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参考文献①《信息资源规划(ERP)原理与应用》,杨尊琦、林海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②《ERP原理与应用教程》,陈庄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③《MRPⅡ/ERP原理与实施》,周玉清、刘伯莹、周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④《有效管理IT投资》,黄丽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ERP产生于美国,来源于理论?产生于实践?讨论:假设你是超市老板,会如何解决进货问题?你觉得超市进货与制造型企业进货考虑的因素有何不同?制造企业中常见的问题如何避免物料短缺和库存积压?如何准确及时地了解生产情况?如何管理供应商?如何及时作好财务分析?如何真正地发挥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和分析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经验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制造企业中实施计划、排产和协调控制各项不同的职能等活动的基本逻辑是一样的。制造业基本方程----MRP的概念公式A*B-C=DA=主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B=物料清单=用什么生产?C=库存记录=有什么?D=物料需求计划=还应得到什么?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MRP、MRPII、ERP基本概念第2章ERP的由来40年代的订货点法(OrderPoint)60年代的时段式MRP(TimephasedMRP)70年代的闭环MRP(ClosedloopMRP)80年代的MRPII(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90年代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2.1订货点法定义: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补充库存方法。基本原理:物料逐渐消耗,库存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到某个数值,剩余库存量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订货所需要的时间时,企业就要下达订单来补充库存,这个时刻的库存量称为订货点。2.1订货点法订货点安全库存提前期提前期订货点=单位时区需求量*提前期+安全库存最大库存讨论按订货点法建立的库存模型曾被称为“科学的库存模型”。你们觉得订货点法科学吗?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订货点的假设对各种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的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库存消耗之后,应被重新填满“何时订货?”是一个大问题自行车:零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物料的同时可用性同时需要的物料数服务水平190%281%559%1034.8%1520.6%2012.1%257.1%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的?其他假设…由于订货点法的理论错误,它已不是库存管理的主流方法。你有什么好的想法?2.2时段式MRP需求供应MRP独立需求-客户订单-销售预测-服务预测-安全库存非独立需求库存采购订单入库生产订单入库MRP和订货点法的主要区别:–区分了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通过产品结构将所有物料的需求联系起来。–对物料的库存状态数据引入时间分段的概念。MRP系统的前提条件主生产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物料代码(ItemNumber)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库存记录(InventoryRecord)物料清单的提出BOM是BillofMaterials(物料清单)缩写,它反映了产品的层次结构,即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和数量组成。根据BOM可以确定该产品所有零部件的需要数量、需要时间以及相互关系。从狭义上讲BOM就是产品的结构,即一件产品是有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物料清单BOMXA3C2BDIE2FI3GHMRP逻辑物料需求计划(MRP)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库存记录(Inv)MRP的逻辑原理图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MRP库存数据主产品结构清单BOM生产订单采购订单MRP的基本任务(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123456782025151230232333388-7-19-19712712712MRP的数据处理逻辑提前期=4时区毛需求量预计入库量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订货量计划订货下达时段式MRP的不足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等有关条件的约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讨论:集成的重要性,对学校的信息化提出建议。2.3闭环MRP闭环的两层含义:一是指把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系统。二是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有来自车间、供应商和计划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调整平衡。闭环MRP系统的逻辑流程图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能力需求计划CRP执行物料计划(加工、采购)执行能力计划(投入/产出控制)预测其他需求合同库存信息工作中心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可行?是否闭环MRP的特点–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如合同/订单等)。–物料需求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的运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采购与生产加工作业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闭环MRP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闭环MRP的局限性–制定计划只考虑到人力、物力条件的约束,没考虑到财力这一重要约束条件。–以往的MRP系统,仅仅涉及到了物流,而没有涉及到资金流。–缺乏资金管理的系统不能完成企业管理最终目的。2.4MRPII库存计算机资金MRPII的提出为了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W·Wight)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它的简称也是MRP。为了和传统的MRP相区别,我们通常称它为MRPII。MRPII的特点MRPII把企业中的生产子系统和财务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系统。MRPII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MRPII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因此,它也是企业上层管理机构的决策工具。MRPII的局限性(1)MRPII局限于对企业制造资源的管理,无法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集成管理。(2)MRPII局限于对单一企业的管理,无法满足集团化,多工厂协同作战,统一管理的要求。(3)MRPII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交互,无法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2.5ERPERP的概念由美国GartnerGroup公司于90年代初提出,至今尚无可被统一接受的标准。GartnerGroup通过一系列的功能标准来界定ERP系统:1、超越MRPII范围的集成功能如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生产方式的混合--离散和流程经营方式的混合--国内和国际生产、分销和服务业务的混合--技、工、贸一体化集团企业环境3、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控制和模拟能力决策支持绩效分析能力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SQLEDIERP即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的特点(1)ERP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经营,面向销售,能够对市场快速响应;包含了供应链管理功能;支持企业后勤管理。(2)ERP更强调企业流程与工作流,通过工作流实现企业的人员、财务、制造与分销间的集成,支持企业过程重组。(3)ERP更多地强调财务,具有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价值管理概念得以实施,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更加有机地结合。(4)ERP较多地考虑人的因素作为资源在生产经营规划中的作用,也考虑了人的培训成本等。(5)在生产制造计划中,ERP支持MRP-II与JIT(Just-In-Time)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的管理模式。(6)ERP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2.6ERP的新发展纳入PDM功能ERP与EDI的集成增加了工作流功能增加数据仓库DW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功能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问题和讨论思考题MRP、MRPII、ERP的含义是什么?MRP能够做什么?什么是制造业基本方程?ERP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ERP和MRPII有什么区别?
本文标题:ERP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