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
2023年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导读】这篇文档“2023年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努力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目标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继续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教学管理中重落实、抓反馈,向课堂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全面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开展教务处的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确实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工作目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继续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反思教学研究,探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于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纲要,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研教改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启发式、探索式学习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崇开放式的,适应新教材的新型课。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新教师真正从学习型到创新型,老教师从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变,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工作,使教研教改共同代动全校基础工作的发展。三、主要工作任务与措施:(一)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1、开学初要求每位老师提前备好课,以作好开学的准备工作,每两周进行一次教案检查。集体备课要根据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要求、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主要教学内容,剖析教材重点、难点,挖掘教材蕴涵的思想、方法,确定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根据教材的注意点,提出建议使用的例题与建议布置的作业量,注意落实分层教学。组内其他教师根据主讲人提出的意见,广泛讨论、集思广益,形成组内全员智慧的结晶。期中考试后进行教案抽查,学期结束进行教案检查。2、紧紧围绕“改变教与学方式”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认真学习与新课堂改革相关的理论,注重向课堂要质量,达到精讲巧练,确保教学质量继续稳步提高。要求老师认真上课,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教育创新,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注意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合理正确使用板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严格遵守上课时间,要求老师上课不迟到不拖堂(特别注意3分钟预备铃教师到岗情况),杜绝课堂失控、乱课现象,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各备课组内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研组长组织同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同时参与听课、评课活动。3、作业布置要求做到精选、精编,也可根据各班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布置作业。作业要认真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特别注意对一部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补差补缺工作,严格控制不及格率,努力提高优秀率。同时要严格执行“减负”的有关规定,控制学生的作业量、考试、教辅用书等。本学期,各位老师的作业总数至少达25次以上。由年级领导具体负责,每周检查一次。全干会反馈检查情况,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4、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期中进行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并加重表彰教案编写认真、科学、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通过这种有效途径来提高教师对常规工作的认识,完善教师常规工作评价办法。5、加强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每天的早读课和晚自习由值日教师严格检查记录各班的学习情况,并把早读课和晚自习的纪律列入班级考核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知道各自的学习目标,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6、搞好质量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学期初要求全体科任教师要认真地对前学期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实行月考制度,通过月考检验教学质量,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跟踪调查评比,及时掌握各级各类学生学习动向,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及学生家长,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二)完善教研组管理,促进教研组的整体优化,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功能。1、教研组长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能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意奉献、团结带领组内老师为同一目标而同心协力、勤奋工作;要围绕教改突出重点,抓课堂教学改革,抓教学科研的真正落实,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带领组员双周教研组活动一次,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提倡教师带着课题进入课堂,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研组对一些老师的公开课要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及时进行评课,每学期教研组长要听本组每位老师的一节课,且听完课后即对所听课进行点评。期中、期终考试后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时要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学反思,找出我们教学过程中漏洞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2、教研组长要认真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科学安排教研组活动,要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学科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倡开放式教学。3、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承担教研任务的积极性。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承担一次教研任务,教导处将教师是否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参加教研活动作为常规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教研教改。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至少三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务处做好检查和记录,并把这一项列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的其中内容之一。(三)促成教师专业发展1、充分利用新课程培训、新课标学习以及其他教研形式,促成全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培训工作,主动关心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各级教研组长要根据本科组教师的实际情况,拟定好本组教师的培训计划,要求各科组教师之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互相帮助和指导,提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决反对不相互学习,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老师。3、鼓励中青年教师热心教育科研,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激励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加强理论学习,多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尽早出教研成果,争取在各级刊物中有我校的教师作品刊登。4、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惩奖体系,通过调查听课,学生平时交际统考成绩等形式,帮组教师了解自己,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四)抓好初三毕业班工作:继续保持上学年对毕业班狠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要求毕业班各科任教师积极发扬刻苦钻研习题,乐于加班加点,补缺补漏,努力辅导学生的忘我工作精神,要善于抓准教学大纲,把握中考命题动向,有所创新地集训和突破基础性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信念,在教学上不甘落后,不满足于过得去,不满足于一般化,团结协作,珍珠实干,使我校本学年的升学率在保持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具体措施为:1、领导到位:成立初三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纯理成员:时涛、梁瑞焕2、教学指导到位:班子成员要深入课堂指导教学;深入学生,了解学情,及时解决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3、德育工作到位,工作重点为抓好初三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纪律教育,领导班主任工作,协调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管理。4、加强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细致入微地做好初三毕业班学生思想工作,要做到以班主任为核心,根据学校总体部署,结合本班实际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好各种有益的活动,上好主题班会,充分调动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向心力。其次联系课任教师,增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课任教师凝聚力,防止学生偏科,由班主任牵头,密切联系各科任教师,跳动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习近平衡发展。第三班主任要摸清学生四个底:思想底码、知识底码、心理底码、非智力因素底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第四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班级学生动向,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对个别问题作好预测,进行超前教育。5、强化初三校规校纪管理:班主任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各常规及各项制度,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要严肃批评教育,说处分就处分,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干扰,是毕业班在全校充分发挥好以带全面的良好作用。6、搞好单元过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关心后进生,坚决杜绝不顾一切盲目赶进度的错误做法。7、加强辅导,做到整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目标生采取面对面的辅导,把辅导重点放在突破薄弱学科上。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教务处工作行事历周次工作内容制定落实课程表、自习辅导表、作息时间表、校历表发放教师用书、教本制定教务处工作计划优秀学生假期作业展召开年级教师会,分析上学年统考质量完成教研组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备课作业检查开展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展示课)开展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展示课)九月份月教学常规检查制定本学年校本研修课题开展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展示课)开展第一阶段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展示课)九年级教师会中考细目比赛准备工作总结第一阶段展示课情况,收交各种材料第一阶段教学质量自测考试九年级体育训练分析第一次月考情况教学常规检查十月份月教学常规检查开展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第二阶段外出学习准备及汇报课听评活动九年级第一次体育成绩检测期中考试分年级召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各教研组总结前半学期教研工作第二阶段外出学习准备及汇报课听评活动毕业班上册新课结束九年级学生家长会第二阶段外出学习准备及汇报课听评活动物理、化学学科知识竞赛十一月教学常规检查因知应会试卷展评第二阶段汇报课总结阶段测验阶段工作总结九年级第二次体育成绩检测17、18、复习迎考基础年级期末统考
本文标题:2023年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40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