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3.2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4.学情分析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5.教学方法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6.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7.教学设计思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8.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教师指导学生打开魔灯学习平台,请学生浏览学习流程。学生打开魔灯学习平台,观看新闻视频及阅读专家评论,分析思考。通过国内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2010年8月7日,在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当时的报道。2、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新闻评论《舟曲泥石流13年前已被预料到》教师请学生思考:你认为引发舟曲泥石流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师:看来,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四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局部生态系统退化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原因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标,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生态之旅下面,我们就走进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去感受其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浏览查看网页图片:《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通过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受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体会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观察草原生态系统,并说出这个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学生浏览网页图片,思考回答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部分(无机环境)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学生在观察,思索,归纳中,生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教师进行强调和鼓励性点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及新授内容,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教师问: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呢?1、学生浏览网页,查找并筛选信息,说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培养学生小组分工:植物组,动物组,分解者组,非生物组,评委组任务驱动:组内合作2、3、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为角色扮演搜集整理素材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小组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组间竞争通过同学们的辩论,使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四要素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如何利用箭头来表示四者之间的关系呢?小组活动:“谁最重要?”小组间分角色扮演与争功,阐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评委评出“最佳辩论组”和“最佳辩手”生: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与评价,实现过程体验与自评互评。满载而归教师:我们具体来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出示一条食物链及捕食食物链的要点引导学生尝试在图中画出食物链,给予评价,汇总书写食物链的方法讲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样、数量庞大,致使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就构成了食物网。正确认识食物链,明确捕食食物链的要点书写食物链的方法:1.从生产者(植物)开始,到最高级的动物结束,分解者不算。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的形式,箭头从食物指向捕食者。一名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图功能,展示连接过程,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画出食物链,互相对照答案,纠错更正。通过摸索探究、讨论学会。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层层深入练习书写食物链,数食物链条数,树立生命现象是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问:在一片草木茂盛的草原上生活的兔,其数量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为什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后认识到:兔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因为,当兔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食物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不是无限大的呢?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并分析得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一结论。进入网站,观看视频《过度放牧的危害》,认识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问题引领,深入探究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属于超过搜集资料,相互交流生态联系实际,通过大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从而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系统被破坏的事例及原因,或说说自己的身边事,与他人共享。量事例触动学生心灵,认识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危机、引发深入的思考,形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同学们展示的一件件事例,一组组数据,使我们感受到:环境污染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态保护已经迫在眉睫。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在生态、环保、低碳方面,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明天的路。下面,我们“一起去逛世博会”问:用生态的观点看世博,你有什么收获呢?浏览专题网页“开眼界”──一起逛世博,尝试用所学的生态系统的知识来分析世博的:“低碳”“循环”“节能”“家园”“和谐”“想象”合理利用,合理发展生态系统中的四要素,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我们的家园──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形成科学的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观念。使得本课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得到完美结合。活学活用教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生态环保方面更应该走在前列,下面,我们进行“测一测”,──生态环保,知多少?看来同学们的生态环保知识还真丰富,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早在2008年,保定就和上海同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原建设部一起列为“低碳城市”试点。保定是我家,我们能够为创建“低碳城市”做什么贡献呢?争当环保小卫士:完成环保知识的在线答题,检查后提交答案,根据系统评分及反馈,修正答案获取新知。学生进入讨论区,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在论坛上,同时可以分享查看其他同学的发言。将课堂教学内化成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增强学生的环保执行力,使学习效果由课上延伸到课下。总结升华教师选取诵读论坛上学生的精彩发言,全班共享,最后总结评价:爱护环境,创建低碳城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实现生态系统四要素的合理利用,合理发展,使和谐的生态系统成为人类最美丽的家园!思索,倾听归纳整理,情感升华教学反思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然后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中借鉴了别人的一些感想如下:第一:我认为必须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让新课程理念下的生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提高教学效率。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生物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似乎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生物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的。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一切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第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第四:生物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众所周知,生物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被公认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因此,如何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成了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本文标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2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