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者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在研究者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调查之后,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师幼关系的良性互动大多是存在于集体的教育活动之中,小组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则较少。基于上述原因,研究者将选取区域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幼互动研究。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是xx省xx县某幼儿园的三个中班,包括75名幼儿和9名教师。(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行为检核表法(三)研究过程观察对象:教师、幼儿(主动发起活动的两种类型)观察区域:建构区,美工区,图书角和娃娃家。观察时间:每天上午的10:10到10:50,用时一个月时间;观察量表:观察记录表(xx)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一)区域活动中互动主体的分布情况在一个月的观察时间里,研究者一共对三个中班进行了23次观察,并记录了224个有效数据。其中在224个有效数据当中,以教师作为发起者发起的事件有134个,幼儿作为发起者发起的事件有90个。其中教师作为发起者发起的事件,占总事件的%,而幼儿周围是动作发起的事件,占总事件的%。由此得出,在幼儿园中,中班的师幼互动主要以教师发起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发起活动的情况相对较少,主要是受到教师的牵引和指导。(二)教师作为发起者时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情况1、不同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分布情况当教师作为发起者时,在所观察的四个活动区域内,发起互动较为频繁的是建构区和娃娃家这种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和一定动手能力的区域,而像美工区和图书角这种相对来说较为安静,需要注意力的区域,教师主动发起的互动比较少。2、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类型的分布情况在师幼互动的过程当中,教师作为发起者所主动发起的互动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目的的。在本次观察当中,将教师的互动发起按目的分为了五类,分别是指导活动,维护纪律,让幼儿展示,进行评价和与幼儿共同游戏。这五类互动在师幼互动当中出现的次数不同,所占比例也各不相同。在教师作为发起者所开启的互动当中,维护纪律开启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评价和指导活动,让幼儿展示和与幼儿共同游戏开启较少或不开启。3.在不同的区域中互动时不同互动类型的分布情况我们大致的了解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所发起的互动的目的类型和所占比例。但是,在不同的区域中,这些互动类型开启的次数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开启区域的互动时,大多数以维护纪律和评价为主。分别占到了教师发起互动总次数的%和%。还有在发动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建构区和在需要教师多参与的娃娃家当中,教师较多对幼儿发起互动,而在相对安静且并不需要教师过多干预的的图书角和美工区,教师发起的互动就很少。(三)幼儿作为发起者时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情况1.不同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分布情况当幼儿作为发起者时,在所观察的四个活动区域内,幼儿在建构区内开启的互动事件共34个,占总事件的%;在美工区开启的互动事件共28个,占总事件的%;在娃娃家开启的互动事件共15个,占总事件的%,在图书角开启的互动事件共13个,占总事件的%。当幼儿作为发起者时,在所观察的四个活动区域内,幼儿在建构区内开启的互动事件共34个,占总事件的%;在美工区开启的互动事件共28个,占总事件的%;在娃娃家开启的互动事件共15个,占总事件的%,在图书角开启的互动事件共13个,占总事件的%。由此可见,教师在不同的活动区域中所发起的互动次数并不均衡,其中发起互动较为频繁的是建构区和娃娃家这种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和一定动手能力的区域,而像美工区和图书角这种相对来说较为安静,需要注意力的区域,教师主动发起的互动比较少。2.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类型分布情况幼儿所主动发起的互动也是具有一定目的的。在本次观察中,我们把幼儿发起的互动也同样按目的分为五类,分别为寻求指导,告状,展示,请求照顾与帮助和提问。这五类在四个活动区域当中,开启次数最多的是展示,共开启29次,占幼儿作为发起者所主动发起互动的总次数的%;其次是告状,共开启24次,占总次数的%;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是请求照顾与帮助和寻求指导,分别占总次数的%和%;开启次数最少的互动是提问,占了总次数的%。3.不同区域活动中的不同互动类型分布情况在不同的活动区域中,幼儿所开启的师幼互动如上表所示:在建构区中,幼儿发起次数最多的互动是展示,占整个建构区所有互动的%;其次是告状,占所有互动的%;再次是寻求指导,占;排第四位的是请求照顾与帮助,占%;而提问在建构区中并没有被幼儿开启。在美工区中,幼儿发起次数最多的互动仍是展示,共开启了11次,占整个美工区所有互动的%;其次则是请求照顾与帮助,占%;第三位是寻求指导,占%;第四位是告状,占%;第五位是提问,仅开启了一次,占总次数的%。在娃娃家中,幼儿发起次数最多的互动是告状,共开启了7次,占整个娃娃家所有互动的%;其次是请求照顾与帮助,占总次数的20%;再次是寻求指导和展示,这两种互动在娃娃家中所占比重相同,都为%;互动最少的是提问,占总次数的%。在图书角中,幼儿发起次数最多的互动是告状和提问,二者各占整个图书角所有互动的%;其次是寻求指导,占总次数的%;再次是展示,占%;而请求照顾与帮助在图书角区域中没有被幼儿开启。在幼儿主动开启的师幼互动中,互动的类型多以告状和展示为主。幼儿在活动中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经常向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出现次数占到了幼儿发起互动总次数的%。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又时常会因为投放的材料分配不均而起争执,所以告状的出现次数也很多,占到了总次数的%。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一)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多为发起者。(二)教师发起的互动以维护纪律和进行评价为主三。(三)幼儿发起的互动多为无意义互动。(四)师幼少在美工区和图书角发起互动。五、幼儿园区域互动中师幼互动产生问题的原因(一)幼儿内心惧怕教师,不敢开启互动小朋友就是典型的对老师的惧怕心理,既希望得到关注,又不敢主动向老师发起互动。所以就导致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较多,幼儿发起的互动数量较少。(二)师幼在互动中自我定位有偏差在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在师幼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大多数区域活动中,由教师主动开启互动,幼儿被动的接受。但其实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师幼关系是平等的,且因为区域活动更注重幼儿的自我发展,所以更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让幼儿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三)区域特点不同导致教师关注度不同建构区和娃娃家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中班幼儿在这方面的意识较差,经常会因为一个易拉罐或者一个插片而产生矛盾冲突和疑问,所以需要教师及时介入,进行调和和指导。