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电影《孤独的幸存者》观后感(参考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电影《孤独的幸存者》观后感(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电影《孤独的幸存者》观后感(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纪录片观后感11937年的南京,仅仅用“浩劫”和“地狱”也难以形容那段血泪交加的历史。那是一段人人都不愿回忆,可人人都不得不提起的往事--那段梦魇的烟云,伴随着这座凝聚着太多复杂情感的石头城,永不湮灭。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作为中国90后崭新的一代,我们有理由不去拆开那历史的尘封,可恰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去体会那段交错的时空,因为这不仅仅是整个南京的灾难,整个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悲哀。打开空白文档,几欲动笔--无从下手。因为看完影片后,波澜的情感早已充斥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整部影片的导演,他无疑是残酷的。硬生生地揭开那些南京浩劫幸存者心灵的伤疤,让他们再一次想起那段,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可,他却又是无奈的,他仅仅想让世人了解那骇人的真相。相信他在剪辑影片的时候,心中一定也积蓄满了泪水。在一组组镜头背后,我看到了政府的无能,百姓的凄惨,更体会到日军阴暗与魔鬼的一面。可是,真正让人潸然泪下的,不仅仅是那一组组穿插的胶片镜头,更是那一群在南京城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外国人。那红色的十字标记,让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感到了些许慰藉,那被外国人执着地划出的四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域”,似乎是这些难民的,唯一的,也是共同的家。看着平地上支起的无数简陋的帐篷,看着伤势各异的痛苦民众,联想到南京市长竟然可以抛下这么多黎明百姓,却将21万吨面粉,几十车盐等生活物资交付于几个外国人,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惆怅于愤怒。在中国政府都无力回天的情形之下,一些西方人,却向中国伸出了他们的橄榄枝。他们中不乏传教士、教师、医生与商人。甚至还有德国纳粹的党员。究竟是何种力量支持着他们,我想,那一定是他们的良知与虔诚的心灵把!他们的胸怀是博大的。他们甚至从未想到过退缩,犹然记得华群小姐的那番话:“那满手的鲜血,我用肥皂拼命地搓洗,甚至涂护手霜、擦香水,可仍旧难以除去那阵血腥,至今,我仍能闻到那股气味。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股味道了。”是啊,日军的行为,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永不消退的创伤与记忆,更玷污了他们自己的旗帜与心灵!电影院内虽然座无虚席,可真的,所有人的心,也都满溢参考资料,少熬夜!了呢?在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之下,居然还有人能够说得出话,甚至笑得出声,这究竟是不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行为呢?他们的心,究竟是何等的冷漠?!记得有一幕是这样的叙述的,狂妄的日本军官到安全区,要求交出100名妇女,专供他们“消遣”,这样他们才答应不去强暴其他妇女。本以为没有任何人会理睬这些无耻之徒,可没想到,这时,从人群中,竟主动站出了几十位妇女。我当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倘使她们曾经沦为日军的“奴仆”,可她们的灵魂却是最高洁的!不禁将这次的屠杀与纳粹屠杀犹太人作比较,全然不同的态度。战后,德意志人民深刻的历史反思与勇敢承担战争后果的态度博得了欧洲人民的谅解。可直至今日,日本当局仍旧未给我们一份满意的答卷,甚至妄图掩盖这段历史,走着与德国相反的道路。我想,这应该也是至今抗日题材作品屡见不鲜的缘由之一把!由此想到了前日军士兵东史郎先生的忏悔,正是他这种精神让人们原谅的他,他也因此含笑着离开了人世,洗清了自己生前所犯下的罪过。