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2
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及其成本二、信用标准和条件三、信用风险分析四、收账政策五、应收账款管理六、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2007年,来自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现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欠款待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规模递增;中国企业逾期未收境外账款中拖欠半年以上的账款比例超过65%;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企业赊账后坏账严重,账款拖欠时间长,平均坏账率达5%到10%,美国企业为0.25%到0.5%,相差10倍到20倍。但是赊账必然会带来信用风险。中国企业在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日益暴露出来,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务纠纷、违约、甚至欺骗,往往缺乏有效地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盒信息系统,这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障碍。数据资料●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因赊销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权衡实行赊销扩大产品销路增加销售收入增加经营风险加大信用成本一、应收账款及其成本一、应收账款及其成本●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商业竞争(主要原因)—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顾客会从中得到好处。---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常不一致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应收账款成本(一)机会成本▲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的其他收入。▲计算公式: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本成本率通常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二)管理成本(三)坏账成本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二、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一)信用标准◎是指公司制定的评价客户信用质量的尺度。◎信用标准决策信用标准定的较高可以减少坏账损失,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丧失一部分来自信用较差客户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权衡◎信用标准的变化与相关指标的关系【P276】(二)信用条件◎公司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公司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公司为客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在客户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信用条件:(5/10,N/30)95000元销售日01020收款日30信用条件:(N/30)100000元销售日01020收款日30【例】一笔价款为100000元的交易(1)信用期限◎信用条件决策延长信用期限增大销售量↓增加毛利权衡①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本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②引起坏账损失的增加。有哪些?机会,管理,坏账成本(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提供现金折扣抵减收入↓降低收益权衡降低信用成本三、信用风险分析●信用风险是公司由于实施商业信用而使应收账款收回产生的不确定性。●客户的信用调查P280●信用评估程序:(1)获取申请者的相关信息;(2)分析信息以确定申请者的信用可靠度;(3)进行信用决策,实施信用标准。●信用评估方法P282-283(1)5C评估法(或5C评估系统)(2)信用评分法三、信用风险分析▼信用评估的其他信息(1)交易核查(2)银行核查(3)公司经验(4)权威机构的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收账政策是指公司向客户收取逾期未付款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四、收账政策●收账政策决策●收账程序:电话、传真、发信、警告、拜访、融通、法律行动等。收账政策过宽利: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弊:增加收账费用增加资金占用收账政策过严利:减少坏账损失减少资金占用弊:减少销售收入减少利润权衡四、收账政策图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关系五、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P284】(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P286】(四)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信函通知→电话催收→派员面谈→法律行动(2)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分析客户拖欠货款的原因无力偿付故意拖欠▼追债公司追债方式五、应收账款的管理六、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销售合同条款要尽量完善,避免给不良客户以可乘之机;▼在赊销前,必须作信用调查,提供咨询报告,做出详细客观的信用评估;▼赊销时,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争议的可能性比现金交易时会增加,应该及时解决;▼出现货款拖欠时,应当马上采取措施,了解原因,或者将交易方式改变成现金或者信用证,做动态的管理;▼应收账款:⊙逾期3个月以内,公司主要是进行内部处理;⊙逾期3个月以上,需要考虑通过外部力量如追债公司进行追讨;⊙逾期一年以上,可以考虑采取诉讼手段,但此前公司必须进行全面考虑,在采取诉讼时必须考虑到胜诉和回款的可能性。六、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第四节存货管理一、存货的概述二、存货的成本三、存货的控制方法(一)ABC分类法(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案例讲解嘉农企业成立不到3年,主营:日用品、食物、饮料等。随着业务的扩大,每天的订单从几个发展到几百个,配送到上海10多个郊县。然而在经营上碰到了存货上的问题存货的介绍。各部门都强调自己的理由,推卸责任,公司派文总来协调整个情况。◎销售部门认为:存货量不够导致频频缺货,越来越低的订单完成率和糟糕的服务水平限制了销售额的增加。◎仓库部门和采购部门认为:现有的库存量太高,特别是保质期较短的商品来说,已经到了警戒水平,而且和业务量的发展相比,成几何级数增长。文总问:“现金方面呢?”