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7的乘法口诀》教案【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7的乘法口诀》教案【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7的乘法口诀》教案【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7的乘法口诀》教案【第一篇】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法学法:1、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参考资料,少熬夜!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1、复习1-6的乘法口诀(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2、情境引入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2、合作交流(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2)对口令参考资料,少熬夜!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如:二七()()七三十五七七()()七四十二师:三七二十一生:37=2173=21(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课中操]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1、巩固记忆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2、口诀整合练习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3、挑战自我(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1)欣赏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3)总结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7的乘法口诀》教案【第二篇】教学重点:总结、归纳7的口诀并会运用。教学难点:7的乘法口诀的总结和归纳。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瓢虫吗?说一说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瓢虫?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后,教师介绍七星瓢虫。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七星瓢虫身上有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6页情景图,师:观察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后,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利用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星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出示课题)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1.学生自己试着总结7的乘法口诀。2.小组交流后小黑板板演。(教师巡视,随机提问。)3.全班交流,小组讲解员讲解总结口诀的方法和过程。4.学生在书上书写7的乘法口诀。5.观察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说一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然后讨论:如果总结某一句口诀该怎么办?如想知道四七是多少,你有什么办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三、专项练习1.自己记忆7的乘法口诀。2.练一练1题对口令。四、课堂小结师:回想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五、综合练习1.练一练第2题:孔雀开屏先让同学把得数写在书上,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是让学生用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2.练一练第3题:找朋友。教师课前准备找朋友活动中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发给同学们,看谁能很快找到朋友,大家一起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然后让所有同学在书上连线。3.练一练第4题:直接把得数写在课本上,交流时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二年级数学上《7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育21jy_11552204352021-09-2900:27苏教版3个学币1星级二分数乘法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通过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能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奠定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以及倒数的认识。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能应用分数连乘计算和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第1课时分数与整数相乘教材第28~29页例1及相关练习。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重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难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2)++=++=学生做完第(1)题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做完第(2)题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师:计算第(2)题第2个算式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师:做一朵绸花用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先由学生回答,再涂色。)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生:++。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生:3×。教师板书:×3或3×。师: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计算×3。师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生:。学生试做,教师启发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参考资料,少熬夜!师:×3=,由此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生:用分数的分子乘整数,所得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原分数的分母作为积的分母。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2)解决例题的第(2)题。师: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点评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成最简分数。(3)总结计算方法。师: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把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1.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第2题指定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3~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1.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可能没关注到全局。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2.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评价一个学生,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待加强。3.在课后巩固的作业设计中,我本着“精”的原则,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去设计一些题目,做到精讲精练。既学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材第29~30页例2及相关练习。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2×1×5师:上面各
本文标题:《7的乘法口诀》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3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