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4篇】
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4篇】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编辑栏目网友终于准备好了今天的“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4篇】”。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规范的编写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如您对本话题感到好奇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主页!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第一篇】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渗透着平衡原理。平衡现象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撑起的雨伞,一上一下的跷跷板等,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我们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设计了这节活动。如何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原理,解开平衡的秘密,是本次活动探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整个活动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探索操作等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平衡,从而萌发对平衡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我设计的本次活动,旨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1.探索物体的`平衡。2.尝试找到物体的平衡点。3.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人手一只铅笔、彩笔、剪刀、纸,各种积木,瓶子、硬纸板、球、盒子、木棒等若干。1.出示纸和铅笔。这是什么?它们可以干什么呢?今天我们要用铅笔和纸来玩一个游戏,用铅笔把这张纸顶起来。3.师生交流。你是怎么把纸顶起来的?请幼儿示范。小结:用铅笔顶在纸上,纸就保持平衡了,我们把能让纸保持平衡的这个点叫“平衡点”。请小朋友再来试一试,找到平衡点用彩笔作出标记。1.教师示范将纸剪去一个角,请幼儿猜测纸的平衡点是否有变化。2.幼儿猜测。1.出示玩具积木,请幼儿用铅笔使他们保持平衡。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尝试积木各个面的平衡。3.交流分享。小结: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只要找到积木每一个面的平衡点,它们都能保持平衡。出示泡棉大型积木,请幼儿想办法把它们平稳地顶起来。用头顶、用手掌顶、用膝盖顶、用脚顶、用拳头顶、用肩膀顶、用手指顶,两人或三人合作顶等小结:许多物体都能保持平衡,只要你能找到那个神奇的平衡点。1.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平衡原理的运用。小结:吊灯、吊扇、吊饰都是我们身边的平衡现象,科学家利用平衡原理制造了很多东西像跷跷板、天平、秤等。2.请幼儿欣赏杂技,感受平衡的奇妙。杂技是高技术的平衡,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杂技的神奇吧!观看杂技视频。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运用到平衡原理,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利用平衡原理发明更多东西。活动反思: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加深对平衡的认识和理解,探索物体平衡的秘密,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本次活动分五步完成:首先,通过试一试,探索纸的平衡,找到纸的平衡点;其次,通过剪一剪,体验纸的平衡点会随着纸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再次,通过玩一玩,探索各种积木的平衡;接着,通过做一做,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物体神奇的平衡点,使物体保持平衡;最后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及杂技视频等扩展延伸,让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再回归生活。本次活动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了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了幼儿的观察、比较、思考和细心做事的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但这个活动也带给我们很多很深的思考,比如,幼儿园教师如何对许多科学现象既准确又合理的解释,在掌握各年龄段科学内容难易的同时,如何才能够深入浅出地让孩子更明白更了解,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做进一步的探讨。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途径。2了解种子外部形态特征与传播方式的关系。三。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勇于尝试。4培养动手观察和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5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多毛、多刺、带钩的种子。2.《种子的旅行》的**。三。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等。活动过程:1引导活动:孩子们,你们都旅行过吗?到过**?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孩子们讨论。2.今天,严先生,我邀请了一些想旅行的特别朋友,但他们没有手脚。他们怎么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3.出示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的**,让幼儿逐一认识,并与他们打招呼。4.小结: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还带钩长刺呢。这些种子刚刚听说孩子们已经旅行过,迫不及待地想去旅行,但是它们没有手也没有脚。它们怎么能旅行?想不想知道?5.要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旅行的,下面你们就认真听、认真看,看完后就会得到答案的,一会儿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谁打的最棒,好不好?