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涂料颜色的调配在建筑涂装过程中,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需要根据情况调配涂料颜色,或者选用某种涂料颜色以及进行色彩搭配等,都需要掌握和了解关于颜色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对这些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1.颜色的基本知识颜色是被分解的可见光(漫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进入眼而传至大脑时生成的色感觉,是光、物、眼、心的综合产物。表征一种颜色特性的三个主要参数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也称为颜色三要素。(1)色调色调是指红、绿、蓝等不同颜色之间的彩色差别,是彩色相互区别的特性。物体的色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反射(或透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产生的感觉,色调是表示物体的颜色在“质”的方面的特性,即表示颜色的红、黄、蓝、紫或中间色的知觉属性。(2)明度明度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能够表征出颜色的明暗深浅的差别,例如黑色最深.白色最浅,灰色则处在最深与最浅之间口明度与反射率有关,物体表面的反射率越高,其明度越高。明度和亮度不是等同的,明度受感觉的影响,例如当光能量变化极小而达到人眼不能区分的程度时,亮度虽有变化,明度却不变。不同的颜色,其明度也不相同。明度是表示物体在“量”的方而的特性,反映的是一个物体反射光线的多少的知觉属性。(3)饱和度饱和度也称纯度,即指颜色彩色的纯度,所以又称“彩度”。一种色不加其他的色为纯色,加入其他色就成为复色。自然界中包含着极多的复色成分。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明,使人感觉到兴奋、醒目。反之饱和度越低就越灰暗,给人的感觉是稳重,但有时也使人感觉到沉闷。因而,饱和度是表示颜色饱和和纯洁的一种特性,亦即是表示颜色偏离具有相同明度的灰色程度。当物体反射出光线单色性越强,则物体的饱和度值越高。在蓝色中掺人白色越多,饱和度越低,饱和度由大到小,到一定程度时就变为无纯色。颜色三要素可以区分颜色的差别,即只有当两种颜色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值都相同时,两种颜色才完会相同。否则,只要其中有一个参数不相等时,两种颜色就不相同。2.颜色的分类颜色可以分成消色和彩色两大类。所谓消色,即黑、白、灰等无彩色;所谓彩色,即有红、黄、监等颜色倾向的色。(l)消色消色也称中性色,只有明度的差别,是物体对可见光波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消色都处在孟塞尔色立体的立轴上(明度轴)上,当对可见光波的反射率在80%~90%以上时,明度很高,可看成白色;反之若反射率在4%以下时则明度很低,可看成黑色。反射率在两者之间的为灰色。纯白色物体的光反射率等于1。实际上,白色颜料对可见光内各种波长的光的反射率不完全相同,稍有选择性地吸收。因此,不同品种的白色颜料之间颜色仍有差别,黑色亦如此。(2)彩色消色以外的颜色为彩色,是对可见光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与消色只包括明度这一个颜色特性参数不同,彩色全面包括颜色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三个特性参数。因而,彩色可体现出对可见光反射的“量”的变化和“质”的不同。前者是指对可见光谱反射率的高低,亦即彩色对光波的选择性。选择性越强,饱和度越高,反射率越商,明度越高,后者是指对可见光谱中各种光的反射率不同,在某段波长的反射率大,该区间光波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也就表现出色调的不同。3.涂膜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1)涂膜的颜色物体(例如涂膜)的颜色是其对可见光波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站在物理光学的立场上看,客观物体没有色彩,有的只是对于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即按照物体分子构造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并将其他波长的光反射出来的性质。这种反射出来的光被人们的眼睛感觉为颜色,并被认为是物体“固有”的表面颜色。例如,把一束可见光投射到某一涂膜上,该涂膜如果将除红色以外的光全部吸收,而将红色波长的光波反射出来,则人们感觉到的就是该涂膜是红色的。从理论上讲,对全部波长的白色光波一点也不吸收而全部反射出来的表面看上去是白色的;将全部波长的向色光都吸收进去而一点也不反射的表面看上去则是黑色的。如果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都以同样的程度被吸收,则呈现灰色,吸收愈强则愈接近黑色,吸收愈弱则愈接近白色。(2)入射光(光源)对涂膜颜色的影响涂膜的颜色是指其在内色光(日光)下涂膜的颜色。实际上,决定涂膜的颜色是入射光的颜色。因此,同一块涂膜在不同的入射光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用橙色光去照射一个在普通日光下呈蓝色的涂膜,则该涂膜看上去就是黑色的,因为橙色光足没有包含被其反射的蓝光而全部被吸收。