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实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2、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体会家庭亲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4、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学会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2、懂得感激父母。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父母的疼爱》等)、亲情树及纸做的树叶、道具(爸爸用的茶杯、报纸等,妈妈用的围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篮球、吃的食物、喝的饮料等。)、每人一张亲情卡。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小朋友,有一首歌,我会唱,你会唱,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唱出了每个孩子的心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灵。(音乐声起《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心去感受一下父母的疼爱。齐读课题。(二)回忆疼爱——亲情故事会1、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父母疼爱自己的事2、四人小组交流。3、亲情故事会。(课件出示提示语)、每当我生病时……、每当我------时……、每当我------时……、每当我------时……(三)。体验疼爱——亲情表演会刚才我们开了亲情故事会,现在大家愿不愿意将刚才的故事编成一个小剧本来演一演呢?(课件出示演出提示):每当餐桌上有好吃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每当我生日时……有一次生病了……有一次天突然下雨,而我又没带伞……2、小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3、家庭剧场。教师随机采访。(四)、深化认识,学会回报1、父母为我们辛勤付出了这么多,作为他们的孩子你又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内容):在爸爸妈妈吵架时……在爸爸妈妈生病时……在爸爸妈妈劳累时……在爸爸妈妈忙碌时……2、学生任选一个题目,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会怎么做?”(五)深化情感,亲情绽放1、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下面我们就用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们对父母的一份敬意吧!(大屏幕显示《父母的疼爱》)爸爸妈妈你们是树,我是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朵花、一个果。是你们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在你们的疼爱下,我一天天快乐幸福地长大……2、读了这首诗,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吗?请你选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在心型的亲情卡上。(六)小结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都充满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大家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也做一棵这样的亲情树。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做一件事,你就在大树上贴一片树叶、一朵花或一个果,争取早日让亲情树枝繁叶茂。最后老师祝大家在父母的疼爱下茁壮成长、天天快乐!孩子们,我们也一块儿来祝福爸爸妈妈:(生齐念)祝爸爸妈妈天天快乐!小学思想品德教案2教学目标: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2、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3、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4、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参考资料,少熬夜!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1、采访自己所在社区的一位劳动者,观察、了解他的工作,并拍下他的照片。2、搜集辩论资料。3、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专访和调查,完成调查表。课时目标: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2、认识社区干部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3、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录像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展示社区早晨的资料,教师导语:社区的一天开始了……待学生看完,老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想说什么呀?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社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老人们在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去学。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这儿居住着许多人,还有很多人在为社工作,他们都是——可爱的社区人(揭示课题)。二、认识干部,了解职责1、在我们的社区里,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有许多人在默默为社区工作他们辛勤地劳动着……2、猜一猜:出示照片《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社区什么干部呢?结合照片播放录音绍,并出示文字。3、观看录像《采访社区干部》,教师提问:我们的社区里,除了这些干部,你知道有哪些干部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社区需要这么多社区干部啊!三、故事交流,感受情怀1、故事屋: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学生自由读。2、全班交流: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3、我们生活的社区也有很多许多这样的好干部,请你也来夸一夸!4、教师小结。四、组织辩论,深化认识1、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工作。当前,我们小学生午间和下午放学后家里常常没人照看,都是由学校来承担的,那么,这些管理工作是否也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呢?(出示辩题)参考资料,少熬夜!2、组织学生按观点分成两队。两队围绕自己的观点自由讨论,组织相关材料。两队各派代表发言,其余同学可以为自己一方补充,并阐述理由。3、小结。小学思想品德教案3认知:1.知道人人都应该爱护花草树木。2.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情感:1.喜爱花草树木。2.愿意爱护花草树木,以爱护花草树木为荣。行为:爱护花草树木,做到:(1)不摘花;(2)不踏草坪;(3)不折树枝,不摇小树。教学重点:爱护花草树木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爱护花草树木。教学难点:爱护花草树木的道德意义。教育过程:一、想一想(使学生懂得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出投影片(“想一想”中图1、图2)1.小组交流:下天,人们为什么喜欢到树阴下?人们为什么喜欢到公园去玩呢?2.小结:大树的枝叶就像一把大伞,为人们遮荫,树下不仅凉快,而且空气新鲜。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很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使人心情愉快。3.想想:你们都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花草树木?