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初中数学教案样例(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14初中数学教案样例(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中数学教案样例(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试一试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好文供参考!2/14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二、提出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10-8=2(元),(10-8)×100=200(元)]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好文供参考!3/14售约多少件商品?[(10-8-x);(100+100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y=-2x2+20x(0三、观察;概括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各有1个)(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分别是二次多项式)(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好文供参考!4/14四、课堂练习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1)y=5x+1(2)y=4x2-1(3)y=2x3-3x2(4)y=5x4-3x+1练习第1,2题。五、小结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六、作业:略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第二篇】一、指导思想: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好文供参考!5/14二章《定义命题公理与证实》,第三章《相似形》,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第五章《概率的计算》。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并学会运用:掌握相似形的相关知识及运用;会解直解三角形,掌握概率的初步计算方法。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四、教学措拖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意整体推进。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仿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各知识点,并能纯熟运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第三篇】好文供参考!6/14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笔者在一乡镇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内容——圆,圆的概念是中心对称的继续,是后面研究扇形、弧长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2、数学思考: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好文供参考!7/143、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2、难点:圆的运动式定义方法。五、案例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细线、铅笔。2、学具:圆规六、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1、如图1,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图1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3、教师活动:让学生观察图形,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以及探究热情.(二)问题引申,探究圆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1、如图2,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课件展示画图过程)图2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通过动画演示,发现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好文供参考!8/14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就是圆.3、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界定: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4、师生共同归纳:(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3)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5、讨论圆中相关元素的定义.(1)如图3,你能说出弦、直径、弧、半圆的定义吗?图3(2)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结果.(3)教师活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上述概念的严格定义,对于学生的不准确的叙述,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作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作圆弧,简称弧;AB,读作“圆弧AB”或“弧弧的表示方法:以A、B为端好文供参考!9/14点的弧记作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作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3中的ABC;.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作劣弧,如图3中的BC(三)讨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课件:车轮;课件:方形车轮)1、学生活动:学生首先根据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交流.2、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如图4,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如果做成其他图形,比如正方形,正方形的中心(对角线的交点)距离地面的距离随着正方形的滚动而改变,因此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就不是保持不变,因此不稳定.图4(四)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m的圆?说出你的理由2、师生活动设计: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方法.根据圆的定义可以知道,圆是一条线段绕一个端好文供参考!10/14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所以可以用一条长5m的绳子,将绳子的一端A固定,然后拉紧绳子的另一端B,并绕A在地上转一圈.B所经过的路径就是所要的圆.cm,这棵红杉树平均每年半径增加多少?图54、师生活动设计:首先求出半径,然后除以20即可.解答:树干的半径是23÷2=11.5(cm).平均每年半径增加11.5÷20=0.575(cm).(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小结:圆的两种定义以及相关概念.作业:请做一个正方形的车轮,体会在车轮滚动的过程中车身的情况七、教学反思1、教师角色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探讨者。在引导学生观察、画图、发现结论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动态的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及车轮原理,激发了兴趣。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11/14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初中数学教案模板【第四篇】教学目标1笔寡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2迸嘌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1庇么数式表示:(投影)(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3)a与b的和的50%2庇糜镅孕鹗龃数式2n+10的意义3倍杂诘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投影)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好文供参考!12/14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教案样例(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4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