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金问题
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金问题《金融电子化》2006年第7期文/刘世平申爱华田凤1988年公布的《巴塞尔协议I》中,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了一套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性标准,规定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要求,这一措施经过国际金融界多年的实践证明有效地抑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在新巴塞尔协议中仍然保留了原来的资本定义以及8%的最低要求,但改变了风险度量方法,不但使得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公式分母中的信用风险度量更趋精密,而且加入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并把这一最低资本要求确定为新框架的第一支柱。一、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主题: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是一个用来衡量金融机构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相对而言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相对于旧协议而言,新协议用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的规则鼓励商业银行在坚持审慎性原则和具备充分数据的条件下,使用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和风险度量工具。这样更有利于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更精确、更灵敏地区分风险大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现代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资本充足率是现阶段银行取得从事跨国金融业务公认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各国银行资产状况和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商业银行进行考评时参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筹资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正因为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的重要性,巴塞尔委员会把最低资本要求作为新协议的第一支柱。监管当局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制定并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标准、方法和行动称为资本监管。在当今国际银行业中,资本监管已经成为当局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二、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几起国际银行的倒闭事件,银行界便逐渐认识到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对于银行经营的极端重要性,注意力也逐渐投向银行界内部的风险管理。1988年巴塞尔协议第一次明确了以风险为本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框架,即不同客户有不同风险,需规定不同的风险权重。在当时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1988年的资本协议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资本充足率是一种特殊的“杠杆比率”,它不是简单地用会计资本除以总资产,而是用监管资本除以风险加权资产。所谓风险加权资产并不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而是将资产根据风险的大小进行加权后得出的结果,风险越高,权重越大,需要准备的资本越多。除了要考虑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还有考虑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这样计算出的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和衡量一家银行风险水平和利用自有资金抵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股东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应地存款人的风险就越小,而银行监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存款人利益,在这一点上资本充足率反映的内容与监管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资本监管能够鼓励商业银行将资本配置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识别、度量和控制风险的水平。从宏观角度讲,资本充足率总体水平还是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重要指标,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面简单地提到了资本充足率水平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就越强。因为资本充足率只是衡量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时的偿还能力,却不能保证银行的经营中不会出问题,而风险管理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当银行出现问题时能够保证支付,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尽可能有效地监控,保证银行出现重大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资本不足固然是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未来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但风险管理的薄弱却是根本问题,资本不足只是结果与表象。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要解决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短期内虽然通过政府注资、不良资产剥离、重组上市和发行次级债等办法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而言,商业银行还是首先要加强内部的管理,重点放在保全和保养好“造血”的功能上,而不能仅仅只靠外部的“输血”来维持。换言之,风险管理薄弱是中国商业银行的病根,资产质量不高和资本不足只是病征。要扫除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未来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就应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管理不善的问题。当然,对于迫切需要达到新协议要求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充足的资本金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也是银行抵御各类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如何充分领会新协议的要求,正确计算资本充足率是当前一段时期各个商业银行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三、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考察,实际上就是考察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并通过确定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以及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适应的资本持有量来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新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金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构成,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比率的最低目标为8%,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而附属资本总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总额的100%,次级长期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坏账准备金最多不超过风险资产的1.25%。根据新协议的定义,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总风险加权资产资本金要求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总风险加权资产核心资本金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附属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总风险加权资产附属资本金要求附属资本充足率=(1)分子部分在资本充足率公式中,分子项是银行的资本金。其计算公式为:资本净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其中核心资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利润分配等,附属资本包括呆帐准备、坏帐准备、投资风险准备金以及次级长期债务等,资本扣减项部分指从事银行业务金融活动的附属机构的投资和呆账损失等。