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4篇
1/19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4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4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1各位老师、各位同行:这里我要做的不是规范的学术报告,主要是向大家汇报思想品德课题组两年来所做的工作。另外,探讨本课题组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成熟,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课题研究所做的工作本课题自开展以来,我们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具体如下:(一)学习教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信念。我们组织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及时更新和提高。同时,我们还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围绕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交流。为了及时了解教改动向,获取最新教育信息,我们还组织适当的外出学习。另外,课题组还坚持组织教师进行每月一次的新课标学习,使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能紧跟时2/19代潮流。学习的书籍有《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课堂教学论》----(二)理论结合实践,追求有效课堂。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成长学生、成就教师。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活动。另外,因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艺术的基础,而创新教学方法更是教育的生命线,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每学期都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及说课大赛,以此来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演讲新教法,努力增强教研课改能力。通过上述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①好的思想品德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但又不能让生活替代思想品德课;②教师的语言要科学、规范,要有美感并富有激励性,教师平时要善于博览群书,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③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并研究“评价”,要让学生学会合理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课题组积极把研究的成果向外推广。2月份,吉留祥、杨义平老师的全市公开课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3月份,刘美珍老师送课下乡。另外,课题组把九年级思想品德所有科目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放在二中网上,与全省思想品德老师共享交流。(三)开展沙龙活动,争辩中明方向。教科研“沙龙”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3/19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学习的重要性。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在学校开展中考试题赏析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预设与生成”教学月活动。除了开展校内沙龙活动外,课题组成员还发挥网络优势,参加人教版思想品德qq群、鲁教版思想品德qq群,自己建立苏教版思想品德qq群。在网络上与各地思想品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活动。(四)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实效。要求课题组成员制订详实有效的研究计划,扎实研究过程,进行开拓性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可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课题研究课等。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论文竞赛活动,如吉留祥老师的《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得常州市2009年思想品德年会论文二等奖。(五)让教学回归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使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活动紧密联系,每学期,课题组都举办一次思想品德课活动周。内容丰富多彩,如:手抄报设计比赛,演讲比赛,表演比赛,故事征文比赛,社会调查报告等,促使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索、在训练中拓展、在开放中提升,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促进自身个性发展--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又一表现。我校潘国庆老师见义勇为,获得金坛、常州政府表彰,课题组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居委会自行车失窃情况调4/19查活动”。还开展了“塑料瓶回收研究”活动;“盲道行走体验”活动-----(六)让生活化作教材,营造文化氛围有人说:“校园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使每座墙都能说话。”确实如此,为了营造思想品德课文化氛围,学校的教育作用不仅是通过词语、说教起作用,更是通过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环境文化时时处处、无时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校园过道里的板报和书画,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是我校的一大特色。这些墙报、宣传画、黑板报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品德教育,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二、课题研究的成效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原先那种视课堂为“生命”,认为只要掌握了课堂上传授的理论,学生便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旧观念得到了彻底的转变。课题组每位成员都能有意识地驾驭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效地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同时,学校已逐渐形成了以课研促教学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它使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教研成为了自觉行动,教师们实现了“要我研究”变成“我要研究”,在教学和课研上的自觉性也有了大大的提高。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良好5/19习惯,每一位成员均能结合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多次的研究中,教师们的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有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3、培养了学生学政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课堂中再也坐不住了,纷纷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去体验,学生有体验就会有感悟、有思考、有话说;活动时敢于提出疑问,不愿意与别人的方法相同,总想另辟蹊径;平时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判断、去猜想。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2摘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仅提高自身素质,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结合特殊时间节点,连续三年全员化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红色”主旋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理解“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不仅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6/19作用,而且成为学生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关键词: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27-0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5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高校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工作机遇和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2014年暑假起,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结合自身共青团工作实际情况和文科专业特色,开展全员化、课程化、学分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红色”主旋律,开展“家乡所在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研究”和老战士的寻访活动。同学们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践行提出的“八字真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理解“中国梦”,传递正能量。此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进一步发挥了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学生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一、实践主题的提出7/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近几年,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坚持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的规定主题,比如“感悟十八大,青春正能量”“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有的由学生自选主题。2014年暑假起,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开展全员化、课程化、学分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994年国家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始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2014年恰逢二十周年。2004年,、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十部委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至2014年恰逢十周年。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考虑到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意义性,避免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外国语学部连续三年开展“家乡所在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研究”,真实了解各地,尤其是黑龙江省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情况与基地发挥作用的真实实效,一起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政策举措。连续两年开展老战士的寻访8/19活动,使同学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牢记在心,传承于行,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二、实践活动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部结合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开展“家乡所在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研究”和老战士的寻访活动,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爱国热情,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细致思考和系统安排,是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学部高度重视布置实践活动前,学部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总支、团总支和所有辅导员碰头会,总结经验,研究部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前,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认识,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意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实践活动,学部组织所有同学召开动员会和培训会,建立微信群和QQ群,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激发大家参与热情,重点强调安全意识、大局意识、团队意识、服从意识。2.打破界限分组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方便各小组顺利完成实践活动,外国语学部打破专业、班级界限,将所有学生全部按照家乡所在地进行分组,每8-10人一组,组成哈尔滨、齐齐哈9/19尔、大庆、绥化、牡丹江、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鹤岗、鸡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天津等小分队。3.指导教师对接每支小分队配备指导教师两名:一名为聘请的学校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师作为调研导师,另一名由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或专业教师担任,作为实践导师。调研导师负责指导小分队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并评阅调研报告。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小分队开展实践活动,负责评阅实践记录和心得。两项成绩均合格,学生获得1个必修学分。若有一项成绩不合格,需第二年参加补考。所有指导教师均结合自己的家乡所在地,依据就近和自愿原则,与各地的小分队进行对接。4.制定相关文件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实际情况,外国语学部先后制定了《外国语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实施办法和相关要求》《调研报告撰写要求》《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成绩量化表》,方便同学们在开展实践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成果汇总时有章可循;编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问卷》《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书》《红色经典宣传员聘书》,方便同学们开展调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签订共建协议,聘请老战士为“红色经典宣传员”,以便长期共建和服务;汇总了《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表》和现有老战士资源,开具《暑期社会实践专用介绍信》,方便同学们开展实践活动。10/19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3今年暑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我跟着我院金东区社会实践队来到澧浦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普法平安宣传,这次充实而又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给我带来了特别深刻的影响。一、实践目的实践让我走向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报告范例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28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