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信用概述第四节现代信用的结构和计量按国际惯例,信用可分为金融部门的信用与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其中非金融部门的信用又可分为公共部门的信用与非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的信用,非公共部门的信用又分为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非金融部门信用公共部门信用私人部门信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M2M1M0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信用规模层次结构现代信用的结构和计量(一)总信用规模(二)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三)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四)非金融企业信用规模与个人信用规模第一层次总信用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计量的一国或地区的全部信用交易。总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政府债券+政府部门应付帐款)1.71+(现金+存款+金融债券)85.2+(公司债券2.3+非金融企业应付账款28.4+银行贷款46.2)+消费贷款12。2011年估算:175.81万亿(GDP47万亿)第二层次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金融部门负债=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通货+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讨论:如何理解金融部门信用规模的变化在总信用规模中被双倍反映?第二层次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讨论:银行贷款和存款应该属于哪一层次的信用?第三层次公共部门的信用=政府信用=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债券+应付账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讨论:哪一种是内生的,哪一种是外生的?第四层次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个人信用=居民负债=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计量和数据来源总信用AC(AggregateCredit)=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银行信贷年末余额+国债市场年末余额+消费信贷+股票年末市值+除国债外的所有债券年末余额《中国金融年鉴》人民银行网站美德日法韩五国信用总规模美国(1959-2000)13986亿美元-373007亿美元,42年增长了359021亿美元,大约增长26倍。德国(1991-1999)115596-249369亿德国马克,年均增长8.92%。日本(1989-1999)45057072-57984473亿日元,年均增长2.12%。法国(1995-2000)8616591-15854137百万欧元,年均增长10.67%。韩国(1975-2000)27471-3530964亿韩元。我国信用总规模从1990年信用总规模34973亿元人民币,2000年达到265397亿元人民币,增长6.6倍,年均增长19%,与韩国基本差不多。2003年达到33万亿元。2000年末的信用总规模=企业信用85049+银行信用137434+政府信用15278+消费信用27636=265397亿元人民币。信用总规模结构图1234我国信用规模结构比较和分析信用总规模过低,占GDP比重298%,非金融信用总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43%。(美国分别为348%和276%),但增长速度和态势较好。信用规模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2003年全国信用规模与GDP的比值为3比1,已逼近美国的3.48比1。信用结构不合理。全国净信用规模(非金融部门的全部信用交易)的85%集中在银行,美国为25%。银行信用和企业信用规模大但内部结构不合理。消费信用规模小(美国57%,1997),结构单一主要为有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但增势和前景较好。银行信用工具主要以抵押贷款为主,信用工具单一,主要投向企业。而美国有债券、票据、股票和基金等更为多样化的信用工具,美国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各占50%左右。企业信用规模大,占GDP比率,1995年前高于美国,目前持平。企业信用结构中银行贷款超过80%,企业债券规模小,应付账款增速快,但应收账款回收期是国际的2倍。消费信用集中于银行的消费信贷。国外更加多样化。资本市场信用结构资本市场信用总体规模较低,但增长迅速。我国资本市场信用规模1998年仅为占GDP比例在18%,目前大概50-80%,美国为361%。从结构看,我国政府债券比例过高,最高曾达到1998年54.66%,企业债券过低。金融债券36.05%;股票4.53%,企业债券4.76%。主要研究结论1、从长期看,信用总规模的增长趋势呈指数增长;2.大多数国家信用总规模都要高于GDP;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3.各个国家信用总规模与GDP规模的差距是不同的、且落差很大。4.各国上升的速度和稳定程度有所不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速度要快,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增长稳定,经济衰退的国家增长缓慢。5、经济信用化率有3个区间:•>100,属于信用过度,典型国家—日本;•<3信用不足,典型国家—中国;•合理区间是3—10,代表国家—美国。1.5-3-7.5•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信用化率较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不匹配。从1996年以后,信用活动增长速度开始加快,目前已经接近合理第五节现代信用的新特征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信用非中介程度提高宏观信用活动发生方向性改变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现代信用的新特征1、经济信用化程度(AC/GDP)提高主要表现在新经济条件下,信用总规模迅速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经济主体更普遍采用信用方式与手段进行融资和支付结算,各种各样信用工具都与GDP有极强的相关性,信用对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现代信用的新特征2、信用非中介程度提高(美国1990年前70%-上升到81%)信用非中介率=(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信用净额信用净额=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原因:信用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大于银行的信息优势。对美国信用中介率考察的结论1.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信用交易一直是以非金融中介信用为主的;2.金融中介信用规模在信用净额中的份额越来越小,信用中介率几乎逐年下降;3.新经济时期信用中介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信用活动已非中介化,社会信用活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依赖程度已大大减弱;4.实证分析表明,在美国,信用非中介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信用非中介率在0.68-0.77之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现代信用的新特征3、宏观信用活动发生方向性改变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壮大,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信用分配通过银行和金融市场共同实现。信用机构与信用活动朝虚拟化方向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及其交易日益增长,信用风险加剧现代信用的新特征4、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信用管理行业发展迅速。