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第五节军队给水卫生
第五节军队给水卫生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几十年来全军给水卫生工作者,在改善部队饮水卫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深入发展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展了水源卫生调查和改水试点,提高了饮水卫生质量。为了摸清全国重要战略地区水源卫生状况,全军从70年代开始组成“水调”科研协作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面积达387.5财水源数约为39300个,基本上摸清了我国重要战略地区的水源分布,水量、水质特点及影响变化因素,以及与水有关的疾病情况。整理出各战略地区水源卫生调查报告。编印了水源资料图册共4套8本,撰写专题论著数十篇。为未来战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为掌握部队营区的给水卫生现状,80年代继续组织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摸清了当前营区给水卫生现状。全军营区给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约占水源总数的77.5%,供应入数已达93.6%;集中式供水又以自备水源为主,约占83.8%。在自备水源中以地下水源为主,约占87.6%,其中北方部队更多采用地下水,占96.6%,南方部队为77.2%。调查发现,部队水源卫生管理在不断加强。但是净水设备普遍比较简陋,而且又不配套,不能实施经常的饮水消毒,是今后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部队营区给水卫生存在的问题,在80年代末,全军成立了“改水”技术指导组,制定了《全军改水试点方案》,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了全军改水试点工作。经过16个大单位;81个改水点的试验观察,取得明显的成绩,即摸清了各种净水设备的实用性,促进了给水站的卫生管理,推动了部队饮水卫生质量的不断提高。军队饮用水的给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我军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除驻城市或大单位为集中式给水外,大部分部队仍以分散式给水为主。但至八十年代中期,集中式给水已占军队自备水源70%以上,饮用自来水人数已超过90%。从发展来看集中式给水将取代分散式给水。但从全军水源卫生调查和全军边远地区分散部队给水卫生调查结果表明不论集中式或是分散式给水,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营房和卫生部门共同努力解决,使我军全体官兵能得到卫生安全的饮用水,以保证官兵健康,为胜利完成我军各项任务起到应有作用。一、分散式给水(separatewatersupply) 分散式给水是用水者分散地由水源直接取水。这种给水方式在水量保证,水质的改善和管理上都不如集中式给水,但设备简单可就地利用水源,分散式给水如井、泉、河、塘、雨雪水的取用,简单处理可用过滤井、水池、缸内混凝沉淀消毒,砂滤桶等。 据全军调查分散式给水水源数占总水源数约1/5,饮用人数约为饮用总人数6.4%。各军区、军兵种边远分散部队采用分散式给水有所不同如沈阳军区饮用人数为34.3%,而北京军区则为100%。分散式给水水源73%为地下水,其中浅井水最多占51%,地面水占27%。 我军分散式给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水源卫生防护差,细菌超标严重;②水源水量不足,缺水和无水源占12.2%;③存在少数的高铁、高氟、高硬度及苦咸水水源;④绝大多数水源水未经处理,只极少数水源水不定期的用漂白粉消毒;⑥无专人管理。 目前使用分散式给水主要为边远地区分散部队,包括边防海防部队,住在偏远山区的导弹、雷达、通信部队和一些守备部队。这些部队人数不多,驻地分散、条件艰苦、任务重,解决好饮水问题是个极重要的任务。 根据上述分散式给水存在问题,应有重点,有步骤的解决,当前应尽可能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以浅井为重点,去除污染源,整修不合卫生要求水井,地面水水源多采用过滤井。 2.根据水质加强水处理措施,一般处理应以消毒为主,因大肠菌群超标的水源水占65.5%。又因水源水75.5%浑浊度小于5度,所以可采用单纯过滤或混凝沉淀处理。特殊水质应优先处理。 