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内容革命任务反封建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条件第五课英国革命圈地运动:(1)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开拓了市场(2)引起了英国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者;出现资产阶级(中小工商业者);使封建统治阶级分裂为旧贵族(地租剥削)和新贵族(投资于工商业)手工工场不断发展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给英国发展海外贸易创造了良好机遇。(非洲公司:黑奴贸易;东印度公司:垄断对印度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贸易)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从政府买到独占特许权的企业公司才有权利从事贩卖某些商品,其中包括肥皂、植物油、煤、盐、纸、皮革、玻璃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专卖商可以以原价的3倍出售这些商品。估计当时国王由于出卖独占特许权,每年可得7—8万镑的收入。“是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议论上帝是渎神,议论君主是叛逆,我的政府不许议论。”——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出售商品专卖权,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领导阶级:影响: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1637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过程: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使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结束标志:光荣革命(1688年)君主立宪制确立:颁布《权利法案》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革命爆发革命过程(大事年表)两次内战第一次内战1642年,内战爆发1644年,马斯顿草原战役1645年,纳西比战役1646年,议会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第二次内战:1648年,普雷斯顿战役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吉利共和国建立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文献选读: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五、向国王请愿,乃臣民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立法权税收权军事权臣民权利材料二: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材料一: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虽然这群人都是贵族,没有平民。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摘自《大国崛起》原因: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共同掌权,而新贵族有很大的保守性;斯图亚特王朝不甘心失败;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力量对比来看,还远小于封建势力,曲折反复正是两种势力较量的表现。特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旗帜下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宗教色彩。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不仅是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利益的新贵族,他们共同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历经了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4)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与特点第六课启蒙运动(启发群众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会)法国从亨利四世时代(1553-1610)就开始…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法国创办了上百个手工工场,…这样,法国工场手工业…发展速度却很快…从1716—1789年,每年农产品出口从3600万锂增加到9300万锂…—波梁斯基著,郭吴新等译:《外国经济史》资本主义经济在快速发展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巧立名目,不断征收新税…命令高级贵族迁居凡尔赛享受国王的恩赐,从而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宣称“朕即国家”…1687年取消南特敕令致使许多熟练工外逃,严重损害了法国经济……——王荣堂等:《法国史》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1609年第谷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1624年伽利略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1644年托里拆利经过实验证明了空气压力1646年帕斯卡尔发现液体和气体中压力的传播定律。1661年波义耳发现气体压力定律……1542年维萨里完成《人体之构造》1628年哈维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启蒙运动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兴资产阶级)2、思想基础:早期的文艺复兴3、文化基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过程与内容兴起:时间:17世纪地点:英国代表:霍布斯、洛克高潮:时间:地点:代表:18世纪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影响思想家理想社会制度共同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生而平等反对教权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批判专制知识理性分权思想百科全书派代表1、批判君主专制(1)依据“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2)提出“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3)否定“朕即国家”的封建专制制度2、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1)伏尔泰主张英国式“开明君主制”(2)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互相牵制”的政府(3)卢梭主张直接民主制和共和国,即全民参与立法3、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1)法律支配的自由,体现个人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实中不平等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如原始社会是平等社会)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洛克发表《政府论》(TwoTreatiesofGovernment),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应分属不同的部门,其中立法权应当由民选的议会行使。——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64页分权思想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教会制定的法律,非经政府明白批准,不应有丝毫效力。……教士不能以违反神律的罪名剥夺一个公民的权利……教士和官吏、劳动者既然都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地交纳租税。——伏尔泰《简明哲学辞典》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批判教会自由平等“人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当统治者要撕毁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重返主权在民,而国王仅仅是人民公仆的幸福时代。——《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卢梭)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卢梭)主权在民(卢梭)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柏克:《法国革命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联邦宪法第一条规定:联邦立法权属于由众议员和参议院组成的国会……第二条:联邦的行政权属于总统……第三条:联邦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美国1787年宪法,转引自王荣堂等主编:《世界近代史》1、17一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2、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3、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评价:除作用之外,还是成熟的资产阶级理论与思想,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权利体现,有阶级性,三是人类文化的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影响世界人民启蒙思想的影响(1)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这个运动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的封建专制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他的儿子约瑟夫二世,他们都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3)启蒙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北美13个殖民地(“五月花”号是白人到北美首次开创者,此后大批英国人,法国人等来北美,随即英国政府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设总督和议会进行殖民统治)载着痛苦和希望的五月花号(1620年)一、独立战争的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严重矛盾(经济发展形成共国语言,统一市场,需要独立发展经济)2、主要原因:英国加强对北美的控制与掠夺。禁止西移;《茶叶税法》等征税3、直接原因(导火线):1773年12月,波士顿倾茶事件4、结果:英国“高压法令”;北美第一届大陆会议号召人民联合,民兵相联二、独立战争的进程1、开始标志:1775年4月,波士顿的“列克星敦枪声”2、宣布组建领导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武装独立;大陆军;华盛顿政权核心)3、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杰弗逊等《独立宣言》:利用“天赋人权”理论,反对英殖民统治评价:第一个人权宣言4、转折性战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5、结束:1783年,约克镇战役,康华里向华盛顿投降6、正式独立:1783年,美、英《巴黎和约》(美领土范围:密西西比河以东)《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杰斐逊1.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言正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2.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摘自《独立宣言》史料思考:材料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有何意义?思考:材料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有何意义?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否定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合法性。它是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表明北美殖民地人民终于把反抗英国的武装斗争同争取民族独立联系起来;也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三、独立战争的性质、作用(评价)1、性质:两个性质(1)反英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2、作用:(1)实现美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建国、发展)(2)成为拉美独立运动的榜样(世界意义)四、建立——联邦制度的确立(地点:费城)1、邦联制度的特点与弊端:(独立后的第一个体制)(1)特点:只有国会,没有国家元首;各邦独立性;松散联盟(2)弊端:无力解决战后债务等问题;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影响经济发展;内部动荡,不能有效控制。2、联邦制度的确立(1)法律依据:1787年《合众国宪法》;理论支持:启蒙思想(三权分立、主权在民)(2)特点:A: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联邦宪法下运用的法律)B:中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C:民选产生的国家元首,实行任期制3、意义:联邦制度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中央政府权力分配的问题;确立了美国
本文标题: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2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