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第II部分外汇市场一、外汇市场概述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外汇交易所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活动最为频繁、场面最混乱、交易额最大的场合之一。教材中曾经这样描述外汇交易市场的忙碌情形:“挽着衬衣袖子的交易员看着屏幕,同时接听好几个电话,向同行喊着说话。他们在几分钟之隔的几个主要中心——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谈话,整个过程简洁而神秘:“What’sCable(美元/英镑汇率是多少)”;“50/60(买入价/卖出价)”;“Mine(我要了,成交)”;“Your(是你的了)”“Cable50/60,give5,take3(美元英镑买入价50,卖出价60,卖出500万,买入300万”;“tomnext(明日对次日掉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汇市场的交易是国际性的,24小时营业,而且价格在不断变动,交易额也十分巨大,这里的3或5就意味着3百万或5百万,而Yard则代表10亿。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伦敦每天的交易额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纽约和东京每天交易额也分别达到2500和1500亿美元左右。(一)什么是外汇市场简单而言,外汇市场就是指是从事外汇交易的市场,它基本上是一个场外交易的网络式市场。(二)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对外汇产生需求和供给行为的各种交易主体。这些主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客户究竟哪些人需要外汇呢?最先令人想到的就是进口商和出口商。的确,贸易的往来是产生外汇需求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进出口商也就是外汇交易的重要参与者。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每日进出口额的统计,发现进出口额仅仅占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的1/32,即3%左右。那么剩下的97%是由谁来参与了呢?旅游者与政府是另外两个产生外汇需求的群体。旅游者的情形比较好理解。而政府有时也会产生外汇需求,比如政府从国外采购某些订单,或者支付某种海外消费(如海外军队的花费)等。但这也不是产生外汇交易的主体。真正支撑起如此巨大的外汇交易市场的是形形色色的投资人或者投机者。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往往会在全球范围内到处调配资金以获取高额的回报,比如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或者间接投资等,有时也会简单的追逐某些国家的高利率,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外汇交易需求。投机行为也是如此。一些跨国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在持有大量外汇以应付日常经营需要的同时也会通过频繁的买卖从外汇市场的波动中渔利。这些机构包括非造市的商业银行、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机构与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等等这种投机行为使得外汇市场的交易变得更加频繁,波动也更加剧烈。而在从事外汇交易的主体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就是所谓的“造市者”2.造市者(银行)所谓“造市者”是指市场的创造者。当一个市场的交易者难以找到交易对手,或者搜寻成本很高时,市场上就会出现造市者。它同时充当商品的买方和卖方,并使市场交易得以连续进行。外汇市场就是这样一个交易场所,在这个无形的市场中,交易者可能会分散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当某个交易者在某一时刻需要买入一笔外汇时,我们也不能保证在此时此刻恰好有另外一个交易者需要卖出同种数量的同一笔外汇,而且价格还刚好合适。也就是说,外汇市场上搜寻交易对手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这一交易对手可能根本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造市者的出现才有可能使市场顺利的完成交易。因此,具有便利条件的跨国银行自然而然的充当了造市者这个角色。在全世界目前大约有200家以上的外汇银行充当“造市者”,而每天大约2万亿美元的交易量当中有95%以上是在银行之间发生,其中85%左右发生在造市银行之间,仅有5%左右是在银行与非银行客户之间进行。由于造市者既充当买方又充当卖方,因此造市银行会同时制定两个价格,即买入价和卖出价。注意这里的买入和卖出是相对于造市银行而言的,因此银行制定的买入价要低于卖出价,这其中的差价使造市银行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即它可以通过外汇交易来获取买卖差价。而对于非银行客户而言,他们只是银行制定的价格的接受者。然而尽管造市者在与交易者的外汇买卖中具有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的有利位置,但天下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赚取了利润的同时也意味着造市者承担了相应的汇率波动风险。由于造市者拥有大量的外汇头寸,所以当汇率波动时,其外汇敞口的美元价值是波动的,这一风险又被称为外汇的敞口风险。3.央行央行是外汇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其主要职能是在监督外汇市场的同时通过干预市场来稳定汇率。对于外汇可自由兑换的国家,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主要方式就是以买卖外汇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央行对市场的干预能力也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外汇储备。但有时中央银行的过度干预可能恰恰会成为其它国际资本的套利对象而产生更大的损失,因此现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问题也存在诸多的争议。乔治·索罗斯传奇乔治·索罗斯是一位匈牙利移民出身的美国企业家,其所创立的量子基金不仅使其成为亿万富翁,而且还因为挑起两次汇率危机而名噪天下。量子基金的成名战是1992年对英镑的狙击。英国于1990年加入了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但由于英镑被设定的汇率过高,导致1992年英国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民众的不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人们对英镑能否坚持当前过高的固定汇率表示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索罗斯决定主动挑起这场危机。这场赌局的细节极其复杂,但原理却异常简单。开始阶段索罗斯低调甚至秘密的积累信贷额度,这些额度允许它借到150亿美元左右的英镑并能够随意将这些英镑兑换成美元。在此之后,索罗斯大肆张扬,高调宣传他准备“卖空”英镑,并公开宣称他相信英国会很快允许英镑贬值。如其所愿,这一举动顺利的激发了其它投资者抛售英镑。此后索罗斯的攻击行动在8月正式拉开,几周之内英国花费了500亿美元试图捍卫英镑,但没有收到效果,9月中旬,为维护英镑币值,英国政府提高了利率,但这一做法又不能被民众在政治上所接受,于是三天之后英国退出了欧洲汇率机制,英镑开始自由浮动并贬值15%。索罗斯转眼之间斩获了10亿美元的资本收益。第二场危机便是大家熟悉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和“香港保卫战”。泰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其实面临着与英国类似的情形,即泰铢面临着贬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两种选择来避免遭到投机资金的冲击:一是立刻放弃固定汇率制,断了投机者的套利空间;二是采取任何可能的果断措施宣示誓死维持固定汇率制。