3.加强卫生管理,每一单位应有专人负责。二、集中式给水(centralizedwatersupply) 集中式给水通常称自来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然后集中对水进行净化和消毒,再通过配水管网将水送到给水站或用户。 集中式给水便于水源选择和防护,集中净化消毒有利于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由管网运输配水可以防止水在运送过程受污染,卫生管理和监督也比较容易。但如由于设计不善,管理不当或技术上原因,则水一旦发生污染,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扩大到一个市、一个区或一个单位,甚至危害千万人的健康。1955年印度德里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引起甲型肝炎大流行就是典型例子。我国1979~1984年间集中式给水污染事故212起,其中主要为水源污染占污染事故69.8%,其次为管网和贮水池污染。如辽宁某市因水源井被生活污水污染,致使供水区居民10781人出现腹泻等肠道症状,水中检出新轮状病毒。因此对集中式给水必须加强卫生监督工作,以保证给水的安全。 集中式给水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取水、净水和配水三个过程,由于水源类型、水质情况、生产能力、经济技术条件等不同,各过程的设备可有较大的差别。 (一)集中式给水的工艺流程 1.地面水作为水源时,一般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深井水或泉水→水泵→水塔或高位水池→管网→用水点混凝剂消毒地面水或浅井水→水泵→混凝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水泵→水塔或高位水池→管网→用水点2.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工艺流程较简单,深井水水质较好时,一般加氯消毒即可饮用。加氯地下水水源水泵站水塔或高位水池管网用水点3.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我军实践经验,小型自备水厂可简单的按照水源水浑浊度来选择工艺流程。但有条件时,应对水质进行充分调查与试验,以定出更合理的净化方法和工艺流程,下表供选择净化工艺流程时参考。表3-38原水浑浊度与净水工艺选择原水浑浊度(度)净化工艺≤5氯消毒或紫外线消毒20~50慢砂滤或快砂滤(20度)、氯消毒50~150沉淀池或初步滤池、慢砂滤、氯消毒或接触过滤、氯消毒150混凝沉淀或澄清、快砂滤或无阀滤池、氯消毒其它如高浊度水(10000度)可加预沉池和投加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含藻或浮游动物水可在加混凝剂絮凝后经气浮池,再进入过滤池。如水中只含藻类,浑浊度色度均不高,也不含有大量有机物,可通过设在滤池头部微滤机过滤,亦可预氯化再混凝沉淀过滤方法去除。(二)取水设备 1.地面水 (1)取水点的卫生要求 ①取水构筑物位置,应位于城镇和工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远离码头及污水排放口上游100m以上。 ②取水点最好设在河心,靠近主流,不应在死水区或回流区取水。 ③湖、水库取水点应选在深水区,远离支流汇入口,位于常年之导风向上风侧。 ④进水口一般距河床不小于1m,在最低水位下不小于0.5m。 (2)地面水取水设备类型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即岸边型、自流管型和活动型。 岸边型进水间设在岸边,水经进水间的进水孔进入,由水泵抽送到水厂。适用于基础坚实和河岸较陡,有足够水深,水位变化不大的河流。 自流管型是用伸入河中的自流管取水,水靠重力自流进入集水间,再由水泵送水厂。适用于河岸较平坦,河边水质较差的河流。 活动型就是用船或缆车取水,水泵多设在船上,适用于水位变化大,或需变更取水点的水源。 取水设备的进水口都应设置格栅及网筛,以阻滤粗大悬浮物,应定期清洗,集水间亦应定期清淘,防止污泥淤积,影响水质。 2.地下水 地下水愈深,不透水层愈厚,给养区愈远,愈适合作取水点,因不易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或深层地下水的覆盖层为裂隙地层,取水点应设在污染源上游。 地下水取水设备主要有钻孔井和大口井。 (三)混凝沉淀 1.混凝 混凝包括投药、混和、反应三个步骤,相应的设备也有三类。 (1)投药方式:混凝剂多先配成溶液再投加。投加方式有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及水射器投加等。