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高校思政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高校思政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论述,既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本质及其必然性,又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内在基因和成功密码,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创新的实践路径。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在新时代,高校需着眼新起点新征程,在赓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和校园文化“隐”课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一、“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两个结合”论述高度凝练和概括了建党百年来的宝贵经验,既是对我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科学总结,也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将“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1.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会“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学生的内在信仰,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新的历史方位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实现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相促进,在育人目标上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马克思主义和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忠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铸魂育才之“守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为党和国家发展培养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其目标在于引领学生明确历史方位、拓展世界视野、强化价值自信。“马克思主义和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侧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同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实践相互关联。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开拓。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论述表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需要保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需要为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特征,围绕立德树人,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2.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通“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重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上联结、方法上契合、价值上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主”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历史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隐”课堂的活动设计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的认同和接受,通过从教材话语体系到教学话语体系再到实践话语体系的转化,将包含立德修身、工匠精神等具体内容的“故事”及其论述转化为一种现代性的实践教育话语,融会贯通到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二、“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两个结合”为我们提供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高校积极贯彻“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把握其内在的价值内涵和方法,将“两个结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开拓新局面。1.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两个结合”精神内核融入教学内容。“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促进学生把握“两个结合”的精神内核和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全面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融入,“在实践基础上,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理论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催生和孕育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跃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关系,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融入。通过四个“讲清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一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探索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立足中华文化传统与文明谱系,采取中国方式、汲取中国智慧”,在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性契合性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二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三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以深刻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明确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2.优化社会实践“大”课堂,将“两个结合”实践要义融入实践教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永葆强大生命力的要义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深入理解和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迎接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挑战、直面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应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深刻地理解“两个结合”的实践要义。一是深入挖掘“两个结合”的实践教育资源。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均有自身的独特性,因而要研究时代变化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以发展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具体实际。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到社会实践中找课题、挖资源,通过广泛调查不断认清世情、国情和党情,挖掘社会现实中涌现的大批鲜活案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准确的价值导向完成“两个结合”对学生的教育使命。二是对“两个结合”实践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观察时代、解读时代,结合当代中国实践和文化资源进行学理研究。一方面,将这些实践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实际加工成为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内容,用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另一方面,要构建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3.完善校园文化“隐”课堂,将“两个结合”价值体系融入价值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青年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求知欲旺盛,可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一是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通过设置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活动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确保“两个结合”融入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以双向“走进”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一方面,邀请校外人员走进校园。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劳动模范等走进高校,举办讲座、报告会、论坛等形式的学术活动,加强学生对“两个结合”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带动学生走进广阔的社会实践。鼓励师生围绕“两个结合”,以“贴近新时代、善用时事热点、传承先进文化”为要点进行主题创作,产出易为大众接受的文化作品,开展“因时因地”的教育活动,用通俗易通的语言、轻松活泼的形式去传播、宣讲“两个结合”重要内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弘扬“两个结合”的实践中来,更好地实现“两个结合”融入日常教育的目标;三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阵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模式受互联网的影响较大,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报、网、端、微、屏”等媒体格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形成良好的舆论生态,使“两个结合”入脑入心,实现网络思想政治的育人格局。同时,持续建设和优化线下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干部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0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