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Chapter6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Chapter6利率理论第一节利息与利息率第二节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途径第三节西方利率理论第四节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第一节利息与利率一、利息和利率的产生二、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三、利率的分类四、影响和决定利率的因素一、利息与利率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增值额,或借贷资本的使用代价。来源:众说纷纭:1、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地租2、西方学者:放弃货币流动性3、马克思(Marx):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一、利息与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利息率=利息额/借贷资本金×100%二、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利率可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按本金的%表示;年息5厘即每年5%月利率按本金的‰表示;月息5厘即每月5‰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比表示;日息5厘即每日万分之五。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永远在初始本金上计算利息的方法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表示本利和利息=本金×利率×期限I=P*r*n本利和=本金+利息S=P+I=P(1+r*n)单利计息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上期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利息的方法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表示本利和本利和S=P(1+r)nI=S-P=P×[(1+r)n-1]思考:那种计息法更合理?复利计息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100万贷款,按两种方法分别求到期日企业应付利息额与本利和分别是多少?(若上浮或下浮10%呢)案例解析单利计算:I=P*r*n=100*10%*5=50(万元)S=P+I=100+50=150(万元)复利计算:S=P(1+r)n=100×(1+10%)5=161.051I=S-P=161.051-100=61.051(万元)⑴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零存整取:每月(每周或每年)存入相同的金额,到约定的期限本息一次取出。整存零取:一次存入若干金额的货币,而在以后的预定期限内,每月(每周或每年)提取相等的货币,并在最后一次提取中,本利全部取清。3、复利的应用货币时间价值现值——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终值——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现值和终值现值与终值进行一笔投资,10%利率下,预计2年后可以取得收益10000元,为了获取这10000元,必须进行初始投资,考虑:投入多少才是合理的?思路:X(1+0.1)2=10000X=8264.46逆算出来的本金称为“现值”。2)1.01(10000X利率的种类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一般利率和差别利率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三、利率的种类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固定利率——在借款期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可变利率)—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利率的决定方式市场利率——在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公定利率——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制定的行业公定的利率官定利率——是政府货币管理当局确定发布的,各级金融机构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名义利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的真实水平利率是否优惠普通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中对一般客户所采用的利息率差别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对不同贷款种类和贷款对象实行的不同利息率长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短期利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活期、定期、灵活两便、通知、贷款利率:贷款、贴现、再贴现、再贷款、同业拆借证券利率——各种有价证券的名义收益率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率获取收益的不同来源类型四、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4、国际利率水平5、预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6、汇率7、其他因素:期限、风险等第二节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途径一、利率变动→储蓄(消费)→经济运行二、利率变动→投资→经济运行三、利率变动→国际收支→经济运行四、利率变动→物价→经济运行一、利率变动→储蓄(消费)→经济运行利率上升→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产出下降利率上升→储蓄增加→储蓄率提高→产出增加消费和储蓄的乘数效应如果出现了普遍的超前消费现象或消费倾向,提高利率增加储蓄的作用就不大明显,而降低利率刺激消费的作用十分明显。二、利率变动→投资→经济运行1、托宾(Tobin):q理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Q1时,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更有利,增加投资的需求;Q1时,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这样就会减少资本需求。Ms↑→i↓→P股↑→q1→I↑→Y↑共识:利率高低直接影响投资成本2、货币学派i↓→P证券↑→银行出售证券→超额准备金增加↑→贷款↑→i↓→真实资本价格上升→I↑→新产品市场扩大→Y↑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条件直接融资:市场利率较高时,发行债券的利率较高(利息支出较多),发行股票的价格较低(筹资额减少)。间接融资:利率可以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三、利率变动→国际收支→经济运行逆差:削弱本国购买力,货币贬值顺差:外交压力,贸易摩擦,通胀,本国资源被他人占用不平衡:货币方面,调节短期利率逆差:调高短期利率,降低长期利率顺差:调低利率四、利率变动→物价→经济运行1、调节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提高利率→减少消费银行降低紧缺商品企业的贷款利率2、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利率→贷款规模→货币供给量→物价稳定第三节西方利率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二、流动性偏好理论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四、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五、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从生产消费等实际经济生活研究资本供求资本的供给:储蓄(推迟消费,人性不耐,给与报酬)利率的增函数;资本的需求:投资(利率和投资回报率)利率的减函数古典利率理论利率储蓄、投资IsQI投资曲线S储蓄曲线0rQrQ1Q1I1s1Q2rQ2利率是由灵活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灵活偏好预防动机(养老、医疗)交易动机(买东西)投机动机(购买证券赚钱)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货币供求M2M3Lr0中央银行流动偏好货币供给货币需求0M1r1利率“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线变成一条折线。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由储蓄投资利率论和货币供求利率论进行综合而形成的新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罗伯特和瑞典的俄林可贷资金的供给:储蓄+新增的货币供给+反窖藏可贷资金的需求:投资+货币窖藏S(i)+ΔM(i)+DHd(i)=I(i)+ΔH(i)可贷资金论IS-LM利率论希克斯和汉森: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决定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量有四个:储蓄S、投资I、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IS曲线:S和I相等时i和Y之间的关系LM曲线:L和M相等时i和Y之间的关系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只有在同时达到S=I,L=M时,才能实现收入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储蓄和投资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与IS曲线的交点就决定了同时满足L=M和S=I使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利率期限结构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利率与期限的相关关系。到期日收益率(A)到期日收益率(B)到期日收益率(C)到期日收益率(D)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的是长短期利率存在差异的原因1、预期假说2、市场分割理论3、流动性报酬理论1、预期假说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长期债券到期日之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由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差异回报率曲线形状取决于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缺陷:无法解释利率曲线总是向上倾斜2、市场分割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彼此分割、完全独立的。利率是由各个市场的投融资者的供求决定。缺陷:和现实情况不同,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总是趋于一起波动3、流动性报酬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长期债券到期日之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长期债券随供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升水。长期证券比短期证券有更多的风险,其流动性较差,必须给予流动性报酬作为补偿,从而使长期证券的利率大于短期证券的利率。若吸引长期投资者到短期市场,需提高短期利率;第四节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世界各国的利率体制: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我国的利率体制:1、1949年到1982年,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2、1983年至今,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体制。我国实行利率管制的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利率的管制是自然的事情。建国初期,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投机倒把和高利贷活动,为实现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以扩大生产的规模,低利率管制能降低融资者成本,有利于经济发展。利率管制是在金融机构缺乏自我约束条件下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需要。实行利率管制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因为竞争---高利率----高风险----危机。利率管制的积极作用利率管制的消极作用商行难以自主根据情况进行利率浮动,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资金的配给制容易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孳生腐败;容易导致“脱媒”现象,出现地下金融活动、民间非法集资。利率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放权让利为特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改革有三个重点:加强宏观调控;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体系。与此相对应,金融体制改革也提出三个重点: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专业银行的企业化,发展金融市场。这一切都与利率有关。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的供求所决定;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中央银行成为利率调节的主体。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顺序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总体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三、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①1996年6月开放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6月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②1998年3月放开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利率。③1999年9月实现了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0月央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五年期以上(不含五年期)、3000万元以上的长期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④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⑥2002年,人民银行开始对县市级农村信用联社进行浮动利率试点,存款利率最大幅度限制是30%,贷款利率最大幅度限制是100%。2003年3月,多家银行获得外币储蓄利率的下调权,利率市场化已涉及到存贷款利率调整的核心部分。⑦2004年1月,人民银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则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⑧中央银行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货币市场利率。⑨2004年3月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⑩2004年10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
本文标题:Chapter6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1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