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农村婚礼主持词【优秀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农村婚礼主持词【优秀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农村婚礼主持词【优秀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农村婚礼主持词【第一篇】尊敬的各位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老少爷们:在这个桃红柳绿、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今天恰逢公历4月6、农历3月26,又是一个星期六,真是六六大顺的吉利日子,一对新人即将要在这里喜结连理、接受祝福,他们的婚姻必定甜甜蜜蜜、和和美美。在此,对新人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对新人的父母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前来贺喜的各位嘉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让我们擦亮眼睛、全神贯注,共同见证一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的神圣时刻。第一项:鸣炮奏乐,新人登堂亲戚们、朋友们,此时此刻,一对新人立堂前,两心相印手相牵,三生有幸结良缘,四方亲朋都来全,五福临门合家欢,六六大顺庆团圆,七星高照嘉朋满,八仙过海来祝愿,九九相依又相伴,十分美好到百年。1、介绍新人(主持人随意发挥)新郎: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帅小伙就是今天的男一号,姓*名叫*,忠厚诚实、为人和善,在美罗城夜市开了一家烧烤店叫着“烧烤部落”,欢迎大家有事没事常去坐坐;新娘:旁边这位美丽端庄的女子,就是我们今天的女一号,名字叫着*,青春靓丽、落落大方,将来肯定是个贤内助;新郎有眼光,新娘能识货!二位新人的结合,确实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2、颁发执照:(主持人颁发)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拥有了婚姻执照,可以高速行驶,合法经营。新郎从今天起就由小变大,由小伙子变成大丈夫;新娘子就由大变小,由大姑娘变成小媳妇。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一个新家庭的诞生,延续着生命的永恒。请珍惜甜蜜的时光,让爱情的种子尽快生根长叶、开花结果。3.拜天地:接下来请二位新人行新婚大礼。一鞠躬,感谢天,终于等到面对面;再鞠躬,感谢地,幸福日子甜蜜蜜;三鞠躬,感谢苍天和大地,今生今世不分离。4.拜高堂: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百行孝为先。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今天结婚成家业,尊老敬贤孝娘亲。请新人的慈母喜堂就座。一鞠躬,养育之恩,终身报答;再鞠躬,孝敬父母,端饭倒茶;三鞠躬,组建新家,不忘爹妈。(发红包插曲)改口叫妈,不愁钱花。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新娘:妈!主持人:喜婆婆,你的儿媳妇叫得甜不甜?喜婆婆:甜!主持人:掏钱!新娘(再叫):妈!主持人:喜婆婆,你的儿媳妇叫得妙不妙?喜婆婆:妙!主持人:掏钞票!新娘(又叫):妈!主持人:喜婆婆,你的儿媳妇叫得亲不亲?喜婆婆:亲!主持人:发奖金!5、夫妻对拜:拜过天地拜高堂,拜过高堂拜对方。今天最为神圣、令二位新人最激动的时刻到来了!请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转,我们大家看一下,谁鞠躬鞠得越深说明谁爱对方爱得越深。一鞠躬,真心相待;再鞠躬,互敬互爱;三鞠躬,青春永在!喝交杯酒:喜字当头笑在口,新人要喝交杯酒。一杯交杯酒,一生永牵手,喝完交杯酒,爱情天长地久。夫妻共饮交杯酒,生活事业两风收、早生贵子乐悠悠。6、拜谢来宾:请新郎新娘向各位来宾深深地鞠躬,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一鞠躬祝各位身体健康;再鞠躬祝各位心情爽朗;三鞠躬祝各位万事顺当!第二项:嘉宾发言,表达衷肠1、请媒人发言;2、请新娘家代表发言;3、请新郎家代表发言;4、请其他嘉宾发言。诚挚的嘱托,请你们牢记心上;衷心的话语,请你们在心底珍藏;我们相信,你们的爱情一定坚如磨盘、与日月同辉。各位来宾,朋友们,今天的新婚庆典议式到此结束,婚宴开始,请大家拿起筷子、端起杯子,吃尽天下美味不要在乎肠胃,喝尽人间美酒只管尽情喝醉。农村婚礼主持词【第二篇】关键词:农村;婚礼;人情互惠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29-01莫斯的《礼物》以原始社会或古代社会中礼物交换现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礼物回报的内在逻辑――“礼物之灵”理论。他认为“礼物之灵”下的礼物交换就必须遵循“任何社会及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其分支群体和个体的进步在于懂得稳定社会关系靠馈赠给予、接受和回赠之道”。①在莫斯看来,礼物交换中潜伏着规则。