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幸福是什么》教学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幸福是什么》教学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幸福是什么》教学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幸福是什么》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自学课文,理解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二)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幸福,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疑问句,幸福是什么呢?智慧的女儿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师也想请同学们自己去体会。(二)初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潭:深的水池。诧异:诧,惊讶,诧异就是非常惊奇。消防队:救火和防火的组织。清澈:水清而透明。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义务:①公民或法人按法律应尽的责任。②不要报酬的。本课指责任。(三)理清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三个牧童从小主动做好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的事。)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发展,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讨论课文的结构。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5自然段)讲了三个孩子修好了喷泉,砌成小井。第二段(第6~13自然段)讲的是三个孩子向不相识的姑娘请教什么是幸福,姑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第三段(第14~23自然段)讲了三个孩子在10年的社会参考资料,少熬夜!实践中都弄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第四段(第24自然段到最后)讲的是智慧的女儿为幸福的含义做了总结。(四)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同学们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写以下表格,有助于学生完整地了解课文,理解智慧姑娘的用意。《幸福是什么》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2、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四、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参考资料,少熬夜!3、大家讨论得出: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六、谈谈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几个同学合作,把课文内容演一演。板书幸福是什么↑↓为人治病靠劳动对人有用尽义务养活别人做益事《幸福是什么》教学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3.能把课文演一演。教学重点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2.演课本剧。教学难点1.初步形成幸福观。2.理解文章内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3.认读生字。学习新课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参考资料,少熬夜!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3.汇报演出。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幸福是什么》语文教案4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着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来到了《巨人的花园》,进入了一个唯真、唯善、唯美的童话世界,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童话里的真、善、美,看看你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课件展示图片、文字)请大家齐读。谁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说得真好,分享快乐也是一种幸福!这节课就让我们跟谁着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继续追寻《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三、初读感悟。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链接语,提炼出学习信息,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幸福是什么?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注意做好批注。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多收获,下面哪个同学来交流一下这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简要复述课文)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他们复述的怎么样?大家说的很好,复述课文时要做到语言简洁,内容具体,脉络清晰,记住了吗?四、再读感悟。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16至26自然段,也就是从42页“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到课文结尾”,看看你是否会有新的体验,或者让你心动的地方?动心处请做批注。参考资料,少熬夜!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学习体验。板书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感受一下幸福是什么,好吗?下面请大家齐读这段话。2、交流情感体验。大家都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许许多多幸福的记忆,下面结合自己身边的事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哪位同学来打第一炮?机会总是给勇敢的人准备的!同学们说得太感人了,是啊,幸福是一朵美丽的小花,找到他的人都是快乐的;幸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看到他的人个个心满意足;幸福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温暖着寒日里的每个人。幸福是一种感觉,却可以画在脸上,描在眉间,唱在嘴上,写在心里。幸福是一种体验,却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拥有。拿出你的幸福,一个人的幸福会变成许多人的幸福。五、拓展阅读:让我们感谢埃林彼林,讲我们带入这样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无独有偶,作家鲁克也给我们记录了1篇美丽的童话《谁丢了尾巴》,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想一想这篇童话和《幸福是什么》之间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1、语言亲切、自然、优美。2、故事情节动人。3、写作方法多样,想象丰富。、4、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啊,每1篇童话都会引起我们感情的共鸣,语文基础训练上也为我们编排了1篇感人的童话《幸福在哪里》,让我们一睹为快,看看哪些地方引起了你心灵的震颤呢?谁来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把句子补充完整。)六、作业:同学们,幸福就像是氧气将我们围绕,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发现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给妈妈捶背时,你是幸福的;当你扶着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时,你是幸福的;当同学教会你一道难题时,你是幸福的,当你们送给老师一张节日的贺卡时,我们都是幸福的!总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瞬间让我们感动于心,铭记于心,课后,请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间记录下来吧!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幸福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好吗?大家一起来!齐唱《幸福拍手歌》。能与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很幸福,大家幸福吗?那就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生活幸福,好吗?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幸福是什么》教案5一、概述1.本课属于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十课。2.课内自读课,需要一课时。3.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参考资料,少熬夜!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4.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能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深层次理解幸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实际说说幸福的含义,从身边发现幸福,体会幸福。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现状1、有比较好的预习习惯;2、阅读的速度不过快,需要在速读方法上加以指导;3、通过调查谈话知道,受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幸福的理解比较模糊。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学与活动策略:在指导学生速度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互助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时发现并引导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学习活动的表面肤浅。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有关课文重点生字的fiash资料;3、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幸福的文章和诗歌。4、有关幸福的歌曲,《幸福在那里》《太阳光金亮亮》。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同学们,大家看着奥运福娃图片,听着有关幸福的歌曲,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在一起高兴的上课,你是否感到自己很幸福呢?是呀,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和幸福有关的事物,我们处在幸福之中。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出示幻灯片1)2、身边的幸福: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衣服上、墙上、器物上、门上、书法作品中甚至蛋糕上随处可见这个福字,幸福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之一,我们会经常受到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幸福这两个字到底怎样解释呢?请看图片!“土”表示土地,有了土地,就有饭吃,有衣穿;“¥”表示有钱花。福也暗含一个人,有口饭吃,有自己的一份田地。大家可以看出,人们最初对幸福的人是主要着眼于生活的富足。21世纪的我们能不能停留在几千年前的认识上呢?3.下面我们学习童话《幸福是什么》,请看目标。(出示幻灯片4)我们要通过自读达成这新目标。(二)、速读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我们要学会速读。第一步,视读法,请同学们打开钢笔:“一目十行”,笔尖指住一行的末尾缓缓向下移动,阅读的速度和移动的速度一致。视线自上而下扫视全篇,笔尖移动的速读要和速读的速度一致。时间3分钟。2、标志搜索法:我们要“沙里淘金”,本文的题目是“幸福是什么”,大家要搜索与幸福有关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含有幸福的句子。时间要求3分钟。3、精读标画出来的句子和段落。速读只有和精读配合才有意义。精读的关键是“有的放矢”,要有问题的引导,看看这些段落是怎样回答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要求3分钟。(三)、我能合作1、小组交流预习中遇到的生字和词语。2、向同桌复述文章中故事。复述提示:十年前,三个牧童在树林里——————,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十年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体会到了幸福。文章可分为____部分。3、每位同学向小
本文标题:《幸福是什么》教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79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