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硕士论文-略论货币供给量与汇率的关系——基于货币资本的角度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略论货币供给量与汇率的关系——基于货币资本的角度姓名:姚蓝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杨文进20070301略论货币供给量与汇率的关系——基于货币资本的角度作者:姚蓝萍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孙龙才我国的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001该文写作的逻辑思路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从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历史纵向来进行分析,第二条是从国际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相互关系的横向进行分析,在该文中这两条思路往往交织在一起.该文的核心观点是: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中国的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强,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遇到了新的挑战,所以在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情况下,要使中国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保持良性互动,就必须要对目前的汇率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同时对货币政策(该文主要讨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相应调整.该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通过分析得出中国1994-1998年间的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于经常账户;2、对中国货币投放结构的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影响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分析;3、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分析了中国冲销干预的成本;4、对中国的汇率制度的改革作了简单的预测;5、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作了一些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几种不同的选择思路.2.学位论文陈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变化研究2009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以及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日益凸显。汇率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对外表现,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必然会反映在汇率上,同时油价波动也会通过汇率传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而相比人民币名义汇率或名义有效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能更好地衡量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改变了以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采用更加灵活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币实际汇率形成机制随之发生改变,汇改后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是否也随之发生变化?弄清这个问题为我国制定相关贸易以及汇率政策提供参考,比仅研究油价波动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影响更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丰富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研究,给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另外,本文根据“三元悖论”以及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将货币政策因素纳入模型,使模型考虑更合理全面,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和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国际油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2001年后走势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其次本文对比分析了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和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从理论上分析了汇改前后两种不同汇率制度,给本文后半段研究油价波动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打下分析基础。在界定了实际有效汇率的概念之后,本文从实际有效汇率定义出发,将油价波动对我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分为油价波动对我国与我国贸易国之间相对物价的影响和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两部分,分别进行定性分析。接下来进入实证分析。本文采用2001年5月至2008年9月的月度数据,以2005年7月为间断点,将其分成两个时间段。本文首先对国际油价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邹至庄检验,验证2005年7月是否为两者关系结构性断点。其次以国际油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建立VAR模型,之所以将M2考虑进模型是因为:根据“三元悖论”以及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接着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来对比汇改前后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变化。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从chow-test可以看出,汇改前后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汇改后油价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变化是汇改后油价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变化的主要原因。(2)长期来看,汇改前和汇改后,油价上涨均造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升值,但其升值作用在汇改后明显降低,主要原因可能是汇改后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作用下降所致;汇改前后M2增加均将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即贬值作用,但其贬值作用在汇改后明显降低。(3)汇改后,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影响变小,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新汇率制度在长期内确实有助于减少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这和第二章第三节分析相符;但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短期内变化不大,这可能和我国汇率改革的幅度和速度有关。(4)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国际油价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贡献度”在汇改后都变大了,这个说明,作为重要经济变量,汇改后,国际油价的影响已更多地体现在汇率这个“价格”上,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长期内国际油价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贡献度”增长幅度要明显大于短期。3.期刊论文杨扬.YangYang当前固定汇率制与货币总量目标制的内在冲突-世界经济研究2005,(5)本文通过比较从计算得出的两种不同汇率数据与人民币名义汇率,发现中国当前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总量目标制存在着内在冲突,即固定汇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货币总量目标制下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的矛盾.正是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冲突,不仅导致中央银行在东亚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也导致人民币汇率存在着变动的压力,以至于中央银行为同时实现内外均衡而不得不最终放弃这种多目标制的货币政策,实行单一目标制.4.学位论文杨扬固定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与中国的实证检验2005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我国内外经济状况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势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2年末,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情况,资本外逃严重,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加大,以我国中央银行取消商业银行贷款限制管理制度为标志,我国的货币政策进入了以抑制通货紧缩为主要特征的扩张性阶段。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缓慢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逐渐加大,资本大量内流,通货膨胀的势头开始显现,随着中央银行开始控制房贷,我国的货币政策又进入了以防止通货膨胀为特征的紧缩阶段。然而,这些货币政策的效果均不明显。本论文以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冲突为切入点,将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特征概括为:在资本不完全流动下,以人民币币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目标和钉住美元为主的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改为参考~揽子货币)。论文分别从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冲突、我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笔者首先从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存在的内在冲突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中人民币汇率稳定与国内物价稳定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通过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出在货币政策在调节内外经济均衡时出现的矛盾,也就是所谓的“米德冲突”。为了解析我国“米德冲突”的成因,笔者分析了我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问题。因为我国资本流动的状况是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不可共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特征,认为我国现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管制,存在着资本外流和资本内流两种状况,通过对影响我国资本流动的物价、利率和汇率因素的分析,认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预期对我国资本流动有较强的影响,这种资本流动使得我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趋于无效,使得我国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仅如此,国际资本流动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论文主要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与可控性以及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入手,认为在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和我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性不高,同时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角度来看,我国中央银行并非有效的控制货币供应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当前开放的环境中,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并非稳定,这就动摇了我国选择货币总量目标制的前提。由此而导致我国货币总量目标制在调节经济中效果不明显。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接着讨论了我国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从外部均衡中解释了固定汇率制度的选择,使得我国现阶段不得不处于货币供应量内生性与外生性的矛盾之中,这既反映了货币供给的不可控性,也解释了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无效的原因。综上所述,当前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总量目标制并存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导致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弱有效性或低效的重要原因,改变现阶段的固定汇率制、非市场化的利率与汇率的决定机制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该专注于我国的物价稳定,而将其他政策目标交由其他政策工具实施。5.学位论文缪慧慧汇率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机制的研究2006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巨额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对我国国内的货币供应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新的难度.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现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在分析汇率影响货币供应量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传导途径和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等经济变量与国内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论证我国人民币汇率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机制.本文从一个比较崭新的角度入手,针对我国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地依赖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缺乏等情况,来进一步阐明现行的汇率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及我国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而唯一有效的出路就是要建立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需求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往浮动汇率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环境的完善、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浮动汇率制度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趋势.2005年7月21日我国形成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是已经朝着浮动汇率制度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但我国要结合国内国际的金融状况,合理、稳健的推动我国现有汇率制度的改革.本文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健全外汇市场和改革我国经常项目结售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6.学位论文高子惠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问题研究20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也越来越以一个开放经济体的形象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合法席位,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于1996年正式开放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管制正在逐步放松,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正在逐步加快;在国际贸易中,中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和美国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贸易顺差……,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的开放度正在加大。然而开放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我们直面面对,其中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越来越成为波及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以期为开放经济下我国的长期政策选择提供依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全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图、主要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结构安排。本文选题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实践中相互的冲突,以及如何对冲突加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外部分包括蒙代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略论货币供给量与汇率的关系——基于货币资本的角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