但遗憾的是泰国政府却采取了观望,最终引来了量子基金和其它投机资金的围攻,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衰退。香港也遭遇了危机的冲击,而在此之前,作为被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奉为楷模的香港经济其实没有任何过错。但当临近的东南亚国家纷纷倒下后,人们开始质疑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1美元兑7.8港币)是否能够坚守得住。于是投机资金开始盯上香港。以索罗斯领衔的量子基金和朱利安·罗伯逊领衔的老虎基金开始对香港展开更凶猛的“双杀”行动:基金先是卖空股票,即借入股票变卖成港币,然后将港币抛售变为美元,同时大肆宣扬其抛售行为以期引起大规模对港币的抛售。这样他们实际上是在赌两件事情,一是香港政府顶不住压力宣布港币贬值,二是香港政府为了维持港币币值而提高利率。如果出现了前者,他们可以从汇市上获益,而如果是后者,他们可以从股价下跌中获益。这对于香港政府而言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香港表现得更加坚决,他们动用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资金(香港的货币局制度保证每流通中的7.8港元就有1美元作为储备),因此除了能兑换流通的港币外,还有部分剩余的资金被用来买进股票拉高股价,当然,这一做法必须与基金卖空的规模大体相当或更胜一筹。这样一来,“双杀”被彻底封死。各方投机者一方面认为香港可能没有如此雄厚的财力与其抗衡,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香港政府信守自由主义的承诺而不会对市场横加干预。在港府出手后,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曾对此大加指责,比如弗里德曼曾怒斥香港政府的举动是“疯狂”的,以至于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此后不得不到处游说,说服世界各地的投资者相信香港政府并没有改变自由资本主义的性质。因此对冲基金此时仍保留一定的幻想,希望香港政府在面临此压力下会放弃对市场的干预。他们对借来的股票进行了“展期”(推迟归还)并蛰伏下来等待变化。这时香港政府使出了杀手锏:制定新的规则,限制股票卖空交易。于是那些借出股票的人纷纷要求对冲基金归还股票,最终使得对冲基金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铩羽而去。而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里,汇率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制定和控制的,这就必然会出现国家定价偏离市场价格的情况,因而会导致外汇的黑市交易。事实上,国家制定的汇率与市场决定汇率的差别可能会反映国家的某些调控政策,比如奉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往往会倾向于低估本币的币值,这相当于对进口环节课税以补贴出口部门。尽管有时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低估汇率的方式来换取出口的增加实际上面临一个悖论:出口的扩大会产生对本币的需求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要维持原有的低估的汇率就必须要中央银行不断发行货币来满足对本币的需求,从而使得中央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社会上也会因此具有了太多的流动性资产,经济的增长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泡沫”。同时,本币升值的压力也会吸引更多的投机性资金进入该国,会使得这种泡沫增长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大,经济可能会因此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中央银行对外汇的监管与调节职能也就越弱。4.经纪商经纪商是外汇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它通常是在交易中起到媒介和代理人作用的金融机构。经纪商掌握着丰富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交易者安排相对有利的外汇交易,同时经纪商会向交易者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回报。从整个市场来看,通过经纪商进行的外汇交易在整个市场中的比重正呈现出下降趋势。以伦敦外汇市场为例,1986年这一比重为43%,而1995年这一比重下降为35%,而且集中于少数几种主要货币的交易,(三)外汇市场的货币分类外汇市场上交易的货币可以分为三类:1.主要货币主要货币的特点是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对单笔外汇交易的金额没有限制,远期市场上的有效期可以达到5年。美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等都属于外汇市场上的主要货币2.次要货币次要货币的特点在于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但单笔交易的金额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单笔外汇交易的价值接近5000万美元时,交易往往难以达成。在远期市场上,交易期限一半不超过1年。期限相同的情况下,交易成本高于主要货币。而要判别哪些货币是次要货币,除了根据以上一些特点以外,有时还要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3.奇异货币奇异货币特点是在即期市场上可自由兑换,但可能会受交易量的限制或受政府的干预。远期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当高,因此有时没有远期市场。奇异货币起源于远东、包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货币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货币。(四)全球主要外汇市场目前全球主要的外汇市场有如下几家,这些外汇市场有着各自的特点,如在交易的货币类型、汇率的标价方式,交易的品种,中央银行对市场的干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国际外汇市正是这些市场通过现代的通讯方式联系而成的庞大市场体系。1.伦敦外汇市场(交易时间是北京时间17:00-次日1:00。)(1)市场地位伦敦外汇市场是建立最早的世界性的市场,是久负盛名的国际外汇市场,它历史悠久,交易量大,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电子通讯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镑作为国际储备与国际贸易支付手段的地位被美元所代替,而且从40年代英国就开始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制,但由于伦敦银行界在外汇交易中的丰富经验和完备的机构,它仍保持着世界性外汇市场的中心地位。根据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外汇交易报告称,截至2007年4月,英国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所占比重由2004年4月的31%上升到34%,升幅主要来自机构代理、投资银行及对冲基金业务,上述三方面业务的快速增长对伦敦保持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同期世界其他金融中心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美国由19.2%降到16.6%,日本由8.3%降到6%,德国由4.9%降到2.5%。英国外汇交易主要集中在伦敦金融城
本文标题: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6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