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实施全面系统的信用管理,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新成果,进行量化管理信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社会信用环境第六节信用与经济的关系(一)理论分析1、信用资金运动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同信用资金运动的关系极为密切信用属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环节,因此,信用资金运动和属于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范畴都有紧密关系,特别是同财政分配关系犹为密切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情况的变化,对信用资金运动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规模的扩张和萎缩对信用资金运动会产生直接影响信用的发达,诚信的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它是导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信用与经济的关系2、经济增长对信用资金运动具有制约作用随着经济迅速增长,信用资金运动规模会相应扩大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更多地占用资金从而加大了对信用资金的需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运行速度决定信用资金周转速度,说明经济增长对信用资金运动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对作为道德范畴的信用影响是巨大的,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便会日益讲求诚信。信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的考察如果考察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消费情况,就可以看到,事实上美国50年来的消费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新增消费信贷,其长期经济增长也得益于消费信贷的高速增长。在2003年第四季度,连续3年低迷的美国经济取得了超过9%的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消费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信用消费的贡献。目前,北美市场是世界最大的信用交易市场。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上,每年的信用交易总额度都超过2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金融机构的非住房消费信贷余额是1.33万亿美元。2001年则达到1.5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金融机构的个人购房信贷余额约4.5万亿美元。2001年达到4.7万亿美元。截止2001年底,美国金融机构共发放了14亿张信用卡。从1959-2000年,美国信用总规模增长速度是GDP的1.5倍,广泛的信用扩张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信用扩张起了积极推动作用。3、信用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信用资金流向,从而决定信用资金结构信用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民间信用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要)(二)信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总量的相关度信用总规模与GDP二者之间的比率为经济信用化率,可用于衡量信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多数国家信用总规模都要高于GDP规模,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各国不尽相同。日、法超过100,其他基本在10以下。(3-10)一国的市场信用经济活动和信用交易规模变化与该国的GD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美国相关系数达到0.9199。二者呈强正相关关系;信用总规模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以上;70年代以前,信用总规模和GDP的增长速度几乎完全同步,80年代以后,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GDP,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回归分析表明,对美、德、日、法、韩的近10年经济情况的回归分析发现,信用交易规模扩大1亿美元,能够拉动GDP增长2353万美元。2、信用结构与GDP相关度大多数国家信用结构中金融部门、企业部门、个人部门信用活动都与GDP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活动与GDP相关较弱美国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比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对GDP的影响大;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多增加1亿美元,GDP平均多增长2498万美元;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多1亿美元,GDP多增长1831万美元;消费者信用对GDP拉动最强,其增长1亿美元,平均拉动GDP增长5619万美元;政府信用多增长1亿美元,会拉动GDP多增长1387万美元;非金融企业信用对GDP的拉动作用最弱,其每多增长1亿美元,将拉动GDP多增长970万美元。(三)我国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实证关系信用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匹配程度分析信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信用总规模低于10万亿元人民币时(1987-1994)y=-2306.92+0.31x(x10万亿元)在信用总规模处于10-25万亿之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信用总规模增大导致经济增长缓慢,两指标强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9。信用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时,经济增长又随信用规模的扩大而加快。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1987-2000)中国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GDP呈现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14,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GDP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247.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人民币,GDP增长4753万元,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GDP下降8852万元。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1.信用总规模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表明,信用总规模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DP对信用总规模的弹性系数达到0.7254。表明中国信用规模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中国应尽快从软件与硬件方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促进信用规模的进一步发展。2.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信用规模、企业信用规模和政府信用规模同样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在三个信用交易的具体形式中,金融信用规模发展对经济增长
本文标题:第1章信用概论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9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