我军自备水厂应用前两种方式较多。 (2)混合设备:一般采用水泵、管道、机械、隔板式混合槽,常用为水泵和管道混合。泵前加药就可达到混合目的,方法简单,无需另增能源,但水泵房距水厂较远不宜应用,因絮状物可在管内沉积。管道混合是将加药管伸入进水管道内1/3~1/4直径处,借水流将混凝剂扩散,设备简单,但流量变化大时影响混合效果。隔板式混合槽如下图,利用挡板使水迂回前进与混凝剂混合,混合效果较好,但水头损失较大。 (3)反应设备:反应是使经混合后形成的微粒与水中杂质充分接触,形成较大絮状物的过程。反应池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变速设计,反应设备有涡流式、旋流式、隔板式、机械反应池等。我军自备水厂多采用水力反应设备。一般反应池与沉淀池(澄清池)合建。 ①隔板反应池: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近年在垂直隔板反应池基础上发展成为折板和波纹反应池。絮凝时间一般宜为20~30min。 ②穿孔旋流反应池:利用水流穿孔流速,使池内水体产生旋流,并由若干级串联,以达到絮凝效果。穿孔旋流反应池反应效果较好,容积小,水头损失较小。反应时间15~25min。 2.沉淀 (1)平流沉淀池为长方形池子,在反应池与沉淀池间常设穿孔隔墙,便于水均匀分布。沉淀池有效水深2.5~3.5m,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不小于10∶1。池数或分格数不小于2个,每格宽度宜为3~8m,自然沉淀池流速不超过3mm/s,混凝沉淀池流速不超过10~25mm/s,停留时间宜为1~3h。排泥方法有人工停池排泥,即在池起端的1/3~1/5处设一大漏斗,此法造价低,建造容易,但劳动强度大,耗水量多。多斗重力排泥,即在池底建造多个漏斗,斗底有排泥管与阀,利用池内水位与排泥管处水位差,将污泥定期排走。此法排泥时可不停产,耗水量小,但构造复杂,排泥不彻底,出水一般用溢流堰。出水浊度一般低于10mg/L。 (2)斜板(管)沉淀池是一种在池内装置许多间隔较小的平行倾斜板或管的沉淀池。根据沉淀池原理,斜板或斜管加大了沉淀的面积,缩短了沉淀距离,减小了沉淀时间。斜板(管)水流方向与沉淀物滑动方向相反称为异向流,方向相同称为同向流。前者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1000度的水,后者宜用于长期浑浊度低于200度的水。 斜板(管)与水平面成50~60°倾角,斜板间距离多为100mm,板长1.0m。斜管多用六角形,管径25~35mm,斜长1.0m。 斜板(管)沉淀池,体积小,占地小,而沉淀效率较平流沉淀池提高3~5倍。斜板(管)材料应无毒,并应设置高压冲洗设备,定期冲洗。3.澄清 澄清池是将混凝和沉淀两个过程组合到一个池内。其原理是使沉淀的污泥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原水中的微粒与泥渣悬浮层接触时,相互接触、吸附、分离使原水很快得到澄清。澄清池有许多类型如机械搅拌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脉冲澄清池、悬浮澄清池等。澄清池构在复杂,管理困难,我军只有个别水厂采用,下面图为较简单的水力循环澄清池。 当加入混凝剂的原水从进水管的喷咀以高速喷入喉管,在喇叭口形成负压,将泥渣吸入与原水混和,进入第一、第二反应室,流速减慢,有利于完成混凝反应。第二反应室水进入分离区时,因流速突然下降,泥渣在重力作用下分离,清水向上流出出口,部分泥渣沉积到污泥斗,大部分泥渣被吸入喉管进行回流,水力循环澄清池构造简单,适于中、小型水厂,但反应时间短,造成运行不够稳定,水头损失也较大。 (四)过滤 过滤池的类型很多,有慢滤池、快滤池、接触滤池、虹吸滤池、移动式钟罩滤池、无阀滤池、压力滤池等。下面介绍我军常用的三种滤池。 1.慢滤池(slowfilter):慢砂滤池已有上百年历史,但由于其许多优点如一步处理,简单易行,不需任何药剂,制水成本低,效果好等,虽然由于慢滤池占地面积大,出水量低,一般水厂已不采用,但结合我军实际,特别是边远地区分散部队,如原水浊度不高,有足够土地面积时,仍然可考虑采用。 慢砂滤池适用于原水浊度低于20度原水,短时可至50度,短时在100度以下的原水可用粗滤池作预处理。 慢砂滤池为矩形,壁高3~4m,滤池面积小于10~15m 2可不设排水系统,否则应将池底建成沟形,两侧向沟底倾斜,内用不接口瓦管、混凝土管或砖砌渠道作排水系统。上铺碎石或卵石50cm,自下而上,粒径由小到大。滤料层上水深1.2~1.5m,池顶应高于水面0.2m。滤池至少有2个。选用粒径0.3~1mm砂子,滤层厚1.0~1.2m。 慢砂滤池开始运行
本文标题:第五节军队给水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