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0305 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
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中央政府按照契约规定在未来偿还其直接、显性商业性金融债务的意愿和能力的评估,评级结果反映的是作为债务人的中央政府对其债务违约的相对可能性。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方法共涉及五个要素:国家管理能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其中财政实力是影响国家信用评级的直接因素。本文旨在对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思路予以阐释。一、财政实力在大公国家信用评级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公国家信用评级涉及的五个要素中,财政实力评估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等多种财政手段保证本币债务偿付的能力。财政实力是影响国家信用的直接要素,对于本币信用评级具有核心意义。国家信用能力的高低最终都会表现为特定时间段内政府债务与政府支付能力的对比情况。如果政府收入始终能够对债务偿还进行有效覆盖,国家信用就高;如果在某一时点,政府能够筹集到的收入无法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就会出现违约。纵观政府违约的历史,发生违约的深层次原因无论是基于政治、经济、金融或是社会问题,最终都会表现为政府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因此,财政实力是国家信用的直观反映。尽管如此,财政实力无法独立支撑对政府信用的判断。一方面,财政实力是国家管理能力、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在政府财政领域的反映,财政实力的分析无时不以上述三个要素为基础,另一方面,财政状况将反作用于三个基础性要素,引起它们的变化,从而又对未来的财政实力产生影响。上述现象使四者之间呈现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它们综合考虑才能共同反映一国政府的整体信用状况。为此具体阐述如下:财政实力通过对政府过去和现在的债务及财政收支信息的分析,只能对短期内政府资金的流动性状况做出预测,无法对长期的财政实力做出准确判断。而国家管理能力、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作为国家信用评级中的基础性要素,它们决定了经济体的综合实力及财富创造和增长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长期的财政状况。财政实力对基础性要素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纪律的加强和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等体现了政府的国家管理能力在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及其调整对一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产生影响;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绩效有明显作用;财政负担沉重、债务规模庞大有可能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等。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都是判断政府偿债能力的直接要素,二者的区别在于,财政实力是通过全部的政府收入和债务规模比较来对整体的政府资产和资金流状况进行评价,与前三个要素相结合得出政府的本币偿债能力;外汇实力建立在财政实力的基础上,侧重考察外币债务偿还的特有风险,与前四个要素相结合得出政府的外币债务偿还能力。二、财政实力分析的总体思路大公国家信用评级的财政实力分析将政府的本币偿债能力分为名义偿债能力和实际偿债能力。名义偿债能力通过对债务规模和偿债收入的对比分析,重点考察政府资金的流动性状况,包括政府财政收支平衡状况、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政府收入增长潜力三个方面,从而判断在当前货币价值下政府的偿债能力。实际偿债能力是在名义偿债能力判断基础上结合对本币币值变化情况的分析对政府真实偿债能力做出综合评估。为此整个分析过程分为四步。财政实力分析的第一步是考察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主要通过对政府历年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判断政府在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财政平衡能力。财政收支状况作为影响债务偿还能力的最基础因素,决定了政府债务负担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步是考察政府债务状况。重点是根据债务存量、债务动态,并结合第一步对政府未来赤字规模的预测判断债务负担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步是对政府收入增长潜力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得出政府名义偿债能力的结论。通过对前两步的分析,能够大致判断政府的名义偿债能力如何,如果政府存在债务偿付方面的困难,则需着重分析政府能够用于偿债的各类财政收入在未来的增长潜力如何。最后,结合对本币币值的分析综合判断中央政府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本币债务的实际偿付能力三、对财政实力部分次级要素的具体分析(一)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主要反映财政运行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财政运行基本状况的分析,有助于对政府债务负担增长的原因形成一个总体性认识,也为未来财政收入增长潜力的预测奠定基础。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的分析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以及财政政策。1、财政收支的规模与结构财政收支的规模与结构是对财政收支平衡、债务及政府收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的前提。财政收支规模反映了政府参与经济活动范围的大小,通常分别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在对财政收支的规模进行分析时,观察它们在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没有出现大幅变化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和支出通常会按照既定的路径发展。其中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政府偿债能力关系密切,其大小反映了在一段时期内经过初次分配后的国家财政资源占全社会可分配资源的规模。这个规模应该比较稳定地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如果该比例过高,会减少企业和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挫伤其积极性,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比例过低,削弱政府的国家管理职能;也可能是由于实际税收收入与应税收入差距大,表明政府的税收征管能力弱。财政支出规模表示财政资源被实际使用和消耗的水平。如果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会导致未来债务规模增加。在对财政收支规模进行考察的同时,必须结合财政收支的结构才能对财政收支的未来发展做出准确判断。总的来看,对结构的考察,重点集中在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增减变化的原因以及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上。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分析,需要判断不同种类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确定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适度比例,因为相对于其它收入而言,税收收入更具有稳定性、更容易监督管理。对税收收入的分析重点考察其主体税种和财源分布的广泛性、稳定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判断税收收入的变化规律。