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找骆驼》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找骆驼》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1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评议、朗读)二、定向。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三、自学。第一台阶: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3.说样子。(1)左脚跛。(什么叫跛?)(2)左驮蜜,右驮米。(什么叫驮?)(3)缺了一颗牙齿。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第二台阶:说说,练练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第三台阶:分析,朗读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学生答:课文里没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2.破浅?跛晃左蜜右米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1)不紧不慢地读参考资料,少熬夜!(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指点是指什么?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走失)四、指点。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六、差异作业。1.课后填空,抄词。2.表情朗读。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三、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2、学习课文19自然段。(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5)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6)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参考资料,少熬夜!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第二层是重点。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过渡)但是光靠仔细观察就能知道骆驼的情况了吗?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课文中没有具体写,这就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学懂的地方。老人看到右深左浅的脚印,怎么想?看见路的右边有米,左边有蜜,又怎么想?这两片树叶(出示图),哪一片是缺了牙的骆驼啃过的?为什么?用因为看见所以知道的句式说说老人为什么能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6)第二层讲的是原因,第三层将骆驼该怎样去找,说的不是同一内容,而是另外起了个头,中间用什么词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7)朗读这段话。4、作业:略。找骆驼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准文中加拼音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表现的不同心理。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络驼和特点。4、感悟“用心观察,就能有所发现”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同学互相提问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自由读、分段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引导学生对老人观察到的现象和判断的结果作对应分参考资料,少熬夜!析,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发现的乐趣,学会具体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仔细思考,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重点难点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理解老人是怎样由观察到的现象推知骆驼的特点的3、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骆驼这是什么?介绍骆驼。2、骆驼是沙漠之舟,人行走在沙漠必须靠骆驼,可是一位商人却丢失了一只骆驼,可着急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来找骆驼。板书:找骆驼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跛驮着蜜愤愤地说啃过究竟不紧不慢愤愤是什么意思?跛又是什么意思?2、自由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骆驼。三、聚焦“特点”这是1篇略读文章,咱们看看学习提示教我们要读懂哪些问题?读提示。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1、自由读1—8段,划一划。2、交流:板书: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缺了一颗牙齿(1)我们从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中知道了骆驼的特点。那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对话。自由读。(2)分角色读(3)男女生分角色读3、商人以为一定可以找到了骆驼了,可是老人说:——这时候,商人——四、聚焦“推测”1、那老人到底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个别读第10段。2、板书老人看到——,知道——。理解:跛表演左脚有点跛观察图片掉落的蜜和米;树叶比较:哪张是骆驼咬过的3、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参考资料,少熬夜!判断)4、句式:老人之所以知道(),是因为看到()。因为老人看到(),所以知道()。5、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究竟换一个词语。(到底)五、聚焦“结果”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里看出来?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3、齐读六、拓展延伸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帮助商人找到了骆驼。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也做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像老人一样,去观察、去发现,下节课,我们就去交流我们观察中的发现。七、作业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把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下节课交流。《找骆驼》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找骆驼教案4学习目标:1.认识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教学过程:-、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3.讨论提纲3题。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五、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七、板书设计6找骆驼参考资料,少熬夜!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仔细观察分析判断)教案点评:这是1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做适当点拨;教师也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上。该教学设计示例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上还是有些不够。
本文标题:《找骆驼》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8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