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卫生院传染病自查报告
卫生院传染病自查报告【导读】这篇文档“卫生院传染病自查报告”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卫生院传染病管理自查【第一篇】镇卫生院急性传染病监测和法定传染病管理工自查报告为加强我卫生院急性传染病监测和法定传染病管理相关工作,提高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水平,根据区卫计局的文件要求,我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于近期对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等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我院成立了以XXX副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按照我院传染病自查制度开展工作,对门诊日志规范使用、阳性结果反馈开展、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率等情况进行检查,卫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均能及时对接诊的传染病进行报告,报告卡填写较规范、无空项,上报及时,无一例漏报、迟报,卫生院的门诊及各村卫生站的门诊日志登记本项目齐全,基本无漏项,填写较规范。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专人专用,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操作系统安全,有防病毒软件二、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我院于今年分别两次组织了辖区内村卫生室医生和中心医务人员开展了关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学习培训,有学习培训记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指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相关人员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务必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传染病不漏报、不迟报、不谎报。三、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传染病管理工作小组查阅2015截至5月中旬的门诊日志,共报告例,抽查法定传染病例,均能做到及时上报,报告卡填写规范、无空项,与网络直报相符,填写准确、完整。通过本次自查,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基本合格,在自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现场指出,如个别科室传染病登记册填写不规范、保存不完整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现场立即做了整改。为做好我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了基础。本次自查结果总体良好。二O一五年五月十八日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自查记录【第二篇】传染病疫情自查记录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员:疫情分管院长***、防保科科长***、防保科人员***、临床科室主任****检查内容:年月门诊日志、化验登记、住院登记的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情况、门诊日志基数符合情况;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是否准确、完整,传染病的报告是否及时,有无漏报、漏报率等。存在问题:(举例)1、医生门诊日志登记项目不完整,主要欠登的项目有:发病日期、职业、初(复)诊、家长姓名等;2、门诊日志基数符合率较低,为;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欠完整,主要欠缺的项目有:病人属于、病例分类、乙型肝炎欠急性、慢性,诊断日期未详细到小时等;4、医生传染病报告不及时,>24小时报告;建议:(举例)1、加强门诊日志的登记,尤其是传染病九项需填写齐全;2、加强门诊日志使用率;3、传染病报告卡带“*”为必填项目;4、加强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领导意见:根据检查存在问题给予警告,要求限期改进,杜绝漏报。(领导签字、签名、日期)处理结果及奖惩情况:1、已通知相关科室及时填写缺项、漏项;2、与奖金劳务费挂勾,实行奖罚措施,迟报1例扣20元,漏报1例扣50元。卫生院传染病管理自查报告【第三篇】传染病管理自查报告为了控制以霍乱,感染性腹泻,手中口病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使我院的传染病管理纳入规范化。我院针对传染病管理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一、管理机制医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相应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传染病管理科,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二、规章制度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三、人员职责从院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做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四、人员培训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规定了全体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定期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五、应急措施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相关人员立即报告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采取相应的措施。六、疫情管理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门诊、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防保科,各登记本均逐项详细填写。每季度接受市疾控中心对我院的疫情管理及报告质量检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的批评指导。业务院长、防保科科长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不定期检查。七、重大传染病管理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订了处置予案,必要时可立即启动预案。八、消毒管理医院成立了以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和护士长牵头的消毒管理小组,与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消毒监测,保证了消毒效果。九、宣传教育我院由基层卫生科主办传染病宣传板报,定期更新,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十、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1、人员学习不够,决定以后在每年定期培训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3、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4、门诊日志项目不齐,现已按排重新印制。某卫生院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方案【第四篇】XXX卫生院2017年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金卫计通[2017]25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为指导各地规范科学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自查工作,特制定本调查方案。一、目的(一)掌握全镇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二)指导全镇规范开展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评估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机制。二、调查对象、方式和范围(一)调查对象卫生院及全镇各村卫生室(二)调查方式采取现场调查,由卫生院组织相关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与评估。(三)调查范围卫生院及全镇各村卫生室三、调查内容和方法1.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卫生院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和自查等制度。确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人员(含分管院长及相关临床1科室主任等)、自查内容(是否报告、及时报告率)及奖惩等。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对院内医护人员,尤其是新上岗的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技术培训与考核。2.登记与报告2.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含电子病历)的使用情况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科室、门诊等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或电子病历)项目设臵及填写情况。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效证件号、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10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效证件号、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1项基本内容。如果医疗机构实施电子病历系统,且电子病历具有传染病报告卡内容的,上述纸质登记可免查。2.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传染病登记及反馈情况(含电子病历)查阅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项目设臵及填写情况,异常结果的反馈。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当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放射科登记项目应当包括开单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反馈机制以反馈制度、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调查方法:现场查看本年度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的登记本,检查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登和缺项,填写不清晰或初步诊断填写症状的情况视为不合格。3.人员及设备配备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2名或以上专(兼)职人员,一级及以下医疗2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部门应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4.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医院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是否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能否自动打印传染病报告卡。5.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完整率、准确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具体内容和调查方法如下:5.1查阅原始诊疗登记查阅本年度以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记录,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填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则通过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5.2检查病例全镇所有上报传染病病例5.3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①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计算公式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②报告及时率:查阅病例的诊断时间与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的生成时间,甲类及采取甲类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两者间隔在2小时及以内,其它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24小时及以内视为及时。计算公式为:报告及时率(%)=及时报告病例数/大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病例数×100。③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信息,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有效证件号、病人属于、现住详细地址、疾3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死亡日期(如果无死亡,此项不纳入考核)、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抽查纸质报告卡数×100④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上述关键字段填写完整且诊断日期与填卡日期无涂改(若更改需有更改者签名),其它内容填写无逻辑错误视为准确。医疗机构已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且具备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功能时,可不对报告卡填写的准确性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数/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数×100⑤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报告电子卡内容均符合,视为一致。上述关键字段若有任一项不符合,视为不一致。计算公式:一致率(%)=XXX卫生院2017年6月15日纸质报告卡与系统中报告卡一致的报卡数×100纸质报告卡中进行网络报告卡数4
本文标题:卫生院传染病自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40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