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4篇】
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4篇】写好学科教学计划您知道怎么做吗?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新学期即将开学,教学计划可以提高学生新学期的学习力,今天三一刀客的编辑为大家准备了1篇非常不错的“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4篇】”文章,参考下载1篇好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受益!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第一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音乐课。由于刚刚接手四年级的音乐教学,我对学生还不是很了解,因此上课纪律还不是很好,但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应该会有所进步。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学生们的唱歌习惯不是很好,喊唱的现象还比较多。他们的识谱能力很差,一首比较简单的曲谱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而且我发现学生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唱歌时还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跟音乐做动作时就算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强调、练习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跟不上节奏。三、教材分析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水乡》、《国歌》、《月夜》、《快乐的课间》、《妈妈的歌》、《少年的歌》、《回声》、《童心》。其中歌曲有《采菱》、《柳树姑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愉快的梦》、《哦,十分钟》、《大家来唱》、《摇篮曲》、《摇篮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小小少年》、《友谊的回声》、《山谷静悄悄》、《荡秋千》、《小孩世界》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采茶舞曲》、《渔光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小夜曲》、《月亮月光光》、《梦幻曲》、《乒乓变奏曲》。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四、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2、音乐情绪与情感(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3、音乐体裁与形式(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6首。2、演奏(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4小节的节奏短奏。(2)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四)音乐与相关文化1、音乐与社会生活(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进行音乐交流。(3)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2、音乐与姊妹艺术(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2)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五、教学重点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音符的认识能力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歌唱习惯,减少喊唱现象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六、教学措施本学期我将针对四年级各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在注重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第二篇】一、班级分析本班学生一共49人,学生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三、学习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措施。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要坚守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五、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13/9--7/9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210/9—14/9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317/9--21/95、古诗两首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421/9—28/9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51/10—7/10“国庆”假68/10—12/109、巨人的花园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715/10-19/10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822/10—26/1013、白鹅14、白公鹅15、猫929/10—2/1116、母鸡语文园地四105/11—9/11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1112/11-16/11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首1219/11—23/11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1326/11—30/11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143/12—7/12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1510/12—14/12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1617/12—21/12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1724/12—28/12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1831/12—4/1期末复习195/1—9/1期末考试六、教改教研实验课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国内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专注地阅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第三篇】一、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四年级共有2个班,学生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安全地生活”。三、教学目标: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能力目标: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知识目标:1、1、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4、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3、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能力目标:1、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2、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风俗。3、知道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第三单元《安全地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生命、热爱生活。2、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3、培养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4、初步形成法制观念。能力目标:1、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5、学会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3、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四、教学措施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
本文标题:新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43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