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大家都会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不只会帮助我们节省在路上的时间,还是一项非常时尚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欣赏沿路的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李叔叔一起去骑车旅行吧。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不少新知识。二、新课学习1、加法交换律李叔叔的车上装有里程表。我们来看看他第一天的骑了多远吧!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找出复合交换律的两位同学进行汇报,或者由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得出40+56=56+40。这样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啊?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由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演出几个典型的,提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交换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a+b=b+a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59+()=()+36(2)18+25=()+()(3)59+()=()+36(4)59+()=()+36四、课堂总结加法交换律就是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大家已经会应用了,真不错。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李叔叔第三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李叔叔吗?让学生自己回答。李叔叔详细的记录了他的行程,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记录手册,肯定能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二、新课学习加法结合律李叔叔想知道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大家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用什么法计算?怎么列式?88+104+96看来用这样的一个连加的算式就能解决李叔叔的这个问题。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道加法题吗?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汇报。教师巡视后,找出复合结合律的几个学生汇报,或者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88+104)+96=88+(104+96)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写一写。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加法结合律也可以为我们的计算提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结合律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字母、符号三种表示方法。强调字母表示法是常用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256+99+44=(□+□)+□(2)125+32+168=□+(□+□)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第三课时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的运算律,你还记得哪个?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参考资料,少熬夜!a+b=b+a。加法结合律:先把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二、新课学习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吧。请你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写下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让学生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师生共同完成。探讨:你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来完成这个计算?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425+14+186(2)75+168+25(3)245+180+20+155(4)67+25+33+75四、课堂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究新知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参考资料,少熬夜!1)先画一条直线。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三、巩固练习1、68页4题画一画。2、69页5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3、69页6题怎样修路最近呢?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五、作业:练习画垂线。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喜欢读书吗?生:喜欢。师:白老师课前了解到我们学校图书室藏书约有4万册,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比我们图书室大的图书馆,你想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师:谁来读一读图中的信息?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师:看到这条信息,你有什么话想说,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参考资料,少熬夜!生1:十万册是多少?生2:这个图书馆的书太多了。生3:书这么多,查资料肯定很方便。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师: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在网上查到的其他图书馆的资料(课件出示)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师:怎么了孩子,有困难吗?生:数太大了,读不出来。其他学生点头,表示深有同感。师:看来大家在读数时遇到困难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像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1.感知十万师:十万是多少呢?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你认为十万是多少?生:十个一万;一百个一千;一千个一百;……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十万是多少,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那你想不想亲自感受感受十万有多大啊?看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材料:有每盒1000个的订书针;一小袋大约有1000粒,一大袋大约有10000粒的绿豆;报纸;大约有1000张纸的词典;还有正方体。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估计,推想,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十万是多少?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汇报交流,感受十万。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十万有多大?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带着材料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你们是怎样推想出十万的,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描述的清楚,哪个小组听的认真?生1:1小盒订书针是1000个,10小盒是一条也就是10000个,(学生边说边数)10条就是10个1万个是10万个。师:你们估计一下十万个订书针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学生估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吗?(课件演示数的过程,学生跟着数)(课件演示)生2:1小袋绿豆是1000粒,10小袋是一大袋是10000粒,10大袋是10个1万是10万粒。师:你们估计一下像这样十万粒绿豆堆在一起大约有多少?(学生估计)生3:这一块区域的文字大约有1000个,这一面报纸大约有10块这么大的区域也就是大约有10个1000也就是1万参考资料,少熬夜!字,这样的10面大约有10万个文字。师:下面我们一起跟随这位同学来感受一下十万个文字有多少?学生演示一面,两面,三面,四面,五面铺开大约有多长?师:现在是多少字了?(五万)好,再放上五面,是多少字了?(10万个文字)生4:一本词典大约有1000张纸,这样的10本词典大约有10000张纸,100本词典大约有10万张纸。师:你们估计一下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学生估计)生:6、7米高。师:我们借助教室的高度来感受一下,教室大约高3米,也就是说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两层楼)生5: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这一个大正方体有10层也就是有1000个小正方体,这样的100个大正方体有10万个小正方体。估计可以放十张桌子。师:现在你感觉十万这个数怎么样?生:很大2、自主探究新的计数单位师:以前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我们用到了计数器,那十万在计数器怎样表示呢?生1:万位上拨10个珠。(说说你的想法)万位上一个珠表示1万,10个珠就是10万。师:十万用10个珠子表示,那11万怎么表示呢?生:十万位上拨一个珠,万位上拨一个珠(说说你的想法)这是十万位,拨一个珠表示一个十万,万位上拨一个珠表示一万,一共是11万。师:你怎么想到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的?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万是十万,所以这里拨一个珠表示十万。师:我明白了,这位同学借助以前认识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推导出10个一万是十万,所以他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揭开纸条)你看同样是一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板贴)。师:在你手中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位,在什么位的哪一边?生:万位的左边是十万位。师:现在请你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表示多少?生:一个十万师:再拨一个珠表示多少?生:二十万师:拨一个五十万,谁来说说什么位上拨几个珠?生:十万位上拨5个珠表示五十万。师:你们是这样拨的吗?像刚才那样继续往下边拨边数,参考资料,少熬夜!看看还能找到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分组操作计数器。师:谁来说说你们又找到了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生: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师:你们都是找到了这些吗?谁还有不同的?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打乱顺序板贴计数单位。师:你认为老师这样排列合适吗?生:不合适。师:谁来帮老师排列?学生演示排列的顺序。师: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啊?生:按照以前所学的个十百千万(师贴上)之间的进率,万再往前是十万,百万,千万------师:我明白了,他运用了以前所学的满十进一的知识解决了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师:大家同意他的方法吗?生:同意。师:还有比十亿大的计数单位吗?生:百亿,千亿------师:所以可以用省略号表示。3.感知一亿。师:同学们已经在计数器上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一
本文标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1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