(2)分母部分资本充足率公式中的分母部分统称为风险加权资产,代表银行风险的计量指标。新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修改主要在于修改了分母的包含内容及其计算方法,一是大幅度修改了对旧协议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在原有的标准法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内部评级法的初级法和高级法;二是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即操作风险将作为银行资本比率分母的一部分。这些新方法完善了银行对风险的评估,从而使计算出的资本比率更有意义。新协议中计算公式为:12.5)(×++=操作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风险加权资产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按照新协议中提出的标准法或者IRB法进行计算;市场风险的资本金要求仍然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5年给出的基于VaR的内部模型,在新协议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动;对于操作风险资本金新协议给出了渐次复杂和敏感的三种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度量法,并提出将来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损失分布、业务类型和风险种类逐步实行操作损失分布法。损失分布法的目的也是要通过对操作风险VaR的估计确定资本要求,使对监管资本的计算更加精确。(3)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架构。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分子比较简单,只要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各个项目加总即得到监管资本。分母的计算则比较困难,以信用风险为例,如果用IRB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需要银行估计违约概率甚至违约损失率,不但需要大量历史数据作为支持,而且对建模水平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市场风险资产的计算也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概率统计知识;而操作风险的计算其难点更是在于难于量化各类人的行为以及系统的失误等因素,其定量化目前还多处于研究阶段。图1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架构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从国际情况来看,2004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52%(郭兰,扈照轼,2004),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盈利能力不强,一直靠财政拨付的信贷基金来补充资本金等情况,其资本充足率水平与国际先进的大银行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差距。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3年年末,中国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7.35%,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6.13%。究其原因,一是资本结构不合理,核心资本相对较高,附属资本数额明显偏低;二是贷款业务不规范,银行需要依靠不断吸纳储蓄来解决资金流动的需求,而储蓄的增加又引发了放贷的要求而导致大量风险资产增加;三是制度安排不完善,银行机构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问题,财政部于1998年定向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由国有商业银行用1998年降低法定准备金后一次性增加的可用资金购买,从而使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接近甚至超过8%。1999年10月中旬,为了集中管理和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历史遗留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不良贷款,我国政府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资产。到2003年9月剥离不良资产14000亿元,回收现金86116亿元。2004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450亿美元注入到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以补充资本金。2005年4月21日,新华社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后的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包括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资本金,使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超过8%。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本监管框架,缩小我国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的差距,逐步实现我国银行监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在许多方面借鉴了新协议的内容,将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和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在内;在信用风险资本要求计算方面,合理确定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并对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不合理的规定进行了调整;但是该办法并没有明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五、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来看,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加大分子,即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二是减小分母,即减少风险资产的数量。(1)通过上市增大实收资本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吸引境内外资本加入,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一方面广泛筹集资金,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改革可以提高资本运营安全、分散风险。目前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银行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在香港市场上市的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还有新近上市的中国银行。今年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也准备在香港上市,交通银行也有在A股市场上市的打算。从2005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除交行、建行因为刚刚募集资本金从而达到11.2%和13.57%的稳健水平之外,其他几家银行大多靠近8%的底线:华夏、浦发、民生的该项指标分别为8.23%、8.04%、8.26%,招行略高,为9.06%,而深发展则只有3.70%,虽比上年末有所提高,但离监管要求相差甚远。从总体上看,上市银行仍然面临着扩充资本的压力。(2)提高盈利水平通过利润水平的提高来增加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又一途径。商业银行要由盲目追求贷款规模转变为资金高质量、高效率的运用;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现代集约式管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竞争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有效业务形式。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花旗、美洲等大银行则高达80%,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足5%。来自7家上市银行的年报信息表明,2005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华夏银行实现净利润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2%;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增长32.58%;浦发银行实现净利润24.85亿元,同比增长28.78%;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39.3亿元,同比增长25.01%;而交行因享受税务优惠,净利润更是取得了从16.04亿元增至92.49亿元、上升4.77倍的业绩。深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净利润为3.52亿元,比上年仅增长19.40%,建行剔除重组改制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后的净利润比上年增长16.9%。从年报数据分析,目前上市银行净利润收入的大幅增加依然主要来自于业务规模的扩大,但总体来说,上市银行已经部分达到提
本文标题:新巴塞尔协议的资本金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