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热选4篇】
好文供参考!1/2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热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热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正文之前的引文的作用和表达的内容。2、速度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体会本文“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中心思想。3、反复诵读文中表现作者浓烈感情的句子和段落,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4、懂得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心,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三、教学难点: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领会文章的主题。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好文供参考!2/2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外文章《致命的母爱》,让学生谈体会。致命的母爱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夜深了,精疲力尽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好文供参考!3/23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链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浓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但我们今天通过课文所要看到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丧失人性的大屠杀。板书课题2、自读感知,整体把握:A、简介作者。B、正音、解词:呵护杀戮纳粹肃穆恍惚木然荒谬憧憬缭绕健忘片纸只字赤裸裸3、整体感知,梳理结构:A、学生活动: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一、些当年大屠杀的惨状和南斯拉夫人民盛大的纪念活动。二、看纪念演出:记述朗诵、合唱、歌剧等演出活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三、参加座谈会:记述作家的座谈,表现世界人民希望和好文供参考!4/23平。四、参观纪念馆:记录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引入深思。B、概括文战的主题通过记录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的一次纪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战争了!全文以纪念活动为主线,回顾历史,面向现实,呼唤和平。4、问题探究⑴在正文前面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烁烁萨特这样说的理由。点拨:“沉重”:面对大屠杀,记忆是沉重的,历史是沉重的。“美丽”: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出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记忆因此而美丽。萨特的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引子,读后又可以知道是点睛之笔,可以看到克拉库耶伐次留给后人的警示已超越了国界。⑵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有什么表达效果?点拨: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是渲染气氛,连用四个句号,使每个词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一读一停顿,想象一个画面,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好文供参考!5/23⑶“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强调了什么感情?点拨: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⑷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为什么?点拨:残酷的历史让人感到悲哀;人们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却又何等荒谬!⑸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队。但是,不能忘记。内涵是什么?点拨: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实践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⑹“引文”与“正文”的关系怎样?“引文”是纯客观的纪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5、拓展延伸:总结反思: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⑴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联邦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点拨:联邦德国作家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也很诚恳,他宁愿替人受过,人好文供参考!6/23们宽恕他、尊重他。而日本作家却想为军国主义开脱,因次招致人们对他的反感。⑵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作何评价?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写下你读完本文后的感想。6、板书设计:亲爱的爸爸妈妈来到纪念地回顾历史看纪念演出呼唤和平参加座谈会面向现实参观纪念馆记忆沉重永远不要战争了!7、教学后记: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第二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实验小学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老师,我叫刘列平。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班主任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如何组织班会活动。下面,我将该节班会课的设计和大家交流交流,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第一:背景分析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好文供参考!7/23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为主题的班会。第二: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第三:活动准备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2、准备班会。3、叫同学们如何感恩父母做好发言准备。好文供参考!8/234、准备一份感恩卡。第四:活动形式讲故事、快板、讨论、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第五:活动过程第一板块:感受父母之爱(一)讲故事《地震中的妈妈》,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在特定环境中,父母表现出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二)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第二板块:回报父母之爱(一)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情感达到共鸣。(二)小品表演《妈妈生病了》通过“妈妈生病了,淘淘回家照顾妈妈,直到妈妈病好”这个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从而向淘淘学习这种感恩父母的品质。(三)观看公益广告《洗脚》通过观看《洗脚》让学生感受充满着浓浓爱意的一家人,好文供参考!9/23彼此是怎样相互体贴和关心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四)快板《孝敬父母十要求》(五)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快板和拍手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两种形式,感恩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六)写心愿卡,画“感恩树”①想一想;②说一说;③写一写;④读一读;⑤贴一贴。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七)全班共同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活动。以上就是我们班这次主题班会《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的设计过程,该节班会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谢谢大家!八年级上册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第三篇】好文供参考!10/2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三)德育目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三、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好文供参考!11/23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二)揭题解题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三)识记重点字词注音:杀戮(lù)悼念(dào)屹立(yì)肃穆(sùmù)恍惚(huǎnghū)荒谬(miù)憧憬(chōngjǐng)健忘好文供参考!12/232、词解:响彻云霄憧憬荒谬恍惚(四)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引文坟地见闻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遗言“形散神不散”(五)合作探究1、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好文供参考!13/23义。(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
本文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设计【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7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