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介绍PPT
1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介绍2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期的著名诗人。“奉儒守官”的家风和诗艺的薰陶,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促使他逐步走向人民的主要影响,是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遇。3(一)杜甫的生活经历(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35岁前):读书和漫游时期。作于这一时期的《望岳》《画鹰》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青春朝气。2、第二时期(35-44岁):十载长安困守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了危机四伏、盛世将逝的国家政治形势。奠定了杜诗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3、第三时期(45-48)陷贼与为官时期。“三吏”、“三别”等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忧国忧民的炽烈感情,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4、第四时期(48-59)漂泊西南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感情更加深沉,诗律更加细密,形式更加多样。4(二)杜甫的思想:杜甫的一生是接近人民、同情人民,揭露黑暗、批判暴政的一生。杜甫的思想是儒家“匡时济世”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忧国忧民,他的忠君思想和爱国爱民思想是统一的。这种思想,由于时代的动乱和生活的坎坷穷困而逐步加深,也由于诗人逐步接近人民而又不断加强。5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杜甫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这些诗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充溢着诗人饱满的始终如一的爱国爱民的激情。从晚唐以来,杜诗即被誉为“诗史”。6杜诗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二)忧国悯时,表现深挚的爱国感情。(三)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四)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情厚谊。(7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沉郁顿挫”风格:“沉郁”主要是指情感的忧虑、悲愤、浓厚、浓郁;“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表达的沉着蕴藉。8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二)(一)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二)描写事物真实细腻。(三)寓主观倾向于客观叙事之中。(四)高度凝炼与丰富多彩的语言。(五)杜诗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9(一)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诗人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反映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表现了诗人鲜明的爱憎。如《兵车行》、“三吏”、“三别”、《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10(二)描写事物真实细腻。对客观现实作真实而又具体的描写,是杜诗,特别是其叙事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如《北征》中,对回家后见到贫困生活中子女的情状的描写;《垂老别》中,对老夫老妻无限伤心的心理状态的描写。杜诗的工笔描绘,塑造了众多的平民形象,这在前此的诗歌中是少见的。11(三)寓主观倾向于客观叙事之中。诗人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之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如《石壕吏》,这是一首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苦难的诗篇。开头四句写“有吏夜捉人”的场景;中间十六句,写县吏怒吼、老妇苦啼的情景;最后四句,写老妇被抓走、儿媳低泣及与老翁告别的结局。全诗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稍露诗人爱憎感情外,其余都是客观的白描,诗人的强烈爱憎,对事件的主观评价,都在白描中有所流露。12(四)高度凝炼与丰富多彩的语言。杜诗语言的主要特点:慨括性强,精炼准确,丰富多彩,通俗自然。如《登高》首联“急”、“高”、“清”、“白”四个形容字用得何等精炼。颔联的“下”、“来”两个动词,慨括得何等准确。颈联更是历来誉为用字精炼的范例,十四个字包含有他乡作客,万里作客,经年作客,潦倒作客;深秋登高,独自登高,多病登高,暮年登高等多层可悲之意。其它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字、“涌”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的“出”字、“斜”字都是精炼准确的例子。杜诗语言的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千姿百态的自然与生活景物的描绘上。杜诗语言的通俗自然,主要指杜甫善用俗语。此外,诗人也善用一些典雅清丽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事物的情态,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13(五)杜诗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杜甫诗众体兼长,几乎每一种体式都有名篇,并且由于他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努力,使各种诗体在他的创作中部有所发展,如乐府诗由过去多用古题写古事发展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如《兵车行》、《悲陈陶》)。五、七言古诗由过去的篇幅较短发展为长篇巨制(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五、七律是杜甫运用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体无论写景、抒情,感时、怀古都写得格律精严,对仗工稳,音调和谐,意境沉雄,使律诗得到长足的发展。绝句在杜诗中数量较少,但题材领域大为扩展;《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例。14四、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拓宽和加深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15(二)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1、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代诗人,如元、白的新乐府,晚唐的聂夷中、杜苟鹤、皮日休,宋代的陆游、文天祥,直至清末的黄遵宪等都受到杜诗的影响。2、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的爱国诗人(如文天样等)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广泛的共鸣。3、杜诗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诸方面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16五、作品选讲: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17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8背景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19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20“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212、《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22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還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23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春天(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为右丞相),旨在讥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乱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这一切作者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场面描写和情节叙述,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这正是艺术上成功之处。24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开头到“称身”是第一层次.泛写上巳日曲江边游春丽人之多,以及她们意态的娴雅,体态的优美,服饰的华丽。此诗本刺杨家兄妹,开头反从一般丽人写起,实际上丽人的服饰“金雀”、“麒麟”,已暗示非一般丽人所能服,这是诗家含蓄的作法。25从“就中”到“要津”为第二层次。笔锋一转,点出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包括韩国夫人),因上文已盛言丽人的体貌服饰,所以这层就着重写饮食车马的豪华,以及明皇宠赐的优厚,趋炎附势者的众多。从“后来”至末句为第三层次.写杨国忠威势煊赫,炙手可热,并暗示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淫乱行为,末句用反跌法结出“丞相”的骄横,263、《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27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2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2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30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3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32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33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34“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35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
本文标题: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介绍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