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赵萍摘要:商业信用销售是商业交易与信贷交易的有机统一,商业信用销售是尚未被挖掘的社会资源,目前商业信用销售总规模较小,贷款提供机构单一;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微观基础薄弱;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旺盛,电子商务行业后来者居上;公共征信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信用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没有覆盖全国的大企业。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发展商业信用销售,应培育信用销售市场需求,扶持市场主体;填补信用销售法律空白,完善行业标准;明确服务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信用服务行业协会;推动征信系统开放,规范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完善两种信用联接机制,探索交易数据交换系统。关键字:商业信用;销售;扩大内需;征信系统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但是,它既不等于实物借贷,也不是贷出商品、收回货币。商业信用包含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商业信用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受信方和授信方都是企业;另外一种是企业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一、我国信用销售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商业信用销售总规模较小,贷款提供机构单一。发达经济都是典型的信用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瓦尔特·克奇曼将美国的信用体系喻之为“美国经济活力的秘密成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商业票据结算已经达到企业活期存款年末余额的3300倍。目前,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虽然银行信用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业信用销售对GDP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金融部门。据测算,商业信用销售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就平均增加2498万美元;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仅增加1831万美元。此外,大多数国家的信用总规模都高于其GDP,而且增长速度也比GDP快。美国信用总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是GDP的1.5倍以上,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在美国的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80%以上,信用销售对美国总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巨大。美国居民消费信用余额增长保持了50年,以年均12%的速度快速增长,1999-2006年消费信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6.19%上升到21.2%(如图1所示)。2007年贷款总额达到25519亿美元()。图略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我国信用销售规模与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尚未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的内需不足。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赊销账款回收困难,形成了大量不良债务。目前,国内企业70%的账款逾期天数在60天以上,远远高于国际上平均30天的水平。坏账过高,拖欠成风和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严重紊乱,导致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商业信用销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据测算,我国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每增长1亿元人民币,拉动GDP增长4753万元;商业信用销售规模每增长1亿元,GDP反而下降8852万元。国外的信用销售贷款机构种类较多。在美国,提供消费信贷来源的有商业银行、信贷公司、信用合作社组织、互助储蓄银行、储蓄和信贷协会、工业银行、百货零售公司、当铺等。除了占最大市场份额的商业银行以外,美国的财务公司在消费信贷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通用汽车承兑公司、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及福特汽车信用公司。此外,美国的一些非金融企业,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从事一部分消费信贷业务,向商品和服务的个人购买者提供赊欠便利。在日本,除了商业银行提供消费信用,还有一些从事贷款业务的中介公司,主要面向工薪阶层提供消费信贷。各类专门的信用供给机构在法国有着重要地位,在特种消费品买卖中超过80%的贷款是由银行以外的信用机构提供的。图略我国的商业信用销售贷款的提供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目前提供小额消费贷款的机构才刚刚起步,信用提供机构少,覆盖面较窄,在市场上的影响较小。零售行业不断探索信贷新模式,打破银行垄断消费信贷的局面。2008年,日本永旺集团发行赊购卡,是商业信用在零售领域的变身;捷信中国公司在零售商处设立销售代表,为消费者直接提供信用贷款。这些虽然是对现有的金融信用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但是目前仍未形成商业信贷提供者多元化的局面。(二)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微观基础薄弱。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的较大企业中都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一方面负责评估客户的商业信用状况,一般不与没有资信记录的客户打交道,另一方面也随时关注自身的信用状况,避免在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信息。在日本,企业通常和“日本贸易保险”签署保险合约,自己选择保险的项目,并按规定交纳保险费。一旦遇到货款不能回收的问题,就可以向“日本贸易保险”申请赔付。国外大公司还常利用“锁箱系统”提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企业要求客户把付款支票寄到邮局编号的信箱,然后授权提供锁箱服务的银行开箱收取,银行处理完支票后会直接存入企业的账户内,节省了邮局寄往企业的邮寄时滞和企业财务会计处理的时滞。通过这种锁箱系统企业减少2-4天的应收账款回收时间是很容易做到的。很多企业还会利用一些评估模型来推算客户的信用,确定信用期限,如净现值法、巴萨利模型、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等。美国的许多公司都有这样的信用管理软件,从债权开始成立起,就会根据在贸易中赊销期限的规定、逾期时间的长短自动向客户发出催款信函或更强烈的信息。一些公司自债权开始成立,就对债权管理进行外包,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就交给了专门的收账机构去负责,比如ABC公司就提供很多全球知名公司委托外包的应收账管理服务。除了内部信用管理系统之外,企业一般都会主动向征信机构提供自身数据信息。美国企业都是主动向邓白氏发送能反映自身信用状况的支付、还款等信息,在邓白氏数据库系统中不断完善本企业的信用档案,以此向外界展示企业商业信用资质。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信用管理意识、信用培训不够;财务报表不能按照国际通用准则做,不愿意向其他机构公开本公司的信用资料;在交易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调查,客户信用档案不健全、更新不快,较少使用信用管理工具。目前,我国只有17.6%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其中,我国大型企业信用销售管理好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国内500强的很多企业一般都建立了信用风险制度,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与大型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销售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由于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的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完善,主要由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承担,而且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两个部门却往往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结果导致坏账比重不断上升,企业的信用管理重点落在“追账”问题上,信用管理部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旺盛,电子商务行业后来者居上。网上交易,信用最关键。电子商务提供商利用已有的交易数据和信息,较好地解决了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用问题。电子商务的信用管理平台包括:第一,中国第一个网络信用管理体系——“诚信通”计划,为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网上贸易服务,并对使用该服务的对象进行第三方认证机构核实认证身份。第二,保证货款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委托人提供公正、诚实、有效的信用信息服务,它们可以是交易的中间人,也可以是交易纠纷的公证人和信用等级的授权人。支付宝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第三,发挥信用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为每一个诚信通会员和中国供应商会员设立了独立的信用档案,企业会员在申请贷款的时候,前、后台信息都将经组织整理后递交给阿里巴巴的合作银行,银行将参考阿里巴巴提供的信用档案,在给申贷企业评估时,企业的信用档案会严重影响到银行对其的评估结果。第四,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有机链接——网络联保,只要3家或3家以上的“诚信通”会员企业积累了一定年限的诚信档案且没有不良记录,通过阿里巴巴网站发起并最终组成一个联保共同体(联合体)共同申请贷款,就有可能获贷。工程机械行业对商业信用销售的需求旺盛。工程机械行业单个产品的销售额较高,对商业信用销售的需求比较迫切,工程机械行业的商业信用销售发展起步早,但因信用环境的限制,商业信用销售整体发展缓慢。由于我国金融的发展进度,融资租赁一直未进入工程机械领域,银行按揭是供应商运用的主要的信用销售方式。从销售历程来看,工程机械企业经历了从销售产品为主到销售服务为主的转变过程,显示了工程机械行业对信用销售的旺盛需求。2007年,我国工程机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为了增加销售量,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已开始尝试采用信用销售的方式来扩大产品销售。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信用销售方式有分期付款、银行按揭、以租代售和融资租赁等四种形式。目前,全球近1/3的设备投资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完成的。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在美国为33%,在德国为18%。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只有2%左右,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四)公共征信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世界各国的征信体系发展,逐步形成了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两种经营管理模式。其中,公共征信是指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信息系统。其主要特点有四点:一是覆盖面较广;二是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作为系统的管理者;三是实际运作大多为非营利性;四是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也主要限于金融机构。公共征信模式以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为代表。欧洲征信系统是由私营征信局和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组成的。私营征信局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属于中央银行管理,主要收集银行信贷信息。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三级征信体系,但是由于信用数据一般仅限于征信部门内部使用,信用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截止到目前,我国的信用数据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自己的资料数据库,如工商注册数据库及工商年检数据库、法院诉讼数据库、人民银行的企业还款记录数据库、企业产品质量投诉数据库等,这一层次的数据库可称为政府信用数据库。这是当前中国最大、最全面的数据库。这些部门大都是以条条为主,都建立了与全国各自系统联网的信用网络,并且相互独立,信息只为各部门自身的工作服务,对外披露有严格的规定,基本不对外共享。第二层次,是行业协会或商会的行业信用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已由各行业商会、协会自行建立,以自愿和互换的原则运行,并已经开始了信用销售试点工作。据统计,现在已有96家行业协会开展商业信用销售试点,共涉及企业约几千家。第三层次,征信机构信用数据库,由专业的资信调查公司、信用评估机构建立,面向市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化运作。征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征信数据库的数据完善程度和使用方便程度。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三级征信体系,但是由于信用数据一般仅限于征信部门内部使用,信用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人民银行系统的企业征信系统为例,截至2007年底,央行企业征信系统收录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数量已经达到1331万家。目前,企业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即一口接入,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定期由各金融机构流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汇总后金融机构实时共享的功能。但是,银行系统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其他信用数据也基本上垄断在各个政府部门手中,且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导致了当前独立、专业的征信机构发展缓慢,信用信息的供给严重不足,影响了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需求。(五)信用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没有覆盖全国的大企业。国外信用服务行业在广义上可以分为10个分支行业,即企业资信调查(企业征信)、消费者信用调查(个人征信)、财产征信、资信征信、商账追收、信用保险、保理、信用管理咨询、市场调查、利用电话查询票据等。美国目前从事信用服务的企业主要分为消费者信用评估机构和为国家、企业和机构信用评估机构两大类。美国的全国性消费信用局主要有3个,即美国投资者控股的全联公司(TransUnion)、艾贵发公司(Equifax)和英国投资
本文标题: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