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1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掌握生字词,背诵第3节。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能力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2、学习并运用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情感目标:1、在品析课文中感受自然之美,丰富学生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描述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教学时间:好文档,供参考2/12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重点朗读感知感情基调;第二课时:重点评析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及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切入角度:观察、理解并表现景物之美。教学程序:一、导入。老待在磨坪,让人总有几分厌倦。今天,雪霁天晴,我想跟同学们一道,“走出岩口河,走出南津关”,到山东省省会济南去作一趟免费旅游,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大家可有兴趣?(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二、品读。1、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刹那间,我们已到达目的地。让我们首先对济南来个“走马观花”,以便捞个大致印象。(范好文档,供参考3/12读首段,提醒同学们抓主要语言信息。板书:宝地)2、我们大老员地跑到山东济南,仅仅这么惊鸿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吗?既然是专为游山玩水而来,那我们就不妨先不紧不慢地来看看济南的山。(板书:山)请大家美美地读,细细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写的山的特点。(1)一圈小山——温暖、慈善(比喻、拟人)(2)雪后小山——害羞、秀气(比喻、拟人)3、济南号称“泉城”,我们到了这儿,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遗憾终生了。走,抓紧时间,抓住机遇,看水去!(板书:水)不知这儿的水,有哪些特色?冒热气、绿、澄清、空灵(比喻、拟人)请注意,这水边有一块石碑,碑上还刻有一首诗呢!嘿,这两句好妙!大家愿记下来吗?这两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三、疑读:自读,质疑。四、小结、回顾。同学们,济南虽好,不可久留。穿过时空隧道,我们眨眼间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稳稳地坐在了本班教室。现在,我作为磨坪中学广播室的特约记者,想采访几位同学:好文档,供参考4/12(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看过冬天的济南,你打算如何评价?(2)老舍先生为什么称济南是块宝地?五、写作实践。其实啊,我们磨坪也是个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兴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一番吗?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结构第一部分:以北平的“寒”,衬托济南的“暖”;以伦敦的暗,衬托济南的“亮”;以热带地方的“热”;衬托济南的“温”。将济南的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特征,勾勒出来。第二部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远山,“空灵”水晶图。写阳光下济南的全景。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温情的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与赞美,寄予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写作特点抓住景色特点描写。好文档,供参考5/12按顺序、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比喻、拟人情景交融问题1和25段什么关系?答:总分关系找出第二段的过渡句,作用?答:“设若出奇”作用:承上启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第1段的作用?答:点明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总领下文,“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第5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的作用?答:最后的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观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各有什么特点?答:阳光普照下的山:可爱,充满温晴,温暖。薄雪覆盖下的山:娇媚秀气城外远山:素淡雅致济南冬天的水:温暖,多情,澄清。第3段、第5段按什么顺序写?好文档,供参考6/12答:第3段: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5段: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写绿萍、绿水藻、垂柳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衬托了水的温暖、多情、澄清。写空中、半空中、天上对写水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其清亮的特点,衬托了水的清澈。对比:北平的冬天风多,济南没有风声;伦敦冬天多雾,济南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响亮的天气,济南冬天温晴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修辞:(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山的充满温晴、可爱、温暖。(3)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拟人。好文档,供参考7/12(4)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日本看护妇。比喻,作用: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5)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拟人,作用:“镶”字将“山尖小雪”人格化了,好像银边是山尖小雪有意做的。(6)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拟人、比喻,作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坡上斑驳美丽的景色。(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作用:形象的写出了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神态和秀丽的景色。(8)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拟人。(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拟人,作用:“卧”字用来写山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11)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比喻。(12)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好文档,供参考8/12拟人。(13)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拟人,作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写出了水的多情,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的珍贵、可爱、美丽。(14)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作用:写出了天空的纯净、蔚蓝,衬托出了水澄清的特点。1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第1句:比喻,形象的描绘出树尖上落着白雪的景象,赋予树林以温晴的特点。第2句:拟人,描绘出夕阳照在薄雪之上绚丽的色彩,突出了小山娇美的情态和秀丽的景色。1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答:按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1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妙处是什么?答:小雪可以把那些小山点缀得更加秀美。14、“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好文档,供参考9/12答:含有对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15、《春》和《济南的冬天》你喜欢哪1篇?请说出理由来答:答案不求统一,举例:喜欢《春》因为首先其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从几方面细细描绘,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次,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将难写的春写得神韵透彻。16、课文第1段中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可否改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答:不能改,因为原句表明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但并非没有风,符合实际情况。改后就成了没有风了,不符和客观事实,所以不能该。17、课文主要抓住济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答:温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征。18、联系全文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代什么?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指的是上文所写到的济南的山、水等景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19、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的表达效果。(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2)那水呢,不但不结冰,还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好文档,供参考10/12答:(1)句运用“反倒”一词表明济南的水与众不同,似乎不和常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句中的“还”字则显的太过普通了。导入新课41、接龙朗读感知课文生字词并考察熟练程度。济(jǐ)南发髻(jì)镶(xiāng)澄(chéng)清贮(zhù)蓄2、自由朗读感知课文感情基调。⑴学生讨论发言如何朗读课文。⑵师生归纳:要读出喜爱之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⑶学生按照提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自由朗读,然后然后进行朗读比赛。A、学生互评朗读中优缺点B、让评析较好的学生来朗读C、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重点的字词句的朗读。3、感知济南的冬天的总体感受。⑴齐读第1段。⑵你从第1段捕捉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⑶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好文档,供参考11/12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1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接着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景、水色。从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到城外远山,对济南冬天的山景进行了描写。文章通过生动而真切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书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情、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2、采用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内容。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好文档,供参考12/12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济南暖阳下的。山水、古城、村庄所寄托的浓浓爱意。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重难点分析:·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达成的。·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妙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本文标题:《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3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