借助多**讲解种子旅行。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6问:为什么蒲公英种子随风飘扬?小结:因为蒲公英种子很轻很蓬松,像一把小伞,所以风力帮助他传播种子。7.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小结:苍耳浑身长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他带到哪儿去旅行。8.莲子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会随着水流去旅行?小结:莲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会落到水里顺水流到远方去了。9.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小结:豌豆成熟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壳炸裂开,把自己弹出来,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如:黄豆、红豆、绿豆等。10这些植物的传播方式非常独特。谁来表演。最后小结: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有他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传播的。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妙没有被发现呢,他们呀都等着小朋友们去用心去观察、去发现,现在呀你们好好的学习,等你们长大了就会发现他们的奥妙了。现在听我的口令,在这些种子中,你最喜欢哪种种子的传播方式,就站在那种种子的一排里,排好队,我们表演一下他们的传播方式好不好?活动:植物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它们接近生命,最感兴趣的是探索植物的奥秘。在奇妙的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奥秘,其中种子的传播就是其中之一。在儿童的知识和经验中,种子的传播只是感知性的和模糊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漫天飞舞的柳絮,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但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其实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这项活动的目的视了解和了解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构建儿童的知识结构并扩大他们的视野。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幼儿学会通过不同感官感知种子外形及质感,激发其种植热情。2、引导幼儿猜想种子的播种方法及成长过程。【活动准备】长豆果实、长豆种子、记录表每个小朋友一份。【活动过程】1、导入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长豆)2小朋友知道长豆长在哪里吗?(长在土里)3那么长豆是怎么样长出来的呢?(长豆种子种到土里)4小朋友知道长豆种子可以从哪儿得到呢?(长豆里)5现场剥开长豆的外皮让幼儿观察2、观察将若干粒长豆种子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仔细观察师:请问小朋友观察到的长豆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请若干幼儿描述,老师稍作总结。过渡:小朋友刚刚仅用眼睛观察了长豆种子,想了解它多一点吗?幼:想(有的想摸一摸,有的想闻一闻)3、分组观察长豆种子,让幼儿在看摸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长豆种子:1集中,请幼儿介绍自己观察长豆种子的方法(看摸闻)2请幼儿描述通过看摸闻的方法了解到长豆种子的哪些特点小结并过渡: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长豆种子那么多特点,它是深紫色的,小小的,很饱满,摸上去很光滑,闻不到什么味道。了解了那么多,你们知道长豆种子是怎样种到土里和长大的吗?4、幼儿猜想种子的种植方法和成长过程并进行记录5、结束:小朋友表现真棒,以后可以自己尝试种植各种种子了。【活动反思】对于科学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是关键。老师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该是简单、直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本次记录属于猜想记录,更加需要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和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知道种子都藏在果实里,了解种子的用途。2、通过观察发现种子的丰富多彩。3、通过品尝种子食品,对种子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Ppt:水果的切面2、ppt课件:种子食品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水果“杏”图片,引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引导幼儿按水果的名称、生长的地方、形状、口味等方面进行介绍。2.说一说哪是杏的种子?二、展开1.寻找水果里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用途。Ppt课件:水果的切面(1)课件演示,幼儿观看。你们吃过这些水果?有没有发现果实里面的小秘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东西)(2)再次观看水果切面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在果实中发现了什么?(3)小朋友们发现这些果实里面都有种子宝宝。种子宝宝为什么要藏在果实妈妈的肚子里呢?2、了解种子的用途。(1)讨论:种子宝宝有什么本领呢?(2)如果把它放在泥土里,浇水、施肥,它会慢慢地发芽、长叶、开花,最好会结出许多许多的果实。3、发现丰富多彩的种子。(1)观察发现种子宝宝都是一样的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2)引导幼儿对各种种子的'颜色、形状、硬度、光滑度等进行观察讲述。4、品尝种子食品(1)ppt课件:种子食品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叫什么呢?(花生、黄豆、玉米等)小结:这些都是植物种子。种子种子不仅能长成植物,而且还是我们人体的营养宝库,所以,许多种子也被人们做成了食品。(2)种子食品你们看看这些种子能做成什么食品呢?幼儿观看课件并讲述种子食品。三、结束1、幼儿品尝种子食品。2、教师:我们认识了水果的种子,还品尝了一些种子食品,如果以后你还发现了其他植物种子的秘密,再来告诉大家。
本文标题:大班科学种子的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34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