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推荐4篇】
1/172023年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推荐4篇】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条理的行动步骤。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下面是网友分享的“2023年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推荐4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一篇】新学年,新学校,我们品德教研组工作要把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思品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围绕学校教研工作重点,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本组教师不断学习探求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切实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二、教研目标(一)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从而把握各年级教材的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二)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全体教师能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能开展丰富多彩、寓教育于其中的各种教育活动,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切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设计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品教学质量的2/17目的。(三)围绕学校教研工作开设教研课,并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渗透我校“创绿”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四)重点培养一到两名思品骨干教师,为整体提高我校思品教师队伍的素质起好引领作用。三、具体措施(一)以年级为单位,同年级的思品教师一起学习、解读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交流教学的得与失,这样可以集思广益,达到整体提高,共同过好教材的目的。(二)以教研课为龙头,激发思品教师钻研教材,践行新课标理念的热情,为新课程理念下品德教学在学校的全面开展积累实际经验。(三)提倡教师自学教学刊物,了解教研信息,学习现代教学教研理论,从而丰富自身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素质。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二篇】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3/17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一)练队伍:1、抓好骨干力量: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2、形成教研氛围:(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4/17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二)抓管理:1、备课: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5/172、上课:(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3、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三)促教研:1、常规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2、教研展示: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6/17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四)显特色:1、继续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寄宿制学生思品课堂实效性》的具体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做好课题研究课的安排工作。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a、现代媒体资源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b、图书资源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c、家长资源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7/17d、社区及社会资源在学生离校的休息日中,可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一些小的调查,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局限性,充分的利用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感受社会。3、教研组活动的展开(1)本学期继续上学期对全校学生开展的《每周历史回顾》活动,克服组内人少的困难,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活动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生活了解国家大事,用文字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2)本学期思品组将在开展“智慧果”杯《史地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高年级史地知识竞赛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史地知识的喜爱,增长他们的大综合知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三月1、制定思品大组工作计划。(开学初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及时修改。)3、继续进行课题的学习和探讨,完善科研课题。4、做好开学的备课、上课等常规工作。四月份1、做好“六个一”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听课工作。2、做好组内教师基本大赛的准备工作。3、理论学习〈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三月份教学反思交8/17流工作五月份1、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动--《史地知识竞赛》。2、做好课题研究教学公开课准备工作。3、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并做好四月份教学反思交流工作。4、常规考核:备课、上课。5、做好六年级学生的大综合复习工作。六月份1、教研组思品工作总结、交流。2、做好期末学生的评价工作。3、进行五月份教学反思交流。xx年-3-22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怎么写小学思品教学现状调查报告思品课导行艺术举隅的教育论文教研组小学语文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理综教研组工作计划地理教研组长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9/17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第三篇】1、以《思品与生活的课程标准》、《思品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为基本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依据学校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思品与社会》的工作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强调《思品与社会》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一)练队伍:10/171、抓好骨干力量: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2、形成教研氛围:(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二)抓管理:1、备课: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11/17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2、上课:(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3、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三)促教研
本文标题:2023年思品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目标【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06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