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它与政府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对财政资源分配情况的体现,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一国的发展战略、财政政策的重点以及变化趋势。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考察,一方面考察其是否合理,如能否在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之间合理地分配财政资源;另一方面考察财政支出能否具有灵活调整的可能——财政支出规模的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债务存量和财政赤字规模。通常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大,表明支出结构的刚性较强,调整难度大,在西方福利国家的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较大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很难降低。相反,资本性支出的比例大,表明政府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较大,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并且伸缩性强,财政支出较灵活。大公强调,对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认定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一国的发展阶段相匹配,要与一国的政府职能定位相适应,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果,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最终有利于政府偿债能力的提高。2、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主要考察一段时期内财政运行处于盈余还是赤字状态,以及盈余或赤字的规模和变化趋势。从对国家信用影响的角度看,经常性的财政盈余对较高的政府信用具有支撑作用,而经常性的财政赤字作用相反。但同时大公也认为,过高的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都是财政运行不当的结果,前者可能表明政府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后者则会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和民众的税收压力,并影响未来的财政收入增长空间。因此,财政运行良好的国家一般应保持基本的财政平衡。当前,随着国家运用财政手段行使管理职能的范围不断扩大,加之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降低了对政府的预算约束,财政赤字已逐渐成为各国财政领域的一种常态。大公对财政赤字问题评价的基本原则是:非经常性的财政赤字既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也是熨平经济波动的必要手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一国政府存在经常性的财政赤字,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迹象,则会提高国家信用风险——一国主权偿债危机的发生经常是伴随着长期的财政赤字。因此,在财政实力部分,大公主张对财政赤字的认识不能绝对化,要确定财政赤字的适度范围和财政赤字风险的一般警戒线;要辩证地对待财政赤字的规模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考察财政赤字的长期发展趋势和波动程度;要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建立核心指标体系,对财政赤字引发的一般性财政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重判断每个国家在未来消化财政赤字的能力。对于财政平衡指标的考察将重点分析政府的初级财政余额。初级财政余额是财政总收入减去不包括利息支付的财政总支出。初级财政余额与财政余额的区别在于它将利息支付排除在支出项目之外,可以反映影响一个国家财政平衡能力的原因——到底是因为基本的财政基础不稳健,还是利息支付负担过重。如果利息负担过重,政府将不得不通过借债来偿还,会严重限制政府的支出政策,引起政府债务利率上升,形成债务累积的恶性循环。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财政政策对财政收入和支出、债务规模都有较大影响。对财政政策的评价,首先要看财政政策目标及财政管理原则。对于保持经常性财政赤字及债务规模较大的国家,如果能严格财政支出压缩赤字规模,就有利于降低未来的债务负担。其次要考察近期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以及会对未来的财政状况产生何种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往往会导致未来几年财政赤字及债务规模扩大。2008年以来各国为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导致财政负担加大,央行又普遍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之配合,甚至大量买入国债,压低国债利率,则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政府债务利息将呈上扬之势。这种政策配合如果不能适时调整很可能在未来酝酿着不同程度的隐患。(二)政府债务状况政府债务状况分析的核心是通过对当前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分析预测债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准确衡量政府债务状况对国家信用评级具有重要意义。对一国政府债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应主要从债务存量状况、偿债负担状况、债务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展开。1、债务存量状况债务存量状况是长期财政赤字的累积,反映了一国经济或财政需要承受的债务总量。债务存量规模大加重政府利息负担,压缩财政支出的调整空间,并制约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恶化经济形势,最终降低政府继续举债的能力,使政府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较大。债务存量规模通常用政府债务存量/GDP、政府债务存量/政府财政收入、净债务负担度(净债务=总债务—政府在货币当局和国内银行的存款、可交易证券)和人均债务规模等指标来衡量。债务存量结构代表了债务的不同组合方式,能够更细致反映不同类型债务的风险程度,以及更准确地描述政府的债务负担状况。对债务结构的分析主要包括币种结构、期限结构和持有人结构等。政府债务存量中的本、外币债务比例高低对政府信用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讲,外币债务面临的风险明显大于本币债务。主要由于政府本、外币债务的偿债来源不同。政府偿还本币债务需要充足的本币资产,包括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变卖国有资产收入,甚或增发货币等,偿还政府外债则必须动用外币资产,除了需要雄厚的本币资产作为基础,还需要实现本币资产对外币资产的可兑换,即保证外部流动性的充裕。因此,外币债务比本币债务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汇率等因素影响。一个国家的外债比例越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就越大,政府债务负担波动的幅度就越大,政府控制债务偿还风险的能力就越弱。对此将在外币资产实力部分专门分析。期限结构主要指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在总债务中所占的份额。在债务存量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可能会产生流动性危机,容易诱发政府信用风险。2、偿债负担状况偿债负担反映了政府当年需偿付的债务额。偿债负担通常用当年利息支付与GDP或财政收入的比值衡量。较高的利息支付额可能代表该国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政府偿债负担受到债务期限、利率、币种及持有人等结构的综合影响。债务的期限和币种结构对偿债压力最直接。一般而言,短期外债比重大或债务到期日集
本文标题:0305 国家信用评级中的财政实力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1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