出投影片(没有花草树木的“想一想”中的2幅图)1.讨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花草树木会怎么样?2.小结:夏天人们就无法到树下去乘凉,我们的环境就不美了,而且空气也不新鲜,所以说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可以美化环境,有益人们的健康,使人精神愉快。师: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板书:我爱花我爱草过渡导语:那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呢?大家看二、学一学(使学生知道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出示课件:(场景一、二)1.说一说: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如果你是花儿,你会怎么说?听录音(花儿说的话:“请不要摘下我,我要向更多的人微笑”)参考资料,少熬夜!请你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板书:不摘花2.小结:花儿可以美化环境,使人心情舒畅,不能因为自己喜欢花,就去摘花,影响大家赏花,爱花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出示课件:(场景三)1.同桌互相说说(1)这个小朋友想干什么?(2)如果你是小树,你会怎么说?听录音(小树说的话:“请不要折我的枝条,我要长成大树,让更多的人乘凉”)(1)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板书:不折树枝(2)为什么不能折树枝,爱护小树还应该怎样做?板书:不乱摇2.小结:树木可以为人们遮荫,让人们乘凉,还可以清新空气,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就去损坏树,影响树的生长。破坏小树是不讲公德的行为。出示课件:(场景四)1.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1)这两个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他们应该怎样做?板书:不踏草2.小结:小草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想玩,就影响小草生长,这多不文明呀!1.说说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2.小结:爱护花草树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过渡导语:现在大家知道怎样爱护花草树木了。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对不对。三、评一评看书1.请在你认为做得对的同学下面画“√”同学判断对错2.请同学说说做得对的同学好在哪?做得不对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四、议一议(深化遵守公德的教育。)师:在公园里,小海摘花,小新折树枝,小生踏草坪。大家都说他们做得不对,可他们都说(听录音小海说:“我只摘了一朵花。”小新说:“我只折一根树枝。”小生说:“我参考资料,少熬夜!只踩了一点小草,有什么关系。”)1.讨论: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2.小结: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我破坏一点儿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做,就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爱护花草树木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爱护一朵花,一根小树枝,一点小草做起,这也是一个人讲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现。五、儿歌总结:1.读儿歌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乱摇。花草树木是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好。2.提问:读完儿歌你记住了什么?1.师: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它可以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精神愉快,所以人人都要在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要折树枝、不摇小树,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让我们都来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爱护花草树木吧!小学思想品德教案4教学内容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2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人们服饰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们怎样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智育目标]: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知道服饰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变化;知道什么是不文明的生活陋习。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可以是文章、采访记录,故事,图片,实物)1、了解服饰的学问。2、搜集一些传统服饰的故事和传说。3、看视频资料,懂得服饰文化的差异。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设计小组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的本领。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做鞋子,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改变了远古时代穿树叶、披兽皮的习惯。服饰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衣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服饰。(二)衣裳的传说介绍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的故事。(三)绚丽的丝绸1、师:早在四千年前,勤劳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若云霞的丝绸。当中国的丝绸运到西方,传到古代的罗马帝国时,那里的人们看到五颜六色、灿烂夺目的丝绸,赞不绝口,当地的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丝绸衣裳为荣。2、请学生边看图边介绍丝绸的生产过程。(四)不同地域的服饰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看,中华服饰多姿多彩,形式各异。但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在服装上又有着共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同小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老师把问题打在了屏幕上,同学们可以看一下)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北方地区因为很冷,人们穿的衣服很厚,南方地区因为很热,所以人们穿的衣服很薄。从北到南,人们的衣服由厚变薄,那么你们知道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吗?小结:回答的很好。(点板书)由此可见,不同地域,由于受气温的影响,人们的服装都各不相同。因此居住在祖国各地的汉族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服饰。大家请看(出示幻灯片)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服装吗?(北方)那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当地的人都穿着什么呢?当我
本文标题: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79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