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注意事项:1.资产负债表日包括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和中期资产负债表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年度中间各期期末。2.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公司制企业: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其他企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3.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利和不利事项在会计核算中应采用同一原则进行处理:(1)如果属于调整事项,有利和不利事项均应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予以调整。(2)如果属于非调整事项,有利和不利事项均应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全部事项,而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事项,或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1.年度财务报告起始日期: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截止日期: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2.中期财务报告起始日期:报告期间下一期的第一天。截止日期: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一)调整事项1.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2.判断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3.特点(1)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二)非调整事项1.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2.判断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才发生的,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的事项,应作为非调整事项。3.特点(1)资产负债表日并未发生或存在,完全是期后才发生的事项。(2)对理解和分析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四、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一)会计处理原则企业应就调整事项,对资产负债表日所确认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及资产负债表日所属期间的收入、费用等进行调整。注意事项:这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二)会计处理方法1.账务处理(1)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核算。(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账户。2.报表调整(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2)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3)如果涉及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会计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五、调整事项会计处理举例(一)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为该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整【例】甲公司2003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4年4月20日。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2003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4年2月15日完成。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2003年4月,甲公司销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价款为580万元(含增值税),至2003年12月31日仍未收到货款。由于乙企业财务状况不好,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编制2003年会计报表时,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10%的坏账准备。2004年3月2日,乙企业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根据法院宣告的破产财产,甲公司估计可收回应收账款的40%。税法规定,企业只能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并在税前扣除。甲公司在2003年12月31日编制会计报表时,已经把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预计今后3年内均为盈利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调整坏账准备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900000贷:坏账准备2900000(2)调整应交所得税不需要调整2003年度的应交所得税。(3)调整已确认的递延税款借:递延税款957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57000(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943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943000(5)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94300——法定公益金9715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91450(6)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①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减应收账款2900000元;调增递延税款借项957000元;调减盈余公积29145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651550元。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调整调增管理费用29000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957000元;调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94300元;调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97150元;调减未分配利润1651550元。③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调整调减净利润1943000元;调增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900000元;调增递延税款借项957000元。(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例】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3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4年4月20日。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2003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04年2月15日完成。乙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2003年11月,乙公司销售给丙企业一批产品,售价25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200万元,至当年12月31日货款尚未收到。2003年12月25日接到丙企业通知,该批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乙公司希望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乙公司在编制2003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将该应收账款292.5万元(包括增值税)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中,并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04年1月10日,该批产品被全部退回,同时收到了增值税进货退出证明单。税法规定,企业只能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并在税前扣除。乙公司在2003年12月31日编制会计报表时,已经把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除应收丙企业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乙公司预计今后3年内均为盈利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调整主营业务收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000贷:应收账款2925000(2)调整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1462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46250(3)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借:库存商品20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0(4)调整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0173.7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0173.75(5)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税款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3436.25贷:递延税款43436.25(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7012.5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7012.50(7)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3701.25——法定公益金11850.63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5551.88(8)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①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减应收账款2778750元;调增存货2000000元;调减递延税款借项43436.25元;调减应交税金585173.75元;调减盈余公积35551.88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01460.62元。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调整调减主营业务收入2500000元;调减主营业务成本2000000元;调增管理费用14625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116737.75元;调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3701.25元;调减提取法定公益金11850.63元;调减未分配利润201460.62元。③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调整调减净利润237012.50元;调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46250元;调减递延税款借项43436.25元;调增存货的增加2000000元;调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160173.75元。(三)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债需要调整【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合同中订明甲公司在2003年11月份内供应给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乙公司发生重大经济损失。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50万元。该诉讼案件在2003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记录了400万元的预计负债,并将该项赔偿款反映在2003年度的会计报表上;乙公司未记录应收赔偿款。2004年3月7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偿付乙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并假定赔偿款已经支付。税法规定,如有证据表明资产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相关的损失。企业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除上述预计的负债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所得税均采用应付税款核算,两公司均于2004年3月5日完成了2003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甲公司和乙公司2003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4年4月20日。两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1)调整营业外支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0贷:其他应付款1000000(2)调整预计负债借:预计负债4000000贷:其他应付款4000000(3)记录支付的赔偿款借:其他应付款50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0注意事项(下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涉及现金收支项目的,应作为本年度的会计事项,不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目和现金流量表正表各项目数字。(4)调整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5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0000(5)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5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50000(6)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75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65000——法定公益金32500(7)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①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调增其他应付款5000000元;调减应交税金1650000元;调减预计负债4000000元;调增盈余公积9750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552500元。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的调整调增营业外支出1000000元;调减所得税费用1650000元;调增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5000元;调增提取法定公益金3250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552500元。③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的调整调增净利润650000元;调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650000元。2.乙公司的会计处理(1)调整营业外收入借:其他应收款50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0000(2)记录收到的赔偿款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其他应收款5000000(3)调整应交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5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50000(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50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50000(5)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250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35000——法定公益金167500(6)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
本文标题:第二十四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