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5篇
好文供参考!1/30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一、教材简说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二、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建议好文供参考!2/30(一)识字写字1、识字。(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十二个生字中,“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可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互读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并鼓励学生相互纠错正音。(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可先学习新偏旁“、、纟”,然后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中,提高识字能力。如:①加一加:树=+对苗=+田②比一比:雨—两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好文供参考!3/30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二)朗读感悟1、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可借助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可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拉动投影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2、在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可读得轻快些,表达出喜悦、欢快的心情;“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读得缓慢些,以表达赞美的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三)实践活动好文供参考!4/30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四)教学时间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例一(一)课题导入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四)朗读感悟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好文供参考!5/30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五)拓展说话再创情境,练习说话。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七)课外延伸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例二(一)看图,揭示课题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好文供参考!6/30(五)复习巩固生字词(六)指导学生写字(七)完成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教学重点学会四个声母,会读,会写。教学难点区分“b”与“d”“f”与“t”两组声母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孩子们会听讲和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字母卡片一、复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声母家族的四个朋友,你们还记得是谁吗?认读卡片“bpmf”。(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神通广大的人,你们看是谁呀?哪吒和孙悟空)好文供参考!7/30讲故事:有一天,玉皇大帝派哪吒三太子去捉拿孙悟空,哪吒与孙悟空在一座大山上相遇,展开了激战,结果哪吒被孙悟空打败了。哪吒暗自吃惊,心里想,原来他的本领特别大。你们看,这四个字母已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新的声母朋友,好吗?出示卡片“dtnl”。二、学习“dtnl”的音形(一)学习“d”的音形:看图了解大意,学习情境图及情境歌:悟空本领特(t)别大,天兵天将全不怕,打败哪(n)咤三太子,乐(l)得(d)悟空笑哈哈。猜出今天的4个声母。1、出示“d”的图(1)问:图上画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字母就像连到一起的钟座和笔筒。出示声母d(2)我们借助“我的”的“的”来学习“d”的音。读的时候要轻短些。(3)教师范读“d”,学生齐读“d”(4)教师强调: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自然发音。用手掌放到嘴前感受不到气流冲出。(5)学生再读体会2、学习“d”的形(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d的形呀?好文供参考!8/30(2)右手向上,左手叉腰,做出d的形状(3)编记忆字形的儿歌:左下半圆ddd,小马跑步ddd,反写6字ddd。3、与b进行区别:教儿歌:正6b,反6d,小马跑步ddd(二)学习“t”的音形1、学习“t”的音(1)出示“t”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声母t就和“模特”的“特”声音很像。(2)借助“模特”的“特”记忆“t”的音(3)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发音时和“d”大体一样,只是把手掌放到嘴前,有较强的气流冲出。(4)指名读,男女读,小组读,齐读。2、学习“t”的形(1)怎样记字母的形?引导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小伞把儿ttt,时装模特ttt)(2)师讲:声母“t”容易与“f”混淆,怎样分辨呢?老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想看吗?你们看,老师在白纸上用红色的粉笔写上一个“f”,写好“f”的白纸向上一翻,你们看变成了“t”。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记忆小儿歌:一根拐棍fff,伞把朝下ttt。(三)学习“n”的音形好文供参考!9/301、学习“n”的音(1)出示“n”的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声母n和“哪吒”的“哪”发音很像。(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3)教师强调:发n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开放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颤动。教师范读,指名读,让孩子注意看老师嘴型,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得方式。2、学习“n”的形(1)谁能编个儿歌记住n的字形呀?比较“m”与“n”:一个门洞nnn,二个门洞mmm(2)学生记忆儿歌:一扇大门nnn(四)学习“l”的音形1、学习“l”的音(1)出示“l”的图,提问:图上的小丑在干什么?他表演时多么快乐!“l”的发音和“乐”相似(2)借助“快乐”的“乐”记忆“l”的音(3)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2、学习“l”的形(1)怎样记字母的形?学生自己看图(2)编儿歌:一根小棍lll好文供参考!10/30三、指导书写d:两笔写成,第一笔半圆在中格写,要饱满。第二笔竖在上格中间偏上一些起笔,要写直,t:第一笔竖小弯起笔在第二条线上面四分之一处,第二笔横要短。n:两笔写成,占中格,第二笔左弯竖要弯好。l:一笔竖要直,从上格中间起笔。学生先描红,再在本上分别写两个。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dtnl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吗?出示卡片,指名认读二、学习音节1、教学d与aeu拼读的音节(1)出示要拼读的音节(2)指名逐个试拼、直呼、教师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2、教学t与aeu拼读的音节(1)出示音节(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好文供参考!11/303、教学n与aei拼读的音节(1)出示音节(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4、教学l与aei拼读的音节(1)出示音节(2)指名试读、教师领读、学生练习,是时纠正错误的发音。三、巩固练习1、学生自由练习拼读、指名逐个拼读、打乱顺序读2、“找朋友”的游戏:把音节卡片发到学生手里,教师读到哪个音节,拿到的学生就上台领读,教师与之握手,证明是教师的朋友。3、“开火车”读音节板书设计:4、dtnld—a—dat—a—tad—e—det—e—ted—u—dut—u—tun—a—nl—a—lan—e—nel—e—len—i—nil—i—li第三课时好文供参考!12/30一、复习检查抽读字母卡片二、学习新课1、看图拼读带声调音节(1)看吹笛子图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出示d—i—di指名拼读拼读后练习直呼,出示di的四声,学生轻声自由练习读,指名读练习用di的四声组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听到的音节。如:低个子汽笛抵抗土地等)(2)依次看其它图,教法同上2、将图和带调音节对应起来提问:闹钟在走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dida)小朋友在赶猪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le)小汽车的喇叭是怎样鸣叫的?(di)拖拉机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tu)引导学生连线。三、巩固练习1、打乱顺序读音节2、游戏:“找朋友”读音节教学总结好文供参考!13/30教完dtnl,有很多孩子对于b和d的音形还不能正确区分开来,我就引用了孩子学习b时的新方法——手型表示字母,左拇指向上bbb,右拇指向下ddd,通过做手势得以正确区分,这样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形状,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本节中n和l的发音也是个难点,我根据n和l在口腔中发音的独特方式进行一个小小的口腔模拟实验:假设右手是舌头,左手是口腔中的上腭,利用手的变化来模拟n和l发音时口腔里的状态,让孩子更直观地体会n和l发音时的不同,体会鼻音的特殊发音方式。发音有困难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也能慢慢体会出n、l的不同。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孩子的印象,让他们能做到通过“听”就能区分出n、l。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我仍以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多进行模仿练习,我通过减慢发音速度让他们体会字母发音的口型以及发音的部位,让孩子学习、模仿发音方法。在教学音节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拼读成音的细微差别。最后通过带调拼读,让学生联系一下生活中语言环境,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新声母的体会。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同学的“女”,l—ǚ→lǚ是旅行的“旅”。当孩子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会读了,我和孩子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当然,也有不足的地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7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