篇
本文标题:牛郎织女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9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