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202023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精编4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2023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精编4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一篇】华容县北景港中学现有教学班15个,教职工96人,学生739人,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各种功能教室一应俱全。信息化建设基础方面,20兆宽带网络进了校园,每个办公室和教室都有网络接口,并且都能够上网;每个教室都装有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每个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建立了拥有一整套设备的多媒体教室,有1个学生计算机室,台式电脑50台,本期为教师购置手提电脑78台。学校现有教师75人,98%的教师具有信息高级技术证,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教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4%;中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教师45人,占60%,57%以上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教学。认真落实《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建设规划》,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作为参考资料,不熬夜2/20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凸现出巨大优势。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工具,发挥教师利用信息化应用技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和管理创造必要而充分的条件。(一)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圣桂成员:戴昱、施湘平、夏勇、蔡君发、唐创、钟磊彬向阳、王大伟、肖必星、姚建民、薛为宏、张梦阳。专家指导小组:县技术中心技术员(二)工作小组:(1)管理应用创新推动工作组:施湘平:负责全面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唐创: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领信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和学校管理平台”等电子oa管理系统的建设。协助人员:张梦阳①平台模块数据的上报,平台新增模块及更新学校各类基本数据②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管理。含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培训及心得体会、工作成绩、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教学参考资料,不熬夜3/20课件等教育资源。③各项制度的收集整理(制定《北景港中学教师信息化应用考核细则》),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电子化管理和质量监控(电子备课的指导)。④建立教师试卷分析系统。⑤加强教师培训。在“领信教育”平台上开通教师技术培训专栏,分层次对教师进行操作系统、常用软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使用等培训,内容以信息化理念、教师岗位技能、资源利用、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为主。(2)教育教学应用创新工作组:肖必星: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网站教学教研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张梦阳、洪权遇①由学校优秀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②有效利用“同步课堂、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开展网络教学教研活动。③开辟“同步课堂”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各学科教研组空间,负责收集、整理、审核、上传学科资源。钟垒彬:负责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资源的收集。①加强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各种网络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网上主题征文活动、网上主题征画比赛、学生网上论坛、网上板报、班标等各类班级评比活动。②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施“家校沟通”服务,使学校为参考资料,不熬夜4/20学生家长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顺畅的服务。同时设立“亲情电话”“绿色电话”为留守学生与父母沟通服务。(3)服务应用创新工作组:夏勇:负责硬件建设和经费筹措、后勤管理资源的收集。协助人员:姚建明王大伟: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协助人员:薛为宏向阳:负责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五、建设内容和步骤1、通过市县级信息技术培训考核的教师占总数的95%以上、通过送培和校本培训实现。2、通过送培方式使网络管理员和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均须通过教育局的专业培训后上岗。3、高起点建设校园网络,使校内主干速率达到20mbps,桌面终端连接速率不低于独享2m。4、采用宽带光纤连接互联网。5、建设具备以下功能的校园网,连接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并在每个教室和办公地点,以及校内其他公共场所均设有网络终端。(1)能够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如:internet连接访问代理文件传输web浏览通过上级教育信息网中心网站建立电子邮件系统参考资料,不熬夜5/20校内bbs和chat在市或县教育信息网上设立主页和虚拟空间(或主机托管),并保持更新维护。(2)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校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行政管理:包括会议管理、单位日程管理、公共信息发布、政务信息发布、政策法规查询等;人事管理:管理和维护单位的人事信息等。学籍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学籍注册、奖惩管理、分班管理、升级管理、统计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模块;招生管理:招生计划、入学报到等;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课表安排、补课调课等;考试管理:考试安排、补考安排、成绩管理与分析等。(3)建有图书自动化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期刊的采购、编目、流通和查询、检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电子阅览室: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购置的各种光盘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同时可以上网浏览;(4)具有电子教学实施系统功能大部分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网络备课与授课系统:建立以学校教学软件和课件素材等构成的本地化特色资源库,为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提供便利条件,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学校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积累、优参考资料,不熬夜6/20化机制,为学科整合提供平台基础;(5)建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提供网络化平台,让教师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络上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和设备,可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6)与学生、家长、社区沟通的平台建设采用“领信教育平台”方式,实现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信息沟通。(7)以“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为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站。6、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须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网络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制订一系列保障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使用的管理条例。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二篇】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到20xx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参考资料,不熬夜7/20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1、20xx年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两个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参考资料,不熬夜8/20平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1、具备用于辖区日常业务管理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参考资料,不熬夜9/20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平台的条件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3、windowsserver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市级平台可采用sqlsever数据库)、net平台;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一)经费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二)人员培训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参考资料,不熬夜10/20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四)职责分工1、县卫生局(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参考资料,不熬夜11/202、县疾病控制中心(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
本文标题:2023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67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