◎财务部门沈经理无奈地说:“恐怕我们的现金都喂给了这个胖子,指着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数字”一、存货概述(一)存货的分类(二)企业储备存货的动因(1)防止停工待料(2)适应市场变化(3)降低进货成本(4)维持均衡生产文总继续询问财务沈经理:“是否每次订货太多了?那么多牛奶坏掉了”。沈经理辩解道:“如果减少订货量的话,得不到折扣,而且由于无法满足顾客的订单而导致大缺货赔偿也不少。”文总又找到仓库储经理了解情况,储经理说:“像牛奶等每周进货一次,但有时货品的需求量很大,到周五开始缺货,我经常跟采购部说要多进货,但他们说不多进了。另外,那些蓝色标记的货架存放冷门商品,需求量少,周转慢,虽三周左右进一次货,但现在仍剩下80%左右,有的过了保质期,只有扔掉。”文总就找到采购部柴经理询问商品采购量是怎么决定的。柴经理:“通常根据营销部每周的销售记录来预测下周的需求量,当然,如果某些产品订货数量足够多的话,能够享受供应商给我们的价格折扣,那么我们会适当地比预测比率数目增加一些”文总又问:“像牛奶等,为什么老是缺货?”柴经理解释道:“营销部反映客户要求较高,希望是最新鲜的,一旦超过三天,只有半价销售.财务部门要求我们尽量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损失,我还敢一次订很多货?”文总问:“为什么不多订几次货?”柴经理说:“订货次数增加,增加订货成本订货成本,而且会增加部门的工作量,单是加班费就很多,更不要提财务部门强调降低运营成本。根据过去的销售量来订货,有时销售部稳定,会引起缺货;另外营销部门会不定期做促销活动,使得产品很畅销,但不通知我们促销产品该进多少,结果反而引起了商品的短缺短缺成本”.二、存货的成本存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取得成本取得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购置和订货费用构成。(二)储存成本储存成本,即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三)缺货成本缺货成本能否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应视企业是否允许出现存货短缺的不同情形而定。(一)购置成本(进价)买价+购置费用存货的采购成本的构成↓↓包括运输费、包装费、保险费、仓储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税金等注意:•存货的购置成本,在购置批量决策中一般属于无关成本;•如果供应商采用“数量折扣”等优惠办法,购置成本即为决策的相关成本。购置成本=购置数量×单位购置成本=DU(二)订货成本(进货费用)订货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随订货次数的变动作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为了维持一定的采购能力而发生的、各期金额比较稳定的成本决策相关成本KQDF1变动成本=订货成本=固定成本+(三)储存成本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总额大小取决于存货数量和储存时间的成本总额稳定,与储存存货数量和储存时间无关的成本决策相关成本cKQF22+变动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四)缺货成本◎由于存货数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存货总成本=购置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sCTCKQFKQDFDUTC221文总继续问到:“那么堆积在货架上的商品是怎么回事?”柴经理回答:“有些商品保质期比较长,反正仓库也够大,而且一次进货量大的话,不仅可以减少订货次数,降低订货成本,还可以享受价格折扣,降低销售成本,这点,已经请示过财务部门了”文总问财务沈经理:“对于折扣策略,是否对公司很有利?”沈经理:“销售折扣对我们很重要,30万的订货,9折的话就可以节省3万”储经理反驳到:“可是货物占了大部分仓库空间,加上很大一部分人力花在整理保管上,也增加了成本。”储经理对沈经理说道:“为了享受商业折扣,导致过度订货,造成浪费”沈经理反驳道:“即使我们放弃享受商业折扣,完全按照销售预测来订货,就能保证存货不会坏掉?”结果这几个部门负责人互相指责,办公室乱作一团。文总的头越来越大···他该怎么办?意见1.嘉农公司的订货策略师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是造成其存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定期订货虽成本较低,管理方便,但需要合理确定订货量、订货频率和订货点。采取经济订货批量法2.应用ABC方法来管理存货。按照存货的消耗速度把产品分为简单的ABC类,每类产品给定一个订货周期或安全库存量。ABC法三、存货的控制方法(一)ABC分类法(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一)ABC分类法◆ABC分析法是对存货各项目(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种类、品种或规格分清主次,重点控制的方法。◆ABC分析法的操作步骤:(1)计算每一种存货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为1年)的资金占用额;(2)计算每一种存货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百分比,并按大小顺序排列,编成表格;(金额7:2:1)(数量1:2:7)(3)将存货进行分类类别占存货项目的比重占资本耗用总额A类B类C类5%~20%20%~30%60%~70%60%~80%15%~30%5%~15%(4)对存货分类管理和控制类别管理方式A类B类C类重点规划和控制次重要管理一般管理【例】某公司生产所需20种材料,共占用材料资金100万元。其中:A类材料2件(10%的比重),价值量占用60%;B类4种(20%比重),价值量占用20%,C类材料14种(70%比重),价值量占用20%。存货ABC分析法具体如图9-7所示。(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是指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能使存货费用达到最低的一次采购批量。☆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经济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既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货。(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即D为已知常量。(5)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现金折扣,即U为已知常量。(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则TC大小取决于Q。为了求出TC的极小值,对其进行求导演算,可得出下列公式:CKKDQ2Q——经济订货批量D——年需要量U——单价K——每批订货成本KC——每件年储存成本其中F1、F2、D、U为常量。CKQFKQDFDUTC221上述基本模型还可以演变为其他形式:KDKQDNC2)1(=每年最佳订货次数cKDKTC2)2(Q=存货相关总成本)(N360T)4(最佳订货周期UK*2KDI)3(C=经济订货占用资金☆存货决策的目的:找出使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合计数最低的订货批量,即经济订货批量。存在数量折扣的条件存货相在总成本=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具体步骤:1、按照基本经济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进货批量2、计算按经济进货
本文标题: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3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