而阎云翔《礼物的流动》,在总结了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礼物馈赠为研究对象,在书中写到,“在中国人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人情是又一个核心性的重要概念。”点出了礼物交换的原则。他认为,人情包括四种不同然而相关的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人的感情――个人在面对多种多样的日常生活情境时基本的情感反应。在这第一种含义中,人情是社会性的,要求一个人根据他或她自己的情感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反应;第二,人情是指一套社会规范和道德义务。这些规范和义务要求一个人与关系网中的其他人保持联系,介入礼物、问候、访问和帮助的互换;第三,人情可被看作一种资源,比如一种恩惠或一个礼物,可被用作一种社会交换的媒介;第四,在特定的情境中,人情被用作关系的同义词。②阎云翔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县下岬村进行的深入田野调查,运用人情互惠的原则分析了人情中的道德和情感,为我们研究礼物互惠及交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在当代农村,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下,农村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迅速,村民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人情消费的逐年增长,已经成为当下农村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前期农村的调查实践,针对农村婚礼中的人情消费做简单分析。一、礼金的社会规则阎云翔在书中提出了四个馈赠规则。一是常人总是以互惠的方式与他人往来;二是无论在亲属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随礼不能打破现存的社会地位等级体系;三是地方上称为“礼尚往来”,或“根据以往的相互关系来置礼”;四是回礼的方式。在这一点上,下岬村的村民们最通常的方式是略增回礼的价值。这四个规则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随着社会生活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礼金不是永恒不变的,一个地方的礼金数额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的经济与消费能力。现在农村青年在乡镇酒楼结婚的也越来越多,酒楼婚宴消费高于农村自家操办喜宴的消费,所以礼金的馈送也不同。2.遵循等级体系,以互惠为原则。当下农村还是多以生产队,朋友圈,男女双方亲戚等亲属意义或社会意义划分为等级,共同馈赠。一般而言,各等级内部之间礼金差距小于各等级之间礼金差距。而且,各等级圈内部之间公开化,以互惠为原则。当然,这等级的划分也体现了内在的一个潜规则。如地方官员与村干部,地方政府官员之间。3.礼金薄功能的突出。家庭中使用的礼金薄一般是使用较好的,易保存的纸质品。由于现在社会关系网络的不断扩大化,人们对礼金的馈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保守。村民们保留好自己礼金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馈赠别人礼金时做一个参考。二、礼物的交换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在农村,送礼现象十分的频繁。礼物交换也就成为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一项内容。阎云翔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提出“礼物交换的不均衡”③。一般情况是村民送出的礼比收到的礼多。所以,直到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都有不少人抱怨自家在送礼方面的开销很多。那么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儿呢?阎云翔总结了两点,一是家庭发展的周期,一是社会地位等级。这两点并不难理解。首先,农村分家习俗十分普遍,新家庭的建立在得到一些资助或帮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些义务和责任。至于社会地位等级,阎云翔的书中主要是以当地村干部为参照,说明礼物交换的不均衡。而现在的农村中,笔者认为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还有贫富差距存在,以及人口流动的影响。中国现在的农村贫富差距大。一部分农村家庭通过自我努力,勤奋已经脱贫致富。楼房、洋房各式各样。而大多数村民生活还比较贫困。因为双方赠与回是自愿的,也是情感关系的一种表现,但是由于贫富差距,而达不到一个均衡。当然,现在农村中也时常出现为了撑面子借钱回礼的现象,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农村的人口流动问题是近年来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的流动,造成了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不稳定,亲密程度降低,同时,对于礼物交换的频率也就有所减少。