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范例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范例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范例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1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者施耐庵:施耐庵(约1296~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岁。2、作品《水浒传》:《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书过程故事原形:北宋末年宣和年间爆发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规模虽然不太大,但一度声势很盛,后来却接受了“招安“,也就是向官方投降,而宋江等人也最终被杀害。起义社会原因:《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黑暗腐朽体现:小说中具体描写的“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在其下面,有一大批贪官污吏,如梁中书、蔡九知府、慕荣知府、贺太守等。再往下则是地方上的土豪恶霸,如西门庆、毛太公之流。参考资料,少熬夜!人民群众在层层压迫之下忍无可忍,纷纷造反。而这种反抗更进一步促进他们走上造反的道路。作品价值(主题思想):《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在于它深刻的思想价值。小说把草莽英雄推进了历史舞台,写的是“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过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描绘了宋元之际的社会生活。作者以梁山一百零八将为重点,以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失败为核心,上至昏君佞臣,下至村野佃民,从城市到农村,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尖锐激烈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作者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抗暴斗争,通过英雄好汉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反映了这场斗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艺术特色:(1)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2)善於描写人物(3)情节引人入胜(4)人物性格的对比、多用对比手法(5)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个性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三、理清文章思路:1、理清情节。序幕(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2-5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6-9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教头山神庙复仇。2、分析文章线索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3、板书设计:逼上梁山↑杀死陆虞侯↑情节林冲接管草料场↑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林冲沧州遇旧知四、课文分析:(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1、林冲沧州遇旧知: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参考资料,少熬夜!什么性格特点?(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抗、软弱动摇。2、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1)、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方面(2)、买把解腕尖刀……“三寻”——当迫害在眼前时,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3)、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失去警惕性,反抗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3、接管草料场: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1)、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放松警惕、随遇而安(3)、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充满幻想4、山神庙杀敌: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当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时,他才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也只有到了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5、小结人物性格,引入问题: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福州格致中学语文组居李教学目的: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教学设想:参考资料,少熬夜!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写续编、作评价。教学重点:课文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通过对内容的细致分析,深刻了解林冲的内心世界,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学难点: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教学方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幻灯片:题图)1、本文以林教头手刃三贼、毅然决然走上梁山为结局,他蒙受奇耻大辱,历尽艰辛,倍受折磨,还险些丧命,这么一个武艺高强的血性汉子,他什么都忍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反而忍不下去了、奋起杀敌呢?学生回答1、本文写出了林冲性格的转变。学生介绍林冲到沧州前的有关内容。(幻灯片:故事梗概)二、理清总体思路全文分四个部分(幻灯片:段落提要)1、(1)、沧州逢旧知开端2、(2~5)买刀寻凶手发展3、(6~9)接管草料场发展4、(10~12)奋起杀仇敌高潮、结局三、展示性格转变(一)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作用是:①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正义感、狭义精神。②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是自己怒触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③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准备。明确: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较高地位,家庭小康,因此他对统治者抱有幻想,还幻想重返京师,夫妻团圆。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鲁智深身上又会是怎样情景?(幻灯片:参考资料,少熬夜!林鲁比较)也许又会重演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因为鲁达无牵无挂,他是从行伍提升为军官,地位不高;换成武松,也许会再现武松血溅鸳鸯楼一幕。(二)发展中写到陆谦密谋策划,林冲闻讯,买刀寻凶手,这部分林冲性格有何变化?明确:当迫害临近时,林冲也是有反抗意识,因此他识破陆虞候阴谋,立马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遍寻陆谦,说明他反抗性增强了;他寻不着仇人,也自心下慢了,复仇怒火冷下了,息事宁人、安份软弱又占了上风,这跟他原先的家庭地位有关。(三)品读重点段,随着情节进一步发展,林冲不仅没降杀身之祸,美差反而临头,接管了草料场,一生读p235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语言描写1、这段有没有语言描写?明确:有。“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屋外是灰蒙蒙的天、白茫茫的地,屋内有的只是火盆、锅子、碗碟等极简陋生活用品。面对此情此景,林冲会想到什么呢?明确:会想到东京时节日照融融,或拥裘围炉的情景;想到家中亲人的体贴和亲人的安危;想到使他流离失所的仇敌;想到„„这些念头中,他最关心的使“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冲对陆谦等人失去应有警惕,不思复仇,随遇而安的性格。2、紧接这个自然段,作者写: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座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护,改日来烧纸钱。”这句话表明林冲性格两个特点:明确:①对命运的担心与恐怖②身处绝境仍然幻想妥协求安的心理。分析动作描写3、从“盖”、“拽”、“锁”、“带”这几个动词,分析林冲性格。(幻灯片:尽职尽忠)明确:盖,林冲担心失火;拽,里门外门都拽上,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再加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来,还要加锁,甚至把钥匙带在身上才放心。这些表现了林冲忠于职守,苟安求生的特点;同时也说明草料场起火是他人所为的,责任不在林冲。4、这段哪个词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心情,由原先的怀疑转为安心?明确:信步分析细节描写5、关于花枪:①花枪是林冲的兵刃,表明林冲曾是80万禁军教头的身份。②花枪不离身(从天王堂带到草料场)表现林冲对敌人的警惕性。③最后用枪杀贼,花枪成了性格发展根本转变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标志。④杀贼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预示以后这支枪还有许多故事,林冲性格特点又将会有变化。6、关于酒葫芦:①为下文林冲买酒做铺垫。②酒葫芦也是一个标志,表明葫芦主人的身份,起码在酒店主人眼里是这样,林冲接受酒葫芦,标志他接受囚徒生活,并且安于囚徒生活。③课文最后丢下酒葫芦,说明他与这种囚徒生活决裂,标志他心理和性格转变,完成了由逆来顺受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幻灯片:飞雪挑枪)通过这几个自然段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林教头的内心世界,也培养了我们认真读书的习惯。(四)1、在高潮和结局部分,仍然写出林冲的兢兢业业,他还要亲手摸摸炭火是否熄灭;走时只带一床絮被,到山神庙权且安身,准备住一宿便要回来;见到草料场火起,首先想到的是救火,丝毫未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应该快逃。2、直到偶然听得真情,“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高太尉堵死了林冲所有生路,只留下地狱一条通道,林冲到了不在反中为人,便在刀下为鬼的危急关头,他轻移巨石喝道:泼贼哪里去,这震天动地的怒吼说明了林冲那迂回曲折发展的反抗激情一下子跳到沸点。先搠差拔、富安的原因是:差拔乃为金钱出卖灵魂,富安是陆谦帮闲,不必深咎;陆谦则不然,他买友求荣、出谋划策、认贼做父、落井下石,所以林冲要跟他细细算账,最后果断地把尖刀插向陆谦心窝。林冲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幻灯片:怒杀仇敌)3、大火满天、尸横脚下,林冲到此只有丢掉一切幻想,奋然向前。进的庙来,把葫芦里的酒全喝光,被与葫芦都不要了,提了枪,投东而去,写出林冲义无反顾的形象。(幻灯片:逼上梁山)四个部分小结:以林冲性格转变过程为线索,表现出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四、揭示重大主题明确:1、林冲这样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迫害人民的凶恶和残酷。2、林冲这样有地位的人在社会上都得不到安身,更不用说老百姓了,可见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火烧草料场,烧光了林冲的怒气和幻想,他终于在熊熊烈火中的到涅槃,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一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猛将。本文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幻
本文标题: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范例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57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