而在规则明确,氛围安静的美工区和图书角,幼儿很少出现打闹争抢的行为,且在与当班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该教师认为这两个区域是在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所以一般很少介入其中。(四)教师对区域的关注度影响幼儿发起互动在区域活动中,如果幼儿发现教师多在某个区域与幼儿发起互动,那么幼儿们就会纷纷的在这个区域中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首先,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培养,改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变为以幼儿为中心,使其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但是不需要教师过多干预,把时间多留给孩子,不代表师幼间的互动是可有可无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虽是以幼儿为主体,提倡孩子的自主性,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根本就体现不出区域活动中的教育计划和教育目的也很难实施。所以师幼间的互动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应该积极表达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课上多组织一些增进师幼感情的活动,使教师和幼儿在游戏中加深感情,不要无视幼儿发起的互动或者无故责备幼儿,消除幼儿的惧怕心理。从而使幼儿愿意主动地发起互动,并且在教师发起互动时能够更积极的回应,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六、对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教育建议(一)平衡区域活动中不同区域发起互动的次数根据教师在不同区域中发起的互动次数的差异的情况,研究者认为教师应该保持同等的心态去参与到每一个区域活动中来。《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开启互动时不应该局限于幼儿比较活跃的区域,像美工区,图书角一类的规则明确,环境安静的区域,教师在观察中容易忽略,但其实隐藏其中的例如如何正确的使用画笔,剪刀等工具或图书的正确阅读方法等,也同样需要教师适当的干预,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与评价。只有教师自觉注重对幼儿各方面素质进行培养,对每个区域的关注到位了,幼儿才能够从互动中发展各方面能力,实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在王道俊、郭文安教授的《教育学》中曾提到,教育当中过程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有一对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在现在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它割裂了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关系,认为教师的地位要高于幼儿。这是完全违背当代世界的教育观的。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应该:首先,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培养,改变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变为以幼儿为中心,使其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但是不需要教师过多干预,把时间多留给孩子,不代表师幼间的互动是可有可无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虽是以幼儿为主体,提倡孩子的自主性,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根本就体现不出区域活动中的教育计划和教育目的也很难实施。所以师幼间的互动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应该积极表达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课上多组织一些增进师幼感情的活动,使教师和幼儿在游戏中加深感情,不要无视幼儿发起的互动或者无故责备幼儿,消除幼儿的惧怕心理。从而使幼儿愿意主动地发起互动,并且在教师发起互动时能够更积极的回应,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三)减少无意义互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研究者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幼儿,所发起的互动中无意义互动占了很大比重。例如教师发起的维护纪律和幼儿发起的告状。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应该刻意的减少这些无实际意义互动的出现。第一,教师要引导幼儿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幼儿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解决而不是找老师告状让老师来解决。第二,教师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不应该只用空洞的“很好”“很厉害”来进行评价。而应该在评价中提出一些实用的观点和意见,告诉幼儿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太好,这样改一下会不会更好之类的意见,帮助幼儿开阔思路。(四)教师加强自我评价与反思,提高互动有效性和游戏性反思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重视教师自我反思与评价,把自我反思与评价相结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普遍趋势。教师的反思,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自我的反思与评价,诸如对区角材料的投放情况,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程度理解程度,在师幼互动时幼儿的情感变化,互动的游戏性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反思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从而改正。要提高互动的游戏性,给幼儿创造宽松舒适的活动环境,幼儿在中班这一年龄阶段多以自我为中心,教师过多的强调纪律反而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所以,在发动幼儿创新思维能力的建构区和美工区当中,除了必要的维护纪律以外,多以鼓励性创新性的语言去评价幼儿创作的作品为主;而在需要教师多参与的娃娃家当中,教师多对幼儿进行指导。通过反思,教师不仅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对班里的幼儿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这样既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成长,也是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每个区角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每一个幼儿的天赋,培养独立性自主性,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更加全面的发展。
本文标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69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