曾经拯救过中国数万同胞的拉贝先生,在战后回国后受到了不公的待遇,陷入了极为贫穷的境地,然而欣慰的是,受到他救赎的人们自发地筹集了几千美金,并陪伴他走过了生命最后的旅程。这一刻,人性的光辉在闪耀着!拉贝先生他是我们心中的神与救世主,永远都是!这是一段不灭的记忆,它像一盏长明灯,永远留在世人心头。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关心过中国的人,以及给予人们关怀,并勇于揭露史实的人,他们才是真的英雄!几个晚上,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种种画面,以及日军老兵接受采访时,那淫秽而又恶毒的话语。我想,就让这罪恶,永远存在在那些不知忏悔的无耻之徒心中,伴随他们,一起深埋地下把!电影《孤独的幸存者》观后感2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察-监视任务,派出了标准的观察小组,由两个两人狙击小组组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监视,可以两班倒,一个小组监视时,另一个小组可以休息,这是很标准的做法,而在影片里,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四人小组携带的装备基本上是2-3天左右的轻装,三人背了3D包,无线电手背了个中号爱丽丝背包,估计是无线电太大装不进去的折衷方案。整个小组估计只携带了两天左右的补给和装备,通讯器材配备了卫星电话一个和一部电台,小组成员都配备有短距无线电通话器。武器装备大致如下:两名狙击手,装备SR25类带消声器的精确射手步枪,两名观察手携带装备M203榴弹发射器的M4步枪,两种弹药可以互换,片子中参考资料,少熬夜!也是这样做的,没人大概配备了1-2枚手榴弹以及3-4枚左右的烟雾弹,观察手多配备了至少3枚40mm榴弹,影片中还看到至少一把贝瑞塔手枪。至《黑鹰坠落》之后,包括好莱坞在内的电影版图上,再没出过一部酣畅淋漓的战争片了,直到的这部《孤独的幸存者》的出现。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佳作,完全可以成为一部战争片的经典之作。其实,自《拯救大兵瑞恩》将战争片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之后,好的战争片就寥寥无几了,因为经典难以超越。《黑鹰坠落》因为取材的真实以及对于场面的精准控制,为战争片另立了一条新路。但在拓路之后,直到眼下的《孤独的幸存者》,佳作才算有所传承。在当前超级英雄满天飞的时代,战争片似乎有式微的境地。即便是《孤独的幸存者》,它所达到的成就与它赢得的票房与传播的穿透力上,都远远不够。这也使得本片格外受人关注,值得所有对军迷们来关注。即便不说战争片,按现实改编的程度,这也是一部忠于现实的作品,现实的残酷程度,几乎可以当做纪录片来看。其虐心程度,比之任何纪录片都不为过。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整片中战争场面一环扣一环,情节的曲折,精巧的伏笔,精彩的场面,处处抓心,全程无尿点,从头至尾都紧抓观众的心,使得不一气看完都无法松气。相对于电影,我更关心电影背后真实的历史。下面我就做一下百度党,将与之相关的材料搬运一下,不喜者可以关闭页面了。所谓“孤独的幸存者”,是指发生在6月28日至7月11日期间,发生在阿富汗的一段真实战事。当时美军为了击垮一支塔利班武装力量,派遣4名“海豹”突击队做先遣观察,打算在随后的攻击中一举消灭这支塔利班武装。但不幸的是,侦察队被当地的三名放羊的农民看到,随后他们报告了塔利班武装力量,招来大批塔利班围剿,4名海豹最终仅幸存一名,三名美国战士在战争中战死,连同前来搭救的美国军队中的牺牲者,共19名美军战士阵亡。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唯一幸存者马库斯·鲁特雷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将这个海拔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钩沉而出。具体的经过如下:206月28日前,美国得知一名名叫本·沙马克的塔利班将领正潜伏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库纳尔省阿萨达巴德村庄附近,这名将领多次策划恐怖袭击任务,被称为“高价值目标”。于是被美军列入定点清除名单。美军打算派遣一支小分队潜伏在阿萨达巴德村附近的山里,以侦查沙马克的行踪,在确认目标之后将由驻扎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主力部队前往清缴,整个行动被命名为“红翼行动”。行动于6月28日凌晨正式发动,美军计划先由直升机利用夜幕的掩护将四名海豹特战队员送至目标区域外围,再由队参考资料,少熬夜!员自己进入潜伏地点。