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十5篇
1/2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十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10【第一篇】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2/20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主题活动;2、民间艺术;3、做身边的环保小卫士;4、食物与生活;5、其他自选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10【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途径和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性主题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和人格完善,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任务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3/20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任教六4班的综合实践课,该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8人,这是一个活跃、自主性较强的班集体。大部分学生活泼、机灵,对事物有好奇心,求知欲强。有几个男生性格较叛逆,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合作意识等。当讲授的内容符合他们的口味或兴趣浓厚时,他们也会聚精会神,但持续时间较短。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在教学时要注意教育引导,并间隔提醒,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的习惯。最主要的还是我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结合我校“科技特色学校”和本土的“永昌堡文化”,提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我、自然、历史、社会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位办学品位。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背景,我校把“认识自我,关注成长;亲近自然,崇尚科学;探索历史,品4/20味文化:走向社会,体验生活。”四大板块分别放到3——6年级4个年级段试行。六年级试行的是“走向社会,体验生活”这一板块,注重社会生活的探究。所以本学期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定位如下: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略)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5/20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为学生进行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五、课程实施1、通过调查、统计、观察、游戏、收集资料、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些科学方法。2、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本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注重加强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6/204、交流总结活动:通过汇报交流,比赛等活动,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使活动富有实效性。5、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课外指导老师、合作伙伴、主题正常开展的有力的核心力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10【第三篇】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了解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学会种植一种植物的方法,为学校提供一株花苗或一棵树苗,美化校园环境,逐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2、了解母亲的辛劳,在母亲节期间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3、关注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建设,通过调查,知道校园浪费的现象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培养良好的卫生的习惯,形成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7/20三月份:万紫千红总是春1、发动学生在家前屋后种花植树,美化周边环境四月份:亲近自然1、春游: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陶冶学生情操五月份:感恩母亲2、参加学校举办的征文、演讲活动,推荐优秀作品报县参赛六月份: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1、开展清理一处杂草,拾起一张废纸,清除一处墨迹活动,净化校园环境2、从我做起,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不随意涂抹墙壁,不踩塌花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10【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8/20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9/20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九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另外劳动与技术课也要求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教案要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网站上上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四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3——6年级:周课时:2课时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10/20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主题三: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11/20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一)“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1接触自然,
本文标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总结十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0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