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8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篇】1.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p3例;p82题;p97题;p352(2);p353题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4.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5.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6.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好文供参考!2/8垂线。7.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8.垂线段最短;9.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p7例、练习11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p174题13.平行线的判定。p15例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p15练习;p177题;p368题。14.平行线的性质。p21练习1,2;p236题15.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p22练习116.真、假命题p2411题;p3712题17.平移的性质p28归纳好文供参考!3/8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篇】⑴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⑵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⑶0的立方根是0.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root,也叫做三次方根)。如2是8的立方根,-3分之2是-27分之8的立方根,0是0的立方根。立方和开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初中历史。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是互为相反数。负数不能开平方,但能开立方。立方根如何与其他数作比较?⑴做这两个数的立方⑵作差⑶比较被开方数(如三次根号3大于三次根号2)任何数(正数、负数、或零)的立方根如果存在的话,必定只有一个。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三篇】初一下册知识点总结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减。3.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am)n=amn,底数不变,指数相好文供参考!4/8乘;(ab)n=anbn,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4.零指数与负指数公式:(1)a0=1(a≠0);a-n=,(a≠0)。注意:00,0-2无意义。(2)有了负指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记录小于1的数,例如:=×10-5。5.(1)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完全平方公式:①(a+b)2=a2+2ab+b2,两个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②(a-b)2=a2-2ab+b2,两个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③(a+b-c)2=a2+b2+c2+2ab-2ac-2bc6.配方:(1)若二次三项式x2+px+q是完全平方式,则有关系式:;※(2)二次三项式ax2+bx+c经过配方,总可以变为a(x-h)2+k的形式。注意:当x=h时,可求出ax2+bx+c的最大(或最小)值k。※(3)注意:。7.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好文供参考!5/8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8.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10.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11.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平面几何部分1、补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余角重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①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有关垂线的定理:(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好文供参考!6/8(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比例尺:比例尺1:m中,1表示图上距离,m表示实际距离,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m厘米。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4、n边形的对角线公式: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5、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6、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①a+bc(ab为最短的两条线段)②a-b7、第三边取值范围:a-b8、对应周长取值范围:若两边分别为a,b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2a如两边分别为5和7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149、相关命题:(1)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直角或钝角,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锐角的取值范围是60≤x好文供参考!7/8(3)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角平分线的夹角=90+第三角的一半。(4)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5)全等图形的大小(面积、周长)、形状都相同。(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7)三角形具有稳定性。(8)角平分线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9)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四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好文供参考!8/8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7.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文标题: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99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