前期计划执行的可谓完美,四名特战队员顺利摸到了阿萨达巴德村附近,寻找到了有利地形潜伏起来,并顺利侦查到了本·沙马克的行踪。只是山区的信号不太好,小分队与总部的联系电话不能沟通,唯有等待时机,等与基地联系上之后,大部队前来。之后就是一顿狂轰滥炸,四名队员就可以安全离开了。这四名海豹特战队由迈克·墨菲上尉担任指挥,率领马修·阿克塞尔森、丹尼·戴兹与马库斯·鲁特雷尔组成。在行动中,墨菲做统筹,马修·阿克塞尔森与马库斯·鲁特雷尔担任狙击手,丹尼·戴兹负责无线电通讯,同时马库斯还兼任军医。四名小分队因为原定为非参战队员,而仅仅是侦查员,所以他们的装备中并没有携带防弹头盔,而只是轻便的塑料伞盔。就像上面说的,他们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四位队员的心理都相当轻松,还相互开着玩笑,就等着凯旋而归了。但意外不期而至,在他们埋伏的区域,三位阿富汗牧羊人悄然而至,并与队员们正面撞了正着,三位牧羊人包括一位老人、一名儿童以及一位中年人。在四位队员制服住了阿富汗牧羊人之后,他们开始协商解决办法。指挥官墨菲也无法下定论,于是决定由投票来定下三位阿富汗的去留与生死。首先丹尼·戴兹决定弃权,而马修·阿克塞尔森则主张杀死这三位牧羊人,以确保任务继续进行下去,而迈克·墨菲则主张放牧羊人回去,并提前取消行动,小分队撤回安全地区让基地派机接走队员。关键投票到了马库斯身上,他说:“我可不想进监狱。”因为牧羊人是非战斗人员,战争中故意杀死平民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所以马库斯也决定放牧羊人走。根据民主投票,牧羊人被放了,队员们也决定开始撤退。但是,牧羊人迅速就背叛了美国人。在之后不久,就有大约150人到200人之间的一支塔利班武装人员身携AK47包围了上来。战斗不可避免,四名队员M4与MK12进行抵抗。为了迅速与基地取得联系以寻求武力支援,负责无线电通讯的丹尼·戴兹一直位于小队中地势比较高的位置,不停的尝试和基地取得联系但都没有成功,这里的信号实在是太差了。但他的这种暴露自己的行为,使他先后三次被子弹击中,但在身中5弹后仍坚持作战,直到第六颗子弹直接击中他的头部后阵亡。指挥官迈克·墨菲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击中胃部,受伤后他继续指挥小队进行反击。由于丹尼无法和基地取得联系,墨菲毅然决定爬出自己躲藏的掩体,爬到山顶开阔处通过卫星电话向基地求救。虽然最终信号终于发出,但由于暴露在开阔地带的塔利班火力之下,墨菲又先后被击中胸部和背部,阵亡在爬回掩体的路上。剩下的两名队员马库斯·鲁特埃勒在相互掩护中边走边打。后来,在撤离中两人分离,其中,马修·阿克塞尔森一方在战斗中最先胸部中弹,后来又在头部受致命伤害,在又坚持参考资料,少熬夜!向塔利班武装人员射击了大约2个弹匣后阵亡。而马库斯·鲁特雷尔则在战斗中被一枚在他身边爆炸的RPG火箭的弹片击中全身多处,并震落到一个隐蔽的山谷失去知觉,但他也因此幸运地躲过了塔利班武装的追击,在艰难爬行很长一段距离从山上撤下来。他只身杀出重围,但忍着伤痛爬了一夜的他也是筋疲力尽,因为缺水,他不得不去添自己的汗液。第二天29号早上,他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小溪,就在他贪婪地喝水时,发现溪对面站着一个拿着AK-47的阿富汗村民。那个阿富汗人看着他,伸出一个大拇指,直说:“美国人,OK!”然后他叫来几个阿富汗村民,取走他的MK12步枪,将他抬到了自己的村里,将保护了起来。在墨菲将求救信号发出之后,28日傍晚,搭载着救援部队的M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便飞往库纳尔。机上共16人,其中8人是“海豹”突击队员,其中包括墨菲他们的直接上司埃里克·S·克里斯坦森,另外8人则是第160特种航空团的机组人员。与此同时,另一只特种小分队也前往库纳尔做地面接应。28日,库纳尔连降暴雨,在天色微亮中到达营救地点的“支奴干”还没来得及降落,就被早已埋伏在树林里的阿富汗武装分子用RPG-7火箭助推榴弹击中。被击中的“支奴干”勉强飞行了一英里,最后在一个山坡上迫降。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山坡十分陡峭,再加上暴风雨,“支奴干”一头栽进旁边的沟壑中,飞机当场被一团火焰吞没,机上16名成员全部遇难。当时与“支奴干”一同执行任务的美军飞机马上向总部报告了这一坠机事件。从战斗开始,仅仅4个小时,就有19名美军丧生。单说被反塔利班的阿富汗村民,在救了马库斯之后不久,塔利班像闻到猎物的狗一样来到了这个村子。马库斯见到村民与塔利班在交谈。心中暗想自己一定会被卖了。但结果让他大出意外。村民非但拒绝交出马库斯,还为他包扎伤口,喂羊奶。但塔利班没有放弃
本文标题:电影《孤独的幸存者》观后感(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2785 .html