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寒假家访工作总结范文【参考4篇】
寒假家访工作总结范文【参考4篇】光阴似箭催人老,光阴如骏赶少年。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1篇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经过搜索和整理,网友为大家呈上寒假家访工作总结汇总8篇,请继续参考下载本文相关内容!寒假家访工作总结【第一篇】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寒假期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前,我制定了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置。通过家访,我了解了孩子们在家中休息和学习的情况,了解了家长在家中对孩子的教育。也使我了解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对学生的个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家访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与反思:1、通过家访,深入到每个家庭进行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的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用2、通过全面的家访,进一步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与方法。3、通过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关切,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而爱学生,更加热爱工作。4、新学期应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作业的完成还不太令人满意,家访的学生中能独立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不是特别多,部分学生的耍心太大,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以至寒假快结束了都还没有完成作业,还有的部分是确实有些题做不来,家里又没有能够辅导的人,所以就只有留空白了。学生的成绩不尽人意,不见得都是不努力的结果,有的学生一直都很努力,这一类学生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这类学生将是我重点帮扶的学生。5、新的学期应该树立各种典型。通过家访,我了解了一些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好人好事,没有及时鼓励,同时也了解到极少数的负面的人与事。对学生来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的学期,我将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树立好的典型,一方面,这些典型的人和事要及时公布、展示,另一方面,到了一定阶段,要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对班级好的以及不好的人与事进行评价,树立班级的正气。家访对于我来说收获很大。家访虽然使我很累,但是家访让我了解了学生更了解了家长,缩短了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是家访在诸多沟通方式中确实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家访不仅能使我和家长的思想互相交流,而且能使家长对教师,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家校更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家访,使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本次家访最深的体会是:了解了很多平时了解不到的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可以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寒假家访工作总结【第二篇】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办学声誉,达到“服务学生、宣传学校”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家访活动,家访基本上做到了由远到近——家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老师与学生和家长心灵上的沟通;由淡到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由冷到热——改善了学校、老师在家长的眼中居高临下的形象;由低到高——学生、家长及老师从冷漠的态度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响应。家访活动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反响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就20xx年富水镇初级中学家访活动总结如下:一、家访活动基本情况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大型家访活动,学期中间要求班主任根据需要家访每月不得少于一次,科任教师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教师家访参率达到100%,家访区域涉及各村。二、精心组织家访活动(一)学校领导对教师家访非常重视,专门召开校委会、班主任会议部署,要求能家访的一定要家访,确实不能到家家访的,也要通过电话、网络、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家访,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二)制定家访计划,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学校实际,各班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将被访学生分类进行家访,重点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身上。家访采取将学生按住址分组、分片进行家访的办法,全校教师共分成19个小组进行家访活动。在家访前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在家访中,教师携带“教师家访情况登记表”进入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家访反馈表”,并及时与家访学生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流。(三)写好家访记录与总结。要求每位家访教师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撰写家访手记,写好家访总结。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四)加强家访活动的纪律要求,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家访前,学校专门就家访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体家访教师认真遵守,家访前,事先和学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家访期间,避开就餐时间,所有家访教师不吃、不喝、不拿学生家长的任何东西,尽可能的不给学生家长添太多的麻烦,家访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三、工作体会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高高在上到上门服务,从互相埋怨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一)家长期待家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好的教育方法。(二)学生愿意家访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人是需要激励的,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学生是有血有肉最生动的生命个体,需要教师和家长真诚的赞美和赏识,此次家访我们要求家访教师至少要说出被家访学生身上的一个优点。家访后,同学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告知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更重要是家访后,爸爸妈妈懂得如何教育自己,更关心自己了,不再是过去一味苛刻要求,而是与自己聊天多了,沟通多了,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三)班主任需要家访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班主任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到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冒酷暑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如有的同学在学校行为怪异,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与父母住一起,家长关心甚少,所以在家的时侯经常故意做一些奇怪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习惯”也濒濒出现在学校。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而不仅仅只是在她犯错时才找她。因此,班主任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四、家访中暴露出的问题(一)家长的问题1.尽管家长已经期待家访,尽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大部分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农村、进城打工的学生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素养差,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较差,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的照顾没有时间、精力,有些甚至置之不理,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2.家长期望很高,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3.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很多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一部分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常年在外打工,造成了这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呵护”有加,宠溺想象严重,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不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二)学生的问题1.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比较薄弱,即使是平时在校较认真的学生到了家里就不自觉了。由于家长督促不利教育无方,有的学生尽管像模像样的在看书,有的甚至是弄到了深夜十二点,但学习效率却是十分的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人”在看书就算用功。2.有一部分学生向家长永远只报喜不报忧,还有的就干脆欺骗家长。在家访中得知,学生平时的测验的成绩、在校的日常表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如实向家长汇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要更加频繁,也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一味地见喜就高兴,见忧就打骂。五、家访活动反思老师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家访工作,使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同时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时也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家长期待、学生愉快、效果明显,但要长期化、制度化。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家长非常高兴。寒假家访工作总结【第三篇】关爱学生,尊重家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家长建立友好的工作关系,这是教师自身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任务。家访是完成这一职业任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师的了解,使家长更好的支持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寒假期间,根据学校要求,本班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对于这次家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现总结如下:首先,家访给我本人,作为一名教师上了一课。孩子给家长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深入到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学习环境、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及教育方法;也了解了学生家庭的困境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师生感情,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这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信任。去家访之前,曾事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说明家访时间等事宜,许多家长都在言语中表达了对老师家访的支持和感激。家访时,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思想品德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当然由于各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再加上一些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家访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贫困家庭中一些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些自以为是、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第二,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者不够关心
本文标题:寒假家访工作总结范文【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18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