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4篇
好文供参考!1/22初中物理知识总结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中物理知识总结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中考物理大题解题方法【第一篇】1、审题弄清习题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它们的物理本质是什么,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了帮助我们更形象地掌握判断各物理现象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题意,可画出符合题意的草图或示意图,特别是在力学和电学中,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和电路图,对分析问题判断物理现象很有帮助。2、分析根据判断的物理现象,找出说明这些现象所对应的概念或定律或公式是什么,题中给了哪些已知量,要求哪些未知量,以及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同时,在分析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忽视了隐含的已知量,即善于找出题内暗示的已知条件。例如,若题中提到“有一并联电路…”,这就表示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各支路上的电流强度与支路的电阻成反比,各支路上电流强度之和等于干路上的好文供参考!2/22电流强度等等。在解题时,这些暗示的已知条件对解题极为重要。3、列式根据现象及对应的规律,找出已知量与求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列出两者的数量的关系式(在初中等量关系为最普遍的)。关系式可以是物理概念的定义式,或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或物理法则的数学表达式,或相应的数学方程式。4、运用坐标图解法技巧这种方法是利用平面坐标来证明两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函数图像直接读出待求量的大小;或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找出要求的量。此方法的优点是:1、培养利用特性曲线来解题的能力;2、巩固物理知识,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使得难解的概念、公式比较直观,容易理解;3、在数学知识不够的情况下,对某些习题不能用计算法来解答时,用图解法就能简单解之。5、电学试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1)识别电路图和改画等效电路图正确识别电路图,是解决各类电路问题的基础,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电路,往往是在识别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改画出等效的简化电路,然后选用有关物理公式或都列方程去求解。如何识别电路呢?好文供参考!3/22①看清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关系。若在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而在电路中各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的是并联。若在电路中各元件连接方法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是混联。②能够根据题目所述,明确电路是通路、断路还是短路。若电路中各元件用导线连接,开关(电键)闭合后,电流能从电源的正极出来沿着导线通过用电器回互电源的负极的电路,就是通路。若电路中有一处断开,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形成,则电路是断路。如果电流不经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通过导线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就是短路。短路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电路发生短路,将严重损坏电源。③必须弄清楚电路中各个开关的作用,弄清各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用电器。④弄清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情况,滑片的移动如何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引起其他物理量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的是由滑动变阻器连入可能造成的短路现象。区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弄清它是测量哪个元件或是哪部分电路的电流和电压。2)识别电路的方法①对于非常直观、简单的电路,可以直接根据串、并联关系的定义去判别。②有些电路,通过开关来改变电流的流向,往往不容易区好文供参考!4/22别用电器的串联、并联关系,对于这种电路,只要抓住电流路径就很容易解决。3)列方程解题把已知量直接代入物理公式计算的简单题,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有些题不能直接利用算术解法,找到相应公式,代入已知数据,算出某个物理量的值,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列方程来求解。列方程解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选什么物理量作为方程的求知数可使解题方便、简单,而并不一定是求什么就选什么作求知数。4)利用比和比例解题初中物理电学规律很多,其中有些是用正比例或反比例形式给出,因此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列出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解题。利用比和比例解题好处很多,特别是不出现中间环节的计算结果可减少出错,减少大量的不必要的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符合条件的不能随便写比例关系;二是要分清正比还是反比,一正一反,相差甚远。经常用到的、能够列比例关系式的规律有以下几个①欧姆定律有关内容a、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它的电阻成好文供参考!5/22反比。②串联电路中的有关内容a、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b、导体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c、导体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③在并联电路中a、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电阻成反比;b、导体的电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电流通过各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初中物理一些单位换算【第二篇】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电流单位换算:1A=103mA=106uA1mA=103uA3、电压单位换算:1V=103mV1kV=103V4、电阻单位换算:1kΩ=103Ω1MΩ=103kΩ=106Ω5、功率单位换算:1kW=103W6、电能单位换算:1kW·h=×10好文供参考!6/22J1度=1kW·h7、长度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8、面积单位换算:1m2=102dm=104cm9、体积单位换算:1m3=103dm3=106cm310、容积单位换算:1L=103mL1L=1dm=10-3m31mL=1cm=10-6m311、质量单位换算:1kg=103g=106mg1g=103mg1t=103kg12、密度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13、速度单位换算:1m/s=/h14、一标准大气压:P0=×105Pa=760mmHg(毫米水银柱)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好文供参考!7/22姆定律(6)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好文供参考!8/22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7、声音传播介质: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8、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减小压强的方法: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好文供参考!9/22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好文供参考!10/2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幻灯机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好文供参考!11/2217、力方向大小重力(G):竖直向下G=mg=ρvg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浮力(F浮):竖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好文供参考!12/22常有一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知识总结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06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