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好文档,供参考1/18党员干部精选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党员干部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第一篇】按照县委办《关于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的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本人严格按照学习要求和学习计划,经过参加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及教育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或自学了《.....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职责和纪委监督职责的意见(试行)》、《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在XX》等专题片。现谈谈自我的学习体会:一、提高了对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是推动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是搞好反腐倡廉教育的一个很好平台。广大党员干部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进取参加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切实解决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打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好文档,供参考2/18经过学习教育,使自我深深懂得,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受到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反腐倡廉任重道远。作为反腐倡廉教育重要载体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本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增强了勤政廉政为民、甘当人民公仆的自觉性。经过学习教育,使自我深刻认识到,搞好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要进取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的好公仆。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党性原则,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为消除腐败现象做出自我的努力。为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树立六种意识:一是要树立学习意识。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经过学习,使自我更加坚定梦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工作本事。二是要树立团结意识。团结协作,与人为善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创造力,已被实践充分证明。仅有强化团结意识,靠理解、靠宽容、靠谦和,事业上的相互支持,工作上的拾遗补阙,学习上的相互切好文档,供参考3/18磋,才能构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出色地完成自我所肩负的工作任务。三是要树立自律意识。律人者必先律已,自律就是自我规范、约束、教育、要求自我的言行。严以律已是一个人遵循必须标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思想锻炼及思想改造的过程,进而到达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思想境界。仅有严以律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才能使人心悦诚服。所以,我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四是要树立一流意识。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首先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没有创新精神很难取得一流的业绩,其次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热情,这个热情就是工作的主动性和进取性。所以,要有一种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拖拖拉拉。再次,创新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毅力、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动力。五是要树立奉献意识。要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提高党性觉悟,加强人格修养,强化宗旨观念,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不但要有一颗平常心,并且还要有一颗进取心。要不断强化讲政治,秉公执纪,勤奋工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各项义务,正确对待名利得失,经常思虑自我的职责,用党性来调解自我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好文档,供参考4/18六是要树立治家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仅有每个家庭的和睦稳定,才会有全社会的稳定。所以,要树立治家意识,做到孝敬老人,关爱子女,严格教育和管理好家属子女,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总之,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十分重要,意义深远,是一件大事。经过专题教育月活动,到达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工作上更加敬业。要严格要求,三思而行;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利;要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振奋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党员干部,心得体会【第二篇】所谓“知行一致”,就是把自己学习到的、领悟到的、掌握了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行为加以体现,而不是“说说一套,做做又一套”,也不是“知其然,而不行其然”,学习感悟好干部标准心得体会。现在关于“好干部”的标准有许多,比较常见的,如“学习的模范”、“务实创新的模范”、“奉公自律的模范”等等。这些标准在实践之前,都是认识层面的东西,喊口号很容易,但要真正通过我们自己的作为来加以实践,却是很不容易的事。真正的好干部,不仅要知道好干部的标准,还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践这些标准、深化这些标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升华好干部形象,丰好文档,供参考5/18富好干部的内涵。象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好干部,数十年如一日,深怀爱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勤谋富民之策,把自己的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样的干部,他们的精神,是普通人可以认识到、领会到的,但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磨杵成针的坚韧,是一种坚苦卓绝的修炼。因此,做一名“好干部”,贵在知行一致,贵在坚持,要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自己的才干等不断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无止境的实践中去。二、好干部贵在“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因为人最难认识的,往往就是他自己。连自己是什么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境界,有哪些优缺点都无法正确认识,又谈何超越自我?所以,超越自我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自己。古人说过,“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作为一名好干部,就要虚怀若谷,勇于向高的目标看齐,在和榜样、先进的比较中,查找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其次,超越自我是全面意义上的超越。一名好干部,政治素质好是一个重要方面,业务能力强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又红又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社会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从干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在干部队伍的身上得到体现。人的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往往能起到好文档,供参考6/18互补、互相强化的作用,从而实现“112”的效果。今天我们强调“一专多能”、“复合型”的人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想当一名好干部,就要时时抱着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抱着一种好学勤奋的态度,不断锻炼、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最后,超越自我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超越自我也没有止境,一名好干部,就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才干和能量。三、好干部贵在“善于实践”每一名干部,都必须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党的执政思想、理念以及意图,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都必须通过每一名干部的具体工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干部来说,他们的实践能力尤其显得重要,这关系到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和执行。作为一名善于实践的好干部,首先要善于创新。要能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当时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是要善于谋划。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工作也不仅仅是某个小范围的事。虽然每个干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范围,但作为一名好干部,必须站在全局的、长远的角度来谋划自己的工作,善于审时度势,做到顾全大局、远近结合,而不能做“井底之蛙”,好文档,供参考7/18或者做事只顾眼前、不图长远。第三是要善于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性体现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决不能丧失,但在把握原则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灵活性。只要原则性,不顾灵活性,是机械式的干部,教条式的干部,这样的干部不“聪明”,也不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比如一项决策,其目标是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怎么样使得在兼顾两者的同时,使我们的成本最低化,没有一点灵活性,恐怕是很难成事的。四、好干部贵在“心怀群众”一名干部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只有心怀群众、心系群众,一心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干部,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是真正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干部。一名干部,只有心怀群众,他的胸襟才是非常广阔的,不会整天局限在个人私利的小天地里,蝇营狗苟,无所作为;由于他胸襟广阔,他工作的立意才会高,眼光才会更长远,工作的成效才会更加显著,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断,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时刻牢记自己来自人民群众,自己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认识到自己的政绩是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上的,而不是反映在上级领导的笑容之中的,更不是靠搞形式主义、摆摆花架子可以树立的。第三,好文档,供参考8/18要珍惜民力。作为执政党,作为一级政府,我们手中掌握的资源很多,但作为一名好干部,要时刻紧记:这些资源是人民创造的,属于人民,对这些资源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们只有使这些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而没有任意挥霍、大肆浪费的权利。总之,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心得体会【第三篇】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礼记?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严以修身既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也是干事创业搞改革之本。我国古代就有“严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典范,至今被人所传诵。诸葛亮的修身自律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相诸葛亮严于修身,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刘备征战南北,好文档,供参考9/18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后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养子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瑾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54岁便去逝了。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长寸以尺。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好文档,供参考10/18修身,古已有之。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礼记?大学》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什么要修身?正所谓“其身不正,何以正人?”严
本文标题:党员干部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2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