在笔者调查时,曾有位村民告诉,他们当地最近有的家庭搬迁到镇上住楼房了,有的外出务工了,村里办宴席就没过去热闹了。而且这些出去的人,如果联系不上,他们也就很少会知道有什么事儿,就更别说送礼了;有的外出务工的联系上了,也无法回来,就请人代送。三、另一种互惠关系读了《礼物的流动》这本书,联系自己所做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现在婚礼中的相互帮忙往往被看作是另一种互惠。也有人将这种互惠比作农村中的“换工”。村民们认为婚礼中的帮忙就是“互助互惠”的行为。近些年,由于农村中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促使血亲、姻亲、干亲关系更加紧密,但是“远亲不如近邻”。由于婚礼筹办人手需求大,所以男女老少都不限制。这种互惠关系,遵循互惠原则,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完成。如果李家结婚,张家的没有去帮忙,那么张家办婚礼,李家可以不参加帮忙,也不会受到周围人的责备。互惠关系也与礼物交换类似,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婚礼中,男女分工不同,同一工作也存在诸多环节,这都由当地有权威、受人尊敬的人来统一安排。四、总结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在最后从社会、关系与人情三个角度总结了礼物与社会、礼物与商品和礼物与人情三者的关系。这也为笔者研究农村中婚礼的人情互惠关系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此书对于农村研究的诸多内容都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是一本值得反复参阅和学习的人类学著作。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参考文献:①[法]马塞尔・莫斯。卢汇,译。礼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农村婚礼主持词【第三篇】关键词:农村家庭;婚俗;婚嫁;“六礼”消费;社会学视角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091-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民的生活方式、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影响到了农民对婚嫁消费、婚嫁礼俗的不同看法。一、农村的婚俗及消费现状结婚这件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形式和内容都在变化。根据我国古代婚俗,从择偶到正式结婚,共需6个程序,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被称为“六礼”。①我国的婚俗大约制定于秦朝前后,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尽管经历了朝代的更替,其中的某些仪式会有变化,但是“六礼”的基本程序还是保留了下来。(一)问亲与小见面(相亲):没有“费”的仪程在乡土社会,男女长到一定的年龄便会有媒人前来问亲,获取并传输在此年龄段的未婚男女的信息,家长们也会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打听自己中意的媳妇或女婿的信息,当然会参考子女的意见。若沟通后双方觉得有必要见面,则会让媒人传话,约定时间地点,此被称为“小见面”。“小见面”,主要是进行初步的了解,若双方都满意则会继续交往,不满意则到此为止。“小见面”作为婚姻的起始点是不惨杂任何经济利益的,于是给了年轻人足够自由的空间。(二)大见面(即订婚)男女双方相互沟通的非常满意,则会进入下一个程序――“大见面”,即订婚。在“大见面”时,男方家会准备好烟酒糖果、订婚宴,等待女方家人的到来,一般会摆4-5桌。而且,订婚当天会给女方“见面礼”或叫“磕头钱”,从2000年以来,现金数量不等,666元、888元、1001元(寓意“千里挑一”),也有按照年份给的,除了给见面礼还有订婚礼,也是情况不一,多少不等,有6000元、8000元、9000元,女方接受后就相当于订婚了,这是作为一种经济束缚出现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轻易悔婚。(三)婚期与彩礼订婚之后,家长们都会赶紧托媒人相互协商,定个好日子,此之为“送好”。送好之后双方家就会通过媒人商量彩礼的事。彩礼分为“大包”和“小包”两种类型,“大包”是男方家给女方家足够多的彩礼钱,用来置办所有的嫁妆,所有细节的东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西都包含其中;“小包”是双方商量好要置办的东西,女方置办男方出钱,一般都是些大的物件。近年来彩礼有增长的趋势,大约在8-12万元左右不等。(四)迎亲与婚宴“迎亲”是婚嫁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环节复杂,有“订菜单”、“发糕”仪式(以此通知自己家会有喜事)。在迎亲当天,婚车会早早来到男方家,吉时一到
本文标题:农村婚礼主持词【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5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