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所见》教案(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所见》教案(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所见》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记、运用、书写生字。教学准备1、插图、录音机。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1、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知了图)蝉(正音)谁想给大家提个醒,读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2、谁听过它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3、听到它的叫声,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来了?4、谁有过想捉蝉、捕蝴蝶、老小蝌蚪的经历或想法?古时候,就有一位诗人叫袁枚,曾经见过一个放牛的孩子想捉树上的蝉,还把这个情景写成了一首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放录音)5、出示课题:所见(同学们,这首诗的名字叫所见)6、读课题:所(正音)理解“所见”。(谁能告诉老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二、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再听一次录音,边听边小声地跟着读一读。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读之前,老师想问,读的时候,假如你遇到不认识的字,这么办?归纳方法,自由读3、谁想来读着首诗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读。4、现在来个比赛,看南同学读的棒还是女同学读的棒。5、还有那位同学想读这首诗?参考资料,少熬夜!6、谁来评平他读的声音怎么样,字音怎么样?7、齐读。三、识字写字过度: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上的字你都会读了吗?1、读字(指着有颜色的字):正音。2、真棒、假如这些字没有了拼音,离开了课文,你还会读么?(出示小黑板)读词。(出示字卡)自己读,开火车读。3、同学们请看这个“黄”字,你能一口气用它来组三个词,并选一个词来说一个句子吗?4、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出示四会字)假如我们要写它的话,要注意些什么?(观察、汇报)5、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书写)6、同桌互相评一评,看要提醒对方那一笔写得不漂亮,那一笔写得很漂亮。四、理解词语、诗句同学们,这时,我看大家有点累了,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1、玩游戏:指图说词(黄牛、牧童、鸣蝉、林樾)。说规则,理解“林樾”。2、玩游戏:说词表演动作(捕鱼、捕蝴蝶、鸣、叫、喊)。说规则,理解“歌声震林樾──忽然闭口立”。3、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那里还有不明白的?质疑。4、表演读诗。五、指导读书1、小朋友,注意老师在古诗上标上的符号,你能细细读一读,把古诗读得更感人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引导。2、齐读古诗。六、背诗过渡:同学门真棒,这回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把黑板上的一些字擦掉,看你们能不能读出来。1、擦字(黄牛、歌声、鸣蝉、闭口立)背。2、擦字(牧童、林樾、意欲、忽然)背。参考资料,少熬夜!古诗《所见》的教案【第二篇】目标:1、在欣赏与游戏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2、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图画。准备:相关图片,树林、蝉等背景图。过程:一、引导讲述1、师:今天我班要来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好哇。(出示牧童图片)2、提问:认识吗?和我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服饰、头发上辨认)。教师讲解: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们的穿戴都不一样。3、(出示牧童骑牛图)提问: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教师解释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骑黄牛。4、他开心吗?从哪里看出来?你开心了会干什么?5、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出第二句:歌声振林樾。师小结:这个牧童骑着黄牛也很开心,大声的唱着歌,把树林里的小鸟也惊醒了。师念:歌声振林樾。6、出示第四幅,师:突然,牧童看见了什么?认识蝉(播放蝉鸣的声音)。哎呀,鸣蝉唱得这么好听,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7、师:牧童也想去抓这只鸣蝉呢,抓住了养在家里,让它天天给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鸣蝉。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办法?(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述去要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去抓)。让幼儿学学怎么样才是轻轻地没有声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闭口立。二、学念古诗1、师: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刚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诗,名字叫《所见》,听陈老师念一遍。2、师完整念古诗,引导孩子一起念2—3次。三、情景游戏1、(播放鸣蝉叫声)听,我们这里也有鸣蝉,快找找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树林背景图,上面也有许多鸣蝉。2、想不想抓住它们?要怎么抓?(引导幼儿说出轻轻的没有声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3、师幼一起边念古诗边把椅子当黄牛游戏,念到最后一句时下椅子站立,没有声音,轻轻地走向背景图去抓鸣蝉。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悦。《所见》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参考资料,少熬夜!爱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2、看图了解诗意: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3、介绍作者: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c、师范读全诗。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鸣:“叫”的意思。捕:“捉”的意思。三、精读古诗1、读第一、二句。(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2、读第三、四句。(1)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参考资料,少熬夜!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5、背诵全诗。板书设计:1所见骑黄牛牧童歌振林聪明可爱欲捕蝉闭口立《所见》教案【第四篇】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振蝉骑“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4、交流各自收获。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二、捕蝉图)四、品读诗文,体会意境1、品析“牧童歌唱图”牧童骑黄牛,歌唱图歌声振林樾。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指导朗读。参考资料,少熬夜!3、品析“牧童捕蝉图”意欲捕鸣蝉,捕蝉图忽然闭口立。读一读后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理解“忽然闭口立”)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指导朗读。
本文标题:《所见》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275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