再例如,某一块涂膜在日光下呈紫色,在月光下则带有蓝色调,而在白炽灯光下看上去则有些红色。因而,在夜晚灯光下看上去满意的颜色在白天并不一定能够满意。通常人们目测涂膜的颜色,应在自然日光下进行。同理,当用仪器测色时,若采用的光源不同,所测得颜色的特性数值也不会相同。由于入射光的颜色会改变被照射涂膜的颜色,因而在比较两种涂膜的色差时,必须在相同的光源下进行。讨沦或研究涂膜的颜色也必须采用指定的光源。(3)颜色对比的影响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背景上会给出不同的颜色刺激,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换言之,对比就是两个以上有差别的颜色同时或相继出现时的变化效果。对比能够引起颜色的错视。例如,在一个暗背景上放一块黄颜色涂膜,然后注视一块大面积的红光一段时间,再看原来的黄色涂膜,初看时涂膜呈现绿色,经过一段时间后,眼睛从红光氛围中恢复过来,绿色渐渐变淡,并慢慢地变成原来的黄色涂膜。可见,当人们的视点在颜色对比的结构之间游弋时,因诱导与被诱导的关系而能够对颜色产生错视。因而,在某一光源下.观察颜色时应注意考虑其他颜色的光的影响(如果有的话)。4.颜色的混合(1)颜色环总体来说,不论色彩如何变化,都可以由一些简单的混合而得到,或者说这些变化都是由最基本的红、绿、蓝这三种颜色变化产生的。因而,人们一般把红、绿、蓝叫做光色的三原色,把红、绿,蓝的补色,即青(蓝绿)、品红和黄称为颜料的三原色。颜色可以混合。颜色混合可以是颜色光的混合,也可以是颜料的混合.,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颜色环是一个表示颜色的理想示意图,用它可以表达颜色混合的各种规律性。若把饱和度最高的光谱色依顺序围成一个圆环,再加上紫红色,便构成如图所示颜色立体的圆周,称为颜色环,如图所示。每一种颜色都在圆环上或圆环内占有确定的位置,白色位于圆环的中心,颜色越不饱和,其位置越靠近中心。在颜色混合时,为了推测两种颜色的混合色,可以把两种颜色比作两个重量,根据两者密度的大小用计算质量重力中心的原理来确定混合色的位置.亦即混合色的位置决定于两种颜色成分的比例,并靠近密度大的颜色。两种颜色相混合时如果产生白色或灰色,则这两种颜色则称为互补色。颜色环圆心对边的任何两种颜色都是互补色,按适当比例相混合时可得到白色或灰色。例如将黄色和蓝色按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和灰色。黄和蓝是互补色,红和绿也是互补色。当一对互补色按各种比例混合时,所产生的颜色是连接互补色直线上的白色和各种非饱和色。颜色环上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可以得出两色中问的颜色,其位置在两色的连接直线上。例如,纯红与纯黄相混合得出两色相连直线上的各种颜色。中间色的色调决定于两种颜色的比例,并按重力中心定律偏向密度大的一色。中间色的饱和度决定于两种颜色在颜色环上的距离,距离越近饱和度越大,距离越小饱和度越小。根据中问色的原理,可以在颜色环是选三种适当的颜色,只要每一种颜色的补色位于另外两种颜色的中间,将三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就能产生除靠近颜色环圆周上饱和色以外的、位于颜色环内部的各种颜色,而光谱上红,绿、蓝是三种最适当的颜色。例如,用红和绿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红、绿中间的各种中间色,再用每一中间色与蓝色相混合,便得到颜色上红、绿、蓝三角形内部的各种颜色.(2)颜色混合各种颜色经过混合后虽然呈现各种各样的色调,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并熟悉这种规律对于涂料的配色是很有帮助的,它将使涂料的配色工作能够更顺利地进行。黑色与不同色混合后呈现的颜色与色调有:黑十白→灰;黑+红→紫棕;黑十黄→墨绿;墨十蓝→青。在蓝色的基础上,如再配以白色,将原色或间色冲淡就可以得到深浅不同的颜色。将蓝色与不同色混合后所呈现的颜色与色调有:蓝十白→浅蓝或天蓝;蓝十中黄→中绿;篮十红→紫棕。黄色与不同色混合后所呈现的颜色及色调有:黄十白→乳黄;黄十红→橘红或杏红。(3)涂料颜色的调配用一种原色或复色也可以同时加入白色或黑色而变动其深浅和亮度,而根据加入量的不同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深浅和各种不同色调的复色。例如:驼灰、草绿、纺绿等色。如表所示:中给出调配一些常见复色颜色时需要使用的颜料种类。调配涂料的颜色前充分了解各种影响因素,配色时耐心细致,切忌急躁。下面提出调配涂料颜色时的一些注意事项。①配色前应先仔细研究色卡或指定的颜色样片或提供的涂料样品,弄清楚颜色的色调范围、主色是什么颜色、副色是什么颜色、需要使用哪几种颜色的颜料,并初步拟定出各颜料在配方中的大概用量。②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向基准涂料(白色涂料)中缓慢地加入色浆。调色时应先调深浅,后调色调。例如,调制纺绿色涂料时应以中铬黄色浆为主,加入氧化铁蓝色浆调成暗绿。随着铁蓝色浆的加入颜色逐渐加深。然后再加入少量炭黑色浆使绿色加深。③在保证颜色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所用色浆的品种应尽可能地少,因为加入的颜色种类越多,被吸收的光量也越多,在成色后其明度越低,色彩变得越暗。同时,色浆品种越多,配色的工作量也越大.④制板方法影响调色效果,因而应该按规定方法进行。刷涂要均匀,厚度应适宜。⑤应在现场周围没有强烈色光干扰的漫射自然先线下观测涂膜,应将待测涂膜与色卡或指定颜色样板进行上下、左右、侧正的反复观察对比,尽量避免人为的误差。
本文标题:涂料颜色的调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3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