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13第五单元--元、明、清时期-明、清的经济文化
二、明、清的经济第二部分明朝、清前期(1368年~1840年)一、明、清的政治1、农业的发展进步耕地扩大;技术改良;新品种引进、贫瘠土地得到运用;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并出现区域性种植。2、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1)棉纺织业:棉布到明后期取代丝、麻成为民众主要衣料。(2)冶铁业:明流行用焦炭冶铁。(3)制瓷业:明创造斗彩和五彩瓷;清出现粉彩、珐琅彩(4)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前期缓慢发展。在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有限的情况下,主要增产的途径就是扩大耕地面积。随着平原地区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开垦越来越进入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明朝耕地面积超过8亿亩,清朝则可能超过10亿亩。直隶开垦事帖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明清时期为什么大量开垦土地?耕地面积的扩大有何影响?(09年天津卷)2.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答案】.D从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所见,当时农业上各个生产过程中的工具都已齐备。水转连磨、水转翻车,以及木牛耕具的使用,对于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有深刻影响。《农政全书》“湖俗以桑为业,而〔茅〕处治生业喜种桑,则种桑万于唐家村上”。“三区虽隶本县(昆山),……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土人专事纺绩”。经济作物的种植逐渐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它的重要地位,出现区域性种植。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物如甘薯、玉米、土豆、花生等具有耐干旱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水土条件,这使地形崎岖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利用。今世公卿士大夫无不嗜烟草者,……初漳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亦种之,反多于吕宋。今处处有之,不独闽矣。——王士祯《乡祖笔记》烟草始于明末传入中国,推广迅速,雍正、乾隆之际,遍及广东、江南、山东、直隶、湖广、陕西、甘肃各地。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明宣德——青花瓷器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清乾隆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清代粉彩瓷明中叶以后,在制瓷、矿业、纺织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机工出力、机户出资”“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和技术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原料;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条件;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劳动力。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已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官私手工业的消长(1)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2)资金雄厚,原料上乘,生产不计成本(3)工匠职业世袭(4)工艺水平高,长期居手工业主导地位,产品精美,不入市场1.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特点和工艺水平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壮大①产品多供自己使用和交纳赋税,属于古代小农经济的一部分。②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生产技术低,经营分散。①私人经营的作坊,劳动者是帮工和学徒。②产品走向市场,明中叶以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③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009年广东历史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B(2009海南历史7)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D⑤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徽商、晋商等。3、商业发展新特点:二、明、清的经济1、农业的发展进步2、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①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并商品化;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成为广泛使用的货币;③商业市镇勃兴,以江南为盛;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或出现专业生产区域)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郭子章《蚕论》:“东南之机,三吴、越、闽最伙,取给于湖茧;西北之机,潞最工,取给于阆茧。”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及其流通范围的扩大,这是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商业及其他一切社会生产繁盛的物质基础。……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的交流。……象这一种工业原料品的交流,应为这时代的一个特征。——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观察左图,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6分)(3)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或出现专业生产区域)(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4)形成晋商、徽商等人商帮。(1)大量的农、副产品投入市场;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二“徽郡系界山谷,山田依原麓曰瘠确,所产至薄,……以故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气势然也”。商业城镇兴起。如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它们是完全因商品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镇,合称“天下四大镇”。北京、南京、杭州等旧城镇的经济职能也在强化。明南都繁会图卷清前门街市图丝绸、瓷器的出口,在明清两朝为中国赚来大量的白银。“白银货币化”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明万历五十两银锭货币的变化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的这种更为核心的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现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至少直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2009年北京文综37题第(1)小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答案要点: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4、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二、明、清的经济重农抑商禁海、闭关不同点时间原因目的影响相同点封建社会初期出现,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中期出现,清前期加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商业活动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业的流动性与统一和集权思想相矛盾。维护落后的自然经济;对付东南沿海的倭寇或人民抗清斗争;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封建社会初期,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封建政权;末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主观上为了抵制外来侵略,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外交往,导致中国落后。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都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雍正帝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乎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世宗实录》卷五十七)注意联系时代背景及政策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①条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②产生: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标志: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清前期得到缓慢发展③地位和影响:地位:仅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个别行业存在,到鸦片战争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发展成为工场手工业。影响:不足以瓦解自然经济,但冲击着自然经济,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经济表现。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封建剥削严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市场狭小。(3)统治阶级政策。明清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闭关”政策,严重限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海外市场的扩大。(4)旧经济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明、清的经济第二部分明朝、清前期(1368年~1840年)一、明、清的政治三、明、清的文化1、思想①明清时期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时代进步※阶级上,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反对专制束缚,发展工商业;※经济上,商品经济的繁盛,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统治阶级腐朽,阶级矛盾激化;※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扼杀人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束缚,主张个性自由。人物时代主要思想王阳明明中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明末黄宗羲明末清初顾炎武王夫之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否定孔孟学说,反对绝对权威;人皆有私;万物皆生于两。抨击君主专制;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经世致用;工商皆本2、代表人物及主张3、评价:①经世致用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②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机。③黄宗羲等反君主专制的思想,对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472-1529)(2009年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D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1527-1602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离经叛道之李贽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8分)认为人都有私欲;(2分)尊重人的基本欲望(或肯定人的正常需求);(2分)主张个性自由、多样;(2分)反对权威(或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2分)黄宗羲的批判君主专制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之黄宗羲建立“天下之法”以取代“一家之法”,强调“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有了好的法制,即使君主“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民主、法制、平等农工商皆为本黄宗羲民主思想:相权制约君权他认为日常政事也不应完全由君主一人独断,而应该“宰相一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笔者注)无常员,每日便殿议政,天子南面,宰相、六卿、谏官东西面,以次坐,其执事皆用士人。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经过君臣商讨,然后“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均见《置相》)明末清初思想家之黄宗羲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
本文标题:13第五单元--元、明、清时期-明、清的经济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0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