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社会发展的规律》精编2篇
好文供参考!1/23《社会发展的规律》精编2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社会发展的规律》精编2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社会发展的规律》1一、自主探究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86—93页。课标内容要求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学目标分析•知识: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运用社好文供参考!2/23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力: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2.填一填:(1)社会存在___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_____,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____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_____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_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___的___作用。(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的,马克思主义的______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3)_____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4)在生产方式中,____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___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____。(5)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_____。经济基础_好文供参考!3/23__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____。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____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___;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____生产力的发展,___社会前进。(6)___________的矛盾,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___的、___的,发展的过程是____的。(8)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_____实现的,_____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加以解决。___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____________的发展,使______________的发展。____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3.想一想:(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2)生产好文供参考!4/23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5)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什么?二、合作学习1、合作探究探究一:近年来,洋节日西风东渐,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正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而广之。社会正被这些新颖的、另类的文化所感染、浸润。回答(1)—(2)题。(1)上述材料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不同的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a)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好文供参考!5/23探究二:《诗经•卫风•伯兮》描写一位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她吟唱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哪里能得到谖草,栽种在北檐之下?)”谖草即萱草,传说面对萱草可以忘忧,故又名忘忧草。民间还有一传说: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故萱草又名宜男草。回答(3)—(4)题。(3)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a、其真理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b、多数是不可信的c、是不可盲目相信的d、是认识的重要来源(4)古时候游子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思念之苦。唐代孟郊《游子吟》写道:“萱草生堂附,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忘忧”“宜男”之说虽“无一验者”,但并不妨碍人们借此表达某种愿望,这表明-三一刀客§的哲理是()a、某些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c、眼见不一定为实d、艺术创好文供参考!6/23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2.释疑解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区别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3.巧建结构三、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噪音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房价高、上学难、看病贵以及环保、治安等各类问题,无论事情大小,都是让百姓牵肠挂肚的,因而“幸福指数”这一概念成为XX年地方“两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幸福指标体系将纳入和谐社会指标评价体系中。这表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好文供参考!7/23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06,江苏卷)自XX年4月1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广东)“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4、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表明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好文供参考!8/23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这一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c、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而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社会是的基本矛盾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b、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7、社会生活的本质是a、实践b、物质c、劳动d、主观性8、随着社会焦点的变化和视角的转移,每一年社会中总会新出现、新兴起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遗产”、“学术明星”、“一树/梨花/压海好文供参考!9/23棠”、“博客”、“顶你个肺”、“你不是一个人”、“反盗版”、“标准像”、“恶搞”等入选XX年十大流行语。这说明a、社会存在的变化会在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二)双项选择题:9、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服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c、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10、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从各国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的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时,都适时地提出新农村建设问题。这段话说明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b、社会存好文供参考!10/23在决定社会意识c、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矛盾特殊性d、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12345678910(三)辨析题:11、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辨析: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决定作用。(四)探究题:12、材料一随着改革开庭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薄了,思想道德滑坡了,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出现了腐败现象。材料二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讲座、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为什么会出现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好文供参考!11/23(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1-2个哲学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走进生活第九批新职业公布XX年4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发布第九批新职业。这10个新职业是:衡器装配调试工、汽车玻璃维修工、工程机械修理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助听器验配师、豆制品工艺师、化妆品配方师、纺织面料设计师、生殖健康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据介绍,劳动保障部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迄今已发布九批共96个新职业,新职业一经确立将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探究提示]1、请你查找一下最新公布的职业名称,并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适时公布新的职业名称。2、这些新的职业的公布以及对于这些职业的规范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哲学意义?《社会发展的规律》2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好文供参考!12/23并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及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学法指导1.澄清概念。本课涉及多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如社会
本文标题:《社会发展的规律》精编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