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重点)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重点)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重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知道“口、耳、目、手、足”分别对应哪个身体器官,说说它们能做哪些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玩“你说我指”游戏。口令:摸耳朵、踢踢脚、拍拍手、眨眼睛、张张嘴。同桌合作,一人说口令,一人做出口令所指动作。2.教师总结、点评游戏过程,引出“口、耳、目、手、足”,板书课题并带读,多读几遍。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1)议一议:图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又分别在做什么?(2)找一找: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宝宝藏在哪里?把它们找出来。2.(课件出示眼睛和脚的图片,内附文字)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和同桌交流。(2)字理识字。①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外面的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②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3)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并扩词。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参考资料,少熬夜!(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小组交流。(2)教师出示字理图,小组交流识记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3)汇报交流。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②运用中识记,“口”可组词“口水、开口、口袋”;也可造句:“一看到肉我就流口水。”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长竖下面出头。②运用中识记,“耳”可组词“耳朵、左耳、右耳”;也可造句:“我很喜欢吃木耳。”手①象形字识记,“手”像人的手伸开五指。②运用中识记,“手”可组词“左手、右手、双手”;也可造句:“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识记“站、坐”。(1)出示“站、坐”,教师带读,学生跟读。(2)字理识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小发现。生1: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生2: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3)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的含义,识记“站、坐”两个生字。三、巩固新知,加深印象1.连一连。(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口、耳、目、手、足”的汉字和图片,学生观察。(2)指名一边将图片与文字一一连线,一边读出所连字的字音,教师相机纠正字音。2.想一想: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四、活动实践,作业设计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1)找找与“口、耳、目、手、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2)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足。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能在田字格中规范地书写“口、目”等4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坐、立、行的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两则谜语)教师说谜面,学生猜谜底,猜不出来的学生可向其他学生请教。◆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目)◆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耳)2.小组交流并汇报上一课时的两个实践活动情况,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运用铁丝折成横折、撇、弯钩,让学生感知这3个笔画一笔写成。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笔画横折、撇、弯钩,解说书写要领,学生描红、练写。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临写。4.教师重点指导。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朗读指导: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1)正确朗读俗语。“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2)读出韵味,体现含义。教师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立坐行卧应有的精气神。2.(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思考:(1)这两个人物分别是什么?(2)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动作?做得怎么样?3.学习句子:站如松,坐如钟。(1)“站得直直的”“坐得稳稳的”这些意思,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试读课文,看看除了“站、坐”两个字外,自己还会读哪个字,不会读哪个字,在不会读的字下面点上小圆点,向同桌请教。(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2)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教师相机正音后范读、带读。(3)提问:“站得直直的”,文中是怎样说的?(站如松。)“坐得稳稳的”,文中是怎样说的?(坐如钟。)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站立的时候要像松树那样挺立着,坐的时候要像铜钟放在地上那样稳稳的,了解坐、立的规范。4.学习句子:行如风,卧如弓。参考资料,少熬夜!(1)出示任务:教师让学生读第二句话,再联系生活想一想句子的意思,与同桌说一说。(2)动画演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学生观后有所感悟。5.朗读课文,规范站、坐、行的姿势。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反思:从幼儿园来到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掌握了不少生字,做好衔接是重要的一点,要给学生一些新鲜感,让他们知道小学学习的任务会多一些、广一些、深一些,方法也是多样的。本课要求会认7个字,会写其中4个字,掌握3种笔画和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任务比前两课重一些。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汉字的演变,一笔一画地书写,感受汉字的美;让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的互动中去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汉字;让学生在猜谜语、做游戏中巩固所学生字,而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学生在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主动、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的意思。2.注意人字头和八字头的区别。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重点)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情景图。2.师导入故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小动物们相约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熊在数完10个数后,便开始寻找躲起来的小伙伴。(课件出示:与课文里动物一致的。小动物的尾巴)小熊挠挠头,不知道这些尾巴对应的是谁了,大家能帮助一下小熊吗?(出示六种动物图片,依次贴在黑板上)参考资料,少熬夜!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尾巴”是轻声词,师范读、领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2)与同桌相互检查课后生字的认读,相互评价,正音。(3)指名朗读课文。2.自学检查。(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组。(请小老师领读,教师正音)(2)课件出示长句子,教师范读,生跟读。3.教师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师补充小结)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着重指导“比”字的笔顺:,注意第二笔竖提一笔写成,并组词练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难点)2.背诵课文。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2.师生做游戏“我说你做”,学生根据老师指令做动作。3.我们上节课帮助小熊找到的小伙伴来了一场比尾巴大赛,我们去看看吧!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课文。1.认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3.表演读第1、2小节。师:谁愿意当小猴子、兔子或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生评议)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1)出示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6.指导朗读第3、4小节。三、读读画画,认识动物尾巴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呢?吉吉国王可说了,比尾巴大赛可不是白看的。看比赛虽不要门票,但是小朋友们参考资料,少熬夜!必须每人画一张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尾巴画下来。你们可以做到吗?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涂颜色。教学板书:6比尾巴猴子——长公鸡——弯兔子——短鸭子——扁松鼠——像一把伞孔雀——最好看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动物小熊为引,组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的游戏。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ei、en、enɡ的音节。2.自己试着拼读音节,感受拼音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读准与ei、en、enɡ相应的音节。难点:前鼻韵母en与后鼻韵母enɡ的区分。教学准备拼音示教板,相关的拼音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2)1.抽读韵母卡片。2.回忆韵母的发音方法。3.辨别声母、韵母、音节。二、拼读练习(23)1.拼一拼bpmfdnlgkhzhshzeibpmfdngkhzhchshrzcsenbpmfdtnlgkhzhchshrzcsenɡ(1)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抽读,齐读,分组读。2.试着读读连连。dēnɡfēnfēnɡfěnfēi蜂灯分粉飞三、布置作业(8)抄写音节。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设计bpmfdnlgkhzhshzeibpmfdngkhzhchshrzcsenbpmfdtnlgkhzhchshrzcsenɡ教后感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读音节的方法。会认”爸、妈“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爸爸,妈妈“。通过看图,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和认识汉字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学会”bpmf“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认”爸、妈“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爸爸,妈妈“。教学难点: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教具准备:课件、字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6个单韵母:(一)告诉学生:这6个单韵母都要读得响亮清楚,发音时口形不变。(二)按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二、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公园吗?今天阳光灿烂,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三、讲授新课(一)指导看情境图。1.图上
本文标题: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78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