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子产不毁乡校制作:翁春文学与传媒学院文选标点•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良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为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注释•1、子产:郑大夫,名公孙侨(子产是字)•2、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3、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ong1)名蔑,字然明。•4、何为=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5、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6、退:指工作完毕•7、焉:“于是”的合音(“是”指代乡校)此言在早晚工作的余暇到乡校去走走。•8、是吾师也:判断句。“是”:代词,作主语。•9、若之何?:固定格式。•“若···何”“如····何”“奈····何”,是同义结构,是“对(把)···怎么样”“怎么样对待····”之类的意思。经常作谓语。•“如(若)之何”等进一步凝固,用法就与“如何”差不多了。问情状,或商可否。•10、“忠善”与“作威”对举。可见“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忠善”犹言终于为善,有“择善从之”之意。(王力:忠善,作动词,为忠善)•11、损怨:减少怨恨。•12、遽:急,迅速,马上•13、决:堤防溃决。•14、克:能够•15、今而后:从今以后。•16、信:诚然,的确•17、可事:可以成事。•18、小人:然明自谦之词19、其:语气词•20、仲尼:孔子的字•21、是:这。文字•1、古今字•“不如小决使道”。•道導(导):疏导。•2、通假字•“郑人游于乡校”。•游遊:词汇•游:•《诗经·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诗经·小戎》:“游环胁驱”。•《诗经·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上意义都不能写作“遊”。•遊:•《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庄子·秋水》:“孔子遊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遊必就士。”•《孟子·尽心上》:“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遊乎?吾语子遊。”•《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遊,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这些“遊”字的意义在古书中都与“游”通用,都可以写作“游”。•信:•《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左传·宣公二年》:“弃君之命,不信。”•本文:“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本课“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世说新语·捷悟》“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注意:“信”在上古都没有书信义。从上引例句中“信”“笺”同时出现,就可以知道“信”是指送信人,“笺”才指书信。书信在上古只叫“书”,而不叫“信”。中唐以后才逐渐有书信义。这是由送信人的意义引申出来的。语法•“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是名词,用作动词,表示“以····为药”。之,指代郑人的议论。•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翻译•郑国人在乡校里闲游聚会,来议论执政者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毁掉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工作完毕回来后到这里玩玩聚聚,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掉它。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呢?我听说用忠于为善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权势压制来堵住怨恨。压着难道不能很快制止怨恨吗?可是像防范河道缺口一样,河堤大决所造成的灾害,伤人一定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开出小缺口让河道畅通,不如我们听取他们的议论而把它当作苦口的良药。”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您的确能成就大事。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下去,郑国确实依靠你,难道仅仅是我们这些做官的有你为靠?”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里看来,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本文标题:子产不毁乡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