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
青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姓名:姜玉鹏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指导教师:姜学民20071208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作者:姜玉鹏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董亚娟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统计研究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解为各区域经济体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理论”,即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趋于一致,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人力资本积累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各地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浙江经济是全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区域经济之一,也是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浙江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为浙江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对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均具有典型意义。浙江是个资源贫乏的省区,持续的经济发展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其增长方式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方向转变。人力资本的积累会促进浙江经济转型的过程,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要素,成为区域经济收敛的驱动要素,形成协调发展的浙江区域经济格局。本文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出发,重新审视和界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了基于人力资本(包含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形式)基础上的经济计量模型,以检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区域经济为例,使用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测度指标,对1990年以来浙江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格局、变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浙江区域经济差距的现状及趋势;并用核密度图对区域经济分布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马尔科夫的状态转移矩阵分析区域经济状态的平稳性。通过对浙江区域经济的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人力资本对浙江区域经济、三大核心区收敛性的影响,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既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而评价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性由于目前还没有可行和可信的指标度量,本文通过构建人力资本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比较浙江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性,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所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并在新古典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收敛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从国内外的文献研究中概括了人力资本理论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异的解释。第二部分构建的理论模型奠定了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和框架。从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各种经济收敛模型形式。在基本经济收敛模型基础上,介绍了包括人力资本的扩展Solow模型,即MRW模型,建立人力资本对经济收敛的机制模型。针对目前多数研究中多采用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来代替人力资本形式的不足,本文建立了包含教育和健康两种人力资本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按照MRW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包含教育和健康两种形式人力资本的经济收敛计量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浙江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现状考察和分析。这一部分使用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测度指标,对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格局、变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区域经济的差异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用核密度图对区域经济分布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马尔科夫的状态转移矩阵分析区域经济状态的平稳性。第四部分利用浙江省区域数据资料,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及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浙江省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及人力资本对浙江经济增长的绩效。然后利用第二部分建立的经济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收敛性进行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并考察了人力资本对三大核心区内部收敛性的影响。第五部分建立了评价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浙江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本部分从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人力资本效率和人力资本发展潜力五个方面,选取44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区域人力资本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了人力资本综合水平的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针对研究结论为浙江地区经济实现协调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预期了本研究的后续研究工作。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1)浙江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全省地区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水平在逐年扩大,杭州核心区(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核心区(包括宁波、绍兴、舟山)和温州核心区(包括温州、台州、丽水、金华和衢州)三大核心区的绝对差距水平也不断扩大,且差距水平均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中,极值比率呈先扩大后缩小的特点,三大核心区域内部差异也是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地带问的差距(三大核心区之间的差距)始终是影响总体差距的决定因素;各地区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出单峰、偏态的分布形态;且马尔科夫链过程不存在平稳分布,故如果经济体继续按目前的发展模式运行,将难以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2)人力资本是影响毛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1990到2005年,人力资本对浙江经济产出的贡献率达到31.76%。(3)收敛性的计量检验结果说明,浙江区域经济不存在绝对收敛的经济特征,但表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性特征;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键康形式的人力资本积累均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增长,且对区域经济收敛性具有促进作用,这种效应在浙江区域经济中已表现出显著性效应,是影响区域经济收敛的一个显著因素;对三大核心区的俱乐部收敛性检验说明,三大核心区内部仍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包括人力资本的扩展Solow模型的检验结果却均表现出显著的地区俱乐部收敛性。因此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及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有重要意义。(4)人力资本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浙江人力资本水平在区域间表现为相对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明显。以人力资本综合指数为聚类的根据变量,将浙江区域人力资本分为领先型、跟进型、追赶型和后进型4种类型,明显地区别了不同区域上的人力资本状况。区域人力资本综合水平的差异性对区域经济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影响。2.期刊论文杨上广.吴柏均.章辉.YANGshang-guang.WUbai-jun.ZHANGhui长三角人力资本研究:一个区域经济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06,(9)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快速增长区域中的人力资本研究应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人力资本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态势、形成人力资本各种要素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典范,对于其人力资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3.学位论文于欣宜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天津市人力资本开发的政策建议2005长期以来,发展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期,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而人力资本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问题。该文从区域、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简要回顾了区域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研究的现状。综述了天津市近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及天津市的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造成不足局面的原因。集中介绍了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广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对天津的启示。接下来通过人力资本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分析,提出人力资本积累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保证。通过列举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做了简单的人力资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分析。以天津区域经济数据为例,建立相应经济模型继续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源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若干促进和保持天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建议,即:天津市应从创新人才资源管理运行模式、实施企业人才主体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市场体系、全力打造全球化人才信息港等六个方面全面推进天津市的人力资源开发,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4.期刊论文韩雪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文献综述-技术与市场2009,16(7)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模式.本文对一些学者就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5.学位论文应宏锋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模型和对策2006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不平衡性,尤其是东西部区域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的不平衡表现的更为突出,“陕西现象”和“浙江现象”就是其突出表现。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学术界历来存在不同的认识,并由此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政府在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中起重大作用,政府人力资本对政府作用的发挥有重大影响,政府人力资本开发积累的差异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密切相关。主流人力资本理论没有将政府人力资本纳入人力资本范畴,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政府“黑箱”化、静态化,也没有将政府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研究中,以致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不能合理解释经济转型国家和地区存在的大量经济现象。从理论上阐述清楚政府人力资本在整个社会人力资本中的重要作用,阐述清楚政府人力资本与科技人力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的关系,阐述清楚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既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和扩展,也能够为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提供新的思路,还能够为我国各级政府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政策参照。本文的基本思路是,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起政府人力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分析框架,并解释“陕西现象”和“浙江现象”形成的原因。之所以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是因为社会资本在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传导作用。虽然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路径,但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只能以间接的方式为主。政府人力资本间接影响的机理是,依托公共权力通过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方式构建和扩展社会资本,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和信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本、科技人力资本产生正向激励,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就不能论述清楚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全文分为四大部分、八章。第一部分是导论和理论综述,为全文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从理论上阐明了政府人力资本概念的依据、合理性、内涵、外延及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论证了政府人力资本与科技人力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的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着重分析了间接影响的路径,并建立了相关模型。第三部分是理论应用部分,通过比较分析陕西、浙江两省10年来的经济、人力资本状况,解释了政府人力资本的差异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也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观点。第四部分是对策和结论。本文研究中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归纳与演绎、比较分析与典型个案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政府人力资本既具有人力